曹培鳳
摘 要:在高中美術學習階段,素描是最基礎的部分,也是美術藝考的必考部分。在學生的素描學習中,只有讓學生對基本的方法和技巧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素描作品的水平才有機會得到提高。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擴大和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目光投向素描基礎教育,希望在完成高質量基礎學習的前提下,追求創(chuàng)造更高水平的作品。就當下高中素描教學展開研究,以期與廣大素描教育工作者探討更加多樣化、更加高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素描學習;教學策略;高中美術;基本技能
素描在美術教育教學中處于一個基礎性地位,美術教育通常以素描學習作為開始。在學生美術學習的初始,重視對素描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教學,有助于幫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理念,在以后學生中更加順利把握美術學習的核心。在素描學習的基礎階段,需要學生對物體進行細致的觀察,分析其形態(tài)和構成,高質量完成這個階段的學習,這樣可以幫助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好地解決藝術作品造型等問題。
一、全方位提高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
要提高素描教學質量,讓學生、家長和教師等各方主體都對其重視起來,意識到素描教育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的重要性是前提,也是關鍵。一方面學校要加強素描教學對學生全面發(fā)展重要性的宣傳,同時也要通過加大對素描教育的資金投入,不斷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加優(yōu)越的教育環(huán)境,配備高水平、高素質的素描教師等一系列措施進行落實。美術教師和文化教師也要加強交流和溝通,切忌將美術學習和文化學習推到對立面,要盡可能地發(fā)揮藝術和文化的相互促進作用,共同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努力。學生應該多與家長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讓家長充分理解自己,盡可能獲得更多的來自家長的支持。只有獲得多方主體對美術素描教育的支持,素描教學才能不斷破除阻力,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學校經常性地開展素描作品展覽活動,邀請家長和文化教師參觀欣賞。教師從繪畫功底抑或是運用的表現形式,比如超寫實和純線條方式,從繪畫風格(比如有硬朗起伏大的),也有柔和安靜的,從作品背景(比如學生創(chuàng)造的意圖,創(chuàng)造的過程)等都是可以講解的方面。這些深入淺出的講解,引起了非專業(yè)人士莫大的興趣。在參觀過程中,素描教師從專業(yè)的角度為他們講解每幅作品的優(yōu)勢,引導非專業(yè)人士欣賞美術作品。在這樣的活動舉辦后,由于有一定的理解,家長和文化教師對素描教學的看法有了很明顯的改觀。
二、加強對學生素描基礎的訓練,切實提升素描水平
素描是美術學習的基礎,只有擁有一個穩(wěn)固的基礎,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高水平的藝術作品。就如達·芬奇畫雞蛋,每一個杰出畫家,都是通過長時間的重復訓練,在練習過程中不斷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一定的量變,最終才能達到質變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素描基礎的反復練習,確保學生切實掌握每一個基礎技能。要完成這個教學目標,教師需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學習能力發(fā)展水平,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針對性地對他們的各自的薄弱點下發(fā)學習任務,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進行訓練,促進基礎技能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切實發(fā)展素描能力,提高藝術創(chuàng)造水平。
例如:在學生完成一個階段性學習之后,教師通常會給學生進行測試,通過作品,發(fā)現他們在這個階段性學習出現的問題以及掌握程度比較差的技能,而在針對每個學生開展不同的針對性訓練,為期一至兩周,而后才開始下一階段的學習。如初期經常會出現“畫面灰”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物體明暗對比變化的訓練,讓學生加強明暗交界線,突出物體的結構對比關系,使作品具有更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畫面零碎、整體觀弱也是素描初期常遇見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切忌死摳局部,掌握繪畫節(jié)奏,穩(wěn)步推進整幅作品,將各個局部之間連接起來。
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
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影響,許多教師都是以考試內容為準進行素描教學的,教師的繪畫技巧和繪畫形式單一,學生就會跟著模板化,這對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能之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去研究開發(fā)更多的作品形式,更好地體現自身的特點和長處,創(chuàng)造更加富有表現力的作品,展現美術作品應有的藝術性。
例如:在學生創(chuàng)造作品時,教師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在有情緒起伏的狀態(tài)下進行創(chuàng)造,讓學生把作品當成表達自我的載體。當學生情緒高漲時,創(chuàng)造亮度較高的作品;當學生情緒低落時,選擇背景灰暗度較大的作品。此外,還有作品的輪廓線深化或淺化,整體結構的夸張抑或是收斂,勢必讓學生明白,素描不是對客觀物體的完全再現,而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造者感情的藝術形式。
此外,這個階段訓練學生對物體空間位置、結構的分析能力,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全方面思考問題的習慣,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方式。素描教學需要美術教育工作者投入大量精力,這確實是一項挑戰(zhàn)。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樹立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最大程度地幫助學生夯實基礎,努力讓學生獲得更加切實的進步。
總的來說,美術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大量的學習和訓練,作為基礎的素描學習更是一個厚積薄發(fā)的過程。在高中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理念,學會自主分析和解決繪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美術學習進步更快、更切實。因此,教師應該善于發(fā)揮各方面的積極作用,破除不利影響,推動美術素描教育不斷取得新成果。
參考文獻:
[1]陸莉.淺談高中美術課堂素描教學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9(14):104-105.
[2]董安良.試論高中美術素描有效教學的理論分析[J].美與時代(中),2018(3):120-121.
[3]麥榮勇.互聯網時代的高中美術素描教學策略研究[J].美與時代(下),2015(6):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