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西·霍普金斯 哈莉·貝特曼 王岑卉
在我很小的時候,每到深夜,我的心里總會莫名地涌起對死亡的恐懼。那時,我會叫醒媽媽,然后她就會安慰我。
“我會死嗎?”
“會呀,但那要很久,很久,很久以后。”
“那,你會死嗎?”
“會,但那也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p>
長大后,死亡成了我們家日常生活中談?wù)摰脑掝}。吃晚飯的時候,我們總會爭論死后是土葬好還是火葬好。有時候,媽媽還會鄭重其事地說:“如果有一天我變成了流著口水的累贅,那就給我個痛快吧!”我們都知道,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避免的,比如死亡,我們習(xí)慣選擇用開玩笑的方式面對。今天,我們公開地談?wù)撍劳?,這樣等到不得不獨自面對的時候,我們就不會那么害怕了。
大概在二十二三歲時的某天晚上,我怎么都睡不著,“媽媽會死去”的念頭又一次鉆進(jìn)了我的腦海。這一次,我決定不再逃避。我允許自己想象媽媽離開后可能發(fā)生的一切,深切地體會得知她死訊的那一刻的痛苦感受……
想到這里,我的淚水再也止不住了。接著,我的腦子里蹦出了一個想法。第二天早上和媽媽一起做早飯的時候,我拜托她寫一本筆記,如果將來有一天她真的不在了,這本筆記可以指導(dǎo)我如何獨自走下去。
她聽完我的想法后哈哈大笑,然后對我說:“沒問題。”
第0天:
我離開的那天大概會是這樣……
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xù)好多天,所以,你最好離手機遠(yuǎn)一點兒。
第1天:做墨西哥雞肉卷
你需要先切一大堆甜洋蔥。你會不停地流淚,但最后你會明白,這些眼淚是值得的。
把分量相同的橄欖油和黃油倒進(jìn)一口大炒鍋里加熱,再放入切成丁的大蒜和塞拉諾辣椒,然后把切好的洋蔥鋪在上面。你能想象得到嗎,我常去的那家健身房總是在女士們鍛煉的時候放一些美食烹飪節(jié)目。好吧,我雖然沒能練出好身材,但也確實學(xué)到了很多,其中就包括如何做能讓洋蔥更美味——把洋蔥炒至焦糖化,即洋蔥變成金褐色,這會讓整道菜的味道更加可口。再將提前混合好的辣椒粉、孜然、鹽、胡椒粉和卡宴辣椒粉撒在上面,攪拌均勻后,再讓它們多待一會兒。然后,在最上面撒上切成細(xì)絲的青椒、紅椒和黃椒。做完這些后,你會覺得自己簡直是個藝術(shù)天才,也就沒那么想哭了。
接下來,將煮熟的雞胸肉切成細(xì)絲,跟煎好的洋蔥和其他蔬菜放在一起。
最后,配上新鮮的墨西哥玉米餅、香菜末、優(yōu)質(zhì)的莎莎醬和牛油果片,大功告成了!現(xiàn)在你感覺好些了嗎?
第2天:允許人們關(guān)心你
當(dāng)門鈴響起時,你得去開門,跟客人打招呼,請他們進(jìn)屋。
你可以向他們傾訴,他們也會耐心聆聽,你們可能還會一起哭泣。
如果你愿意的話,給他們準(zhǔn)備些茶和點心吧。
第4天:為我寫訃告
過去,訃告是免費的,而且由記者撰寫,內(nèi)容包括你的家庭、學(xué)業(yè)、職業(yè)生涯和對社區(qū)作出的貢獻(xiàn)。
如今,大多數(shù)訃告都是由家庭成員寫好寄給報社的。他們的文字功底不行,關(guān)注點又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她將全部精力獻(xiàn)給了她鐘愛的臘腸犬小丁,與它共度了許多歡樂時光”。
訃告不光是一種形式,也是你在人世間為數(shù)不多的書面記錄。一個人曾經(jīng)存在過的痕跡很快就會被世人遺忘;可能在一兩代人之后,關(guān)于你的記憶就會被徹底抹去。
如果我能提前做好計劃,恰好又活得比較久,那我可能會自己寫訃告。你可以跟那些最了解我的人聊一聊。你會發(fā)現(xiàn),你老媽還有很多事是你不知道的。
第5天:整理屋子
你可能覺得天崩地裂,或是渾渾噩噩。這時你可以打掃你的屋子。將每樣?xùn)|西各歸其位,讓屋子井然有序,盡所能遠(yuǎn)離生命的無常和死亡的殘酷。
人生就像一場賭博,需要時刻保持鎮(zhèn)定,有條不紊。這樣,你才能在關(guān)鍵時刻找到你的襪子。
第6天:去24小時餐廳好好吃頓飯
你現(xiàn)在需要一個能夠立刻出現(xiàn)在你面前的好朋友,哪怕要坐飛機橫穿整個國家也在所不辭的那種朋友。告訴她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耐心聽你傾訴,是陪你一起哭,還是跟你天南海北地聊天,或者只是靜靜地陪在你身邊。
這樣吧,帶她去你最喜歡的24小時餐廳,你們也可以互相分享一些最近發(fā)生的事,或是聊聊失去我之后的感受。所以無論現(xiàn)在還是將來,你都不需要一個人苦撐。
第7天:把我埋葬
和親朋好友一起為我舉辦一場葬禮,別忘了再給我放兩首歌:塵土樂隊的“And So It Goes”,還有以色列·卡馬卡威沃爾彈唱的“Over the Rainbow”(如果有人抱怨這兩首歌太煽情了,好吧,換作是我也會這樣抱怨)。把我葬在一個風(fēng)景優(yōu)美的鄉(xiāng)間墓地。我不介意被埋在地底下,至于我的身體,無論是慢慢地腐爛,還是被蟲子一點點吃掉,我都欣然接受。
在我看來,墓地并不是一個令人沮喪的地方,相反它更像是一個讓人著迷的家族歷史資料庫。換個說法,如果你想要買一套合乎心意的公寓,你會更在意什么?當(dāng)然是安靜的鄰居和漂亮的草坪嘛。千萬要記得立一塊墓碑,這樣你在找我的時候也會更方便些。還有,墓志銘要寫得足夠神秘,給大家留些想象的空間。
如果死后還能有人聊起我,我會很開心的。
第21天:遠(yuǎn)足
人終有一死,父母離世是上天發(fā)出的信號,帶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接下來就該輪到你了。
我覺得,這就像你正走向生命跳板的盡頭,而下一刻就會跳進(jìn)或被推下深潭。這原本不該感到意外,但事實上它卻會讓人猝不及防。當(dāng)你失去至親時,它更會以驚人的力量給你迎頭重?fù)簟?/p>
不如去樹林里散個步吧,想想樹林里那些浣熊,熊和狐貍,它們生在那里,長在那里,最后也會死在那里。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永遠(yuǎn)不會死,你會在這無限的生命中浪費多少時間?只有當(dāng)生命的最后期限逼近時,才有可能見證奇跡的發(fā)生。
第26天:讓我解釋一下,你整理屋子時所發(fā)現(xiàn)的東西
壞掉的糖果:5年前,為了防止你爸爸偷吃我藏起來的,然后就徹底把它忘記了。
護照照片:不幸的是,那個時候正流行燙發(fā)。
高中日記:讀完后你會發(fā)現(xiàn),在那個年紀(jì),我也曾對每件事都感到如此焦慮,有一天你也會經(jīng)歷這些的。
裝在密封信封里的是我留給你和弟弟的小字條:這就要追溯到我“恐飛”的那段時期了。那時候,我一直認(rèn)為自己會死在半空中,所以會留下了一張字條,希望你看到之后能明白我有多愛你。
第45天:寫感謝信
我離開之后,可能有很多人都曾關(guān)心過你,幫助過你。給每個人寫一封感謝信吧。死亡是粗魯又無理的,而感謝信卻是一種禮貌表達(dá)謝意的方式。
第231天:慶祝你的生日
到目前為止,死亡對我來說不是什么沉重的話題。我一直在拿它開玩笑,表現(xiàn)得自己很幽默的樣子。
但今天我做不到。
我不在了,沒法打電話為你慶祝生日。
我不在了,沒法送你那個封面畫著金毛獵犬、里面塞著鈔票的生日賀卡。
說真的,我對此感到非常抱歉,我不能去廚房,親手為你做翻糖蛋糕;也不能張開雙臂擁抱你,只能躺在冷冰冰的墳?zāi)估铩K?,我只能通過想象來感受你此時的心情。
今天對你來說肯定很難熬,但可別忘了——死的是我,你還活著!在你生日的這一天,你可以因為我沒能參與而感到遺憾,但不要獨自難過。
感覺真是糟透了!真希望我能陪在你身邊。
第320天:停止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把你討厭做的事列一份清單。至少選出其中的兩件事,以后都不要再做了。
第500天:泡澡
鉆進(jìn)浴缸,好好泡個澡。點一支蠟燭,在搖曳的燭光中放松全身,屏蔽掉外界的一切聲音。我不知道鬼魂是不是真的存在,但如果真的有鬼,那我一定會變成鬼魂回來看你的。當(dāng)燭光搖曳,這就代表我已經(jīng)來到你身邊。把燭芯留長些,這樣你就更容易看出來了。
第850天:和我聊聊天
當(dāng)你看見某樣?xùn)|西、或是在做某件事時,你會突然想到:“媽媽肯定會喜歡這個。”
也許在美麗的海灘上散步時,你會突然想起我多么享受我們之前的海濱之旅。又或者你找到了一份很棒的新工作,或是遇到了某個優(yōu)秀的人,你會突然覺得喪,因為你再也沒法跟我分享了。
第2000天:做個好夢
我不是在偷窺,也不想打擾你的生活,只是順路回來看看你。就算你醒來后忘了夢里說過的話,也忘了夢中的細(xì)節(jié),但也要試著記住這種母女重聚的感覺。如果我回來不是為了催你打掃衛(wèi)生,我希望我的探望能提醒你,媽媽永遠(yuǎn)愛你。
第3000天:跟你的孩子聊聊死亡
清洗死者的遺體,為他換上衣服,然后挖一個墳?zāi)梗桃粋€墓碑。過去,我們與死亡的聯(lián)系比現(xiàn)在更緊密。如今,我們總是試圖逃避“死亡”這個話題,這反而增加了我們對死亡的恐懼與不安。
無論是我們的文化,還是我們的家庭,都需要多聊聊死亡。我們怎么迎接新生命,就該怎么重視生命的逝去。
第10000天:再次體驗世界
作為父母,你可能不稱職。值得慶幸的是,當(dāng)你有了孫子孫女后,你得到了第二次機會。這次你可以試著換種方式再做一次“失敗”的長輩。
或者也可以不繼續(xù)“失敗”下去。請記住,孩子們可以看到被你忽略的東西。多花點時間陪陪他們,試著從他們的視角看世界。
第20000天:計劃一場理想的死亡
我們一輩子都在做計劃——婚禮、生日聚會、寶寶出生、派對、周年紀(jì)念、假期、家庭聚會、浪漫周末。但這還沒完呢,為什么到最后要停下來呢?花點兒時間想一想,你希望怎樣離開這個世界吧。
離開的那天你在什么地方?你穿著什么樣的衣服?跟誰在一起?放什么音樂?
請記住,不管你身邊曾有多少人陪伴,最后離開時都只有你自己。因為這是你的人生舞臺啊。
(摘自北京日報出版社《我離開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