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與語文和數學相比,英語學科在當今農村小學課程的設置中是不太受重視的,但是它又是素質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文章作者以湘魯版小學三年級英語教材為例,分析了當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希望通過多種趣味教學措施,讓學生在起步階段就喜歡英語、輕松掌握英語;讓教師多鉆研、多探討,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關鍵詞:小學英語;趣味性;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4-09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27-0078-02
一、農村小學英語的教學現狀
(一)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狀態(tài) 、
三年級的英語課程通常是農村小學生在剛系統學完漢語拼音后接觸的第一門外語課程。學生對這門新課程既好奇又畏懼,好奇的是26個字母和一年級學習的漢語拼音有點像,發(fā)音和書寫卻不同,意思也不同,更是外國語言,學生覺得很新奇;畏懼的是,自己身邊的家人沒人會說英語,自己說出英語時,害怕別人嘲笑,害怕做異類,萬一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家人都不太懂,沒法給自己提供學習上的幫助。人往往對一種未知的事物都會存在抵觸情緒,思維很難迅速接受。學生還很容易把漢語拼音和英語字母的書寫或發(fā)音混淆。農村小學生大部分都比較靦腆,膽子比較小,尤其在學習發(fā)音時,都不太勇于用語言來表現自己,更愿意書寫。這無疑增加了學習英語的難度。
(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受到的限制
很多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環(huán)境比較艱苦,不比城市里的教學,能夠把多媒體、教具、英語角、外教等資源整合,農村小學的學生接受新知識自然困難得多。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教具除了錄音機、磁帶外,就是教師的一張嘴和手中的一支粉筆了,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學生學習時沒有新鮮感,所以教學效果不太理想。
在師資配備上,農村學校里專業(yè)的英語教師比較少,很多教學點都是享用中心學校的教師,或者學校里一個英語教師承擔起整個學校的英語課程教學任務。教師的精力有限,把各年級的教案、作業(yè)批改好,就占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當教師大包大攬后,上課的效果肯定很難按質按量地保證。
(三)缺少學習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
農村生活比較單調,除了日常衣食起居外,就是農業(yè)生產。農村生活中基本不需要用英語交流,也很少看見帶英語標識的物品,故而農村學生缺少學習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容易造成家長和孩子對英語不重視,認為英語是沒用的學科、多余的學科,占用了學習其他學科的時間不說,還派不上用場。不少家長對孩子學習的要求不高,認為孩子能寫字、能算數就行,英語能學點就學點,不學也無所謂。
甚至不少偏激的人還存在固執(zhí)的思想,他們會荒謬地把學習英語和不愛國、崇洋媚外聯系在一起,還嘲笑那些說英語的是“洋鬼子”。這種思想嚴重影響了青少年建立正確的世界觀,給英語學習制造了障礙。
二、農村小學趣味性教學的意義
鑒于以上種種因素,如何克服當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難題,正確引導學生認真學習英語,成功做好英語啟蒙與學習工作,提高農村教師的教學水平,實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農村小學英語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學生開啟英語學習之路的引領者。同時,有趣的課堂教學,往往是師生共同向往與追求的。當趣味性貫穿課堂后,教師不用去強調紀律,不用唱獨角戲;學生不用被“滿堂灌”,而是輕松和諧地渡過上課時間,碩果累累地收獲英語知識。這是一舉多得、雙方獲利的事情,學生提高了學習成績,教師積累了教學經驗,師生在課堂上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三、提高農村小學英語趣味性教學的措施
(一)幽默的語言,夸張的動作
幽默永遠是讓人開心的一道潤滑劑,可以把困難的事情變得簡單起來。語言的學習一要靠天賦,二要靠勤奮,三要掌握方法。學生在記單詞時往往感覺比較困難,疲憊不堪,如果這個時候,教師來一段幽默的話語,會不會讓學生茅塞頓開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教師在講授Unit 2“Let us play a game! ”時,可以帶領學生做游戲。教師發(fā)指令,讓學生來操作?!癘ne ,touch your mouth ! Two , touch your nose…”在口令念完后,教師檢查學生的操作,讓學生前后左右看,看自己的手和同學的手是不是放在同一個器官上。發(fā)現不對的,教師可以問:“咦,你的嘴巴怎么長到鼻子上去了?你是在模仿外星人的造型嗎?”學生保證會哄堂大笑,如此操作幾番,身體幾個部位的單詞,學生就不難掌握了。
三年級的學生,內心還比較稚嫩,教師用兒童的語言和動作與其溝通,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Unit 3 “It has two big eyes!”的教學中,本單元主要通過描述monkey,panda,turtle這幾個動物的特征,讓學生猜它們具體是哪些動物。monkey有two long arms and long legs等特征,教師可以學學《西游記》里孫悟空的動作,撓撓頭發(fā),一只腳提起,一只手打開,拔根頭發(fā),往攤開的手掌上一吹。精力再不集中的學生,估計也能猜出那是monkey了。這樣的課堂會更加生動、詼諧,互動性更強,不再是教師的孤軍奮戰(zhàn),而是師生齊心協力,共同探討出成果。
(二)隨時隨地取材,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
筆者始終認為,學習是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應該靈活運用,教無定法。在Unit 1“Welcome back”教學中,教師可以一進教室就點個學生的名字,然后說一句“Please close the door”。學生在沒有學習過本單元知識前,肯定不明白教師要他干什么,會驚愕地站在原地。教師又可以呼叫下一位同學,看這位同學會不會。隨后,教師引出本單元的內容。農村教學可能沒有PPT課件,沒有多媒體設備,沒法在短時間內刺激學生的視覺神經,進入課堂狀態(tài);但是教師可以通過現有的教學環(huán)境和情境,盡可能地用英語提問,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以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誘導學生的思維迅速進入課堂。當然,這樣精心的課程提問是建立在教師對課程內容極其熟悉和深入思考的基礎上的。如果教師想輕松駕馭課堂,就必須在吃透教材、研究教材與學生的關系的基礎上才能順利實現。
(三)聯系漢語學習,找出特色方法
1.諧音法
一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感,會熟練運用漢語表達自己的想法。英語學習和漢語一樣,一定要有足夠的詞匯量。在眾多單詞的熟記中,肯定能找到蛛絲馬跡的相通點,并將其融入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單詞“yellow”的發(fā)音與漢語里的葉落有關,“想想啊,樹葉都落了,同學們可以觀察,落下來的樹葉是不是大多是黃色?。俊睂W生很容易就聯想到yellow就是黃色的意思。
“eye”這個單詞,發(fā)音與“愛”有幾分相似。在兒歌《愛我你就親親我》里,“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抱抱我”是大家從小就熟悉的歌詞,那么有趣的事情就來了:“抱別人的時候是不是得看著對方,那用什么看?”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眼睛”。那么眼睛和eye就容易記住了。
2.差異法
這里的差異法是指中外文化的差異。例如,英語中“dog”的發(fā)音和中文“大哥”的發(fā)音有點像:“如果在英語中念‘dog時,同學們能像平常一樣答應嗎?這樣的大哥,你們還想當嗎?”學生們會哈哈大笑,答案顯而易見。
英語中長音和短音的發(fā)音區(qū)別也是可以作為趣味點來下功夫的。例如,“I usually go to park by ship. ”一句中的ship發(fā)音是短元音,讀起來必須短而快,如果不注意發(fā)成長元音,那就是sheep了。教師可以說:“世界上的出行方式有坐火車、汽車、輪船,古時候有騎馬,但沒有誰去騎羊吧?如果發(fā)音錯了,那又會是一個大笑話?!?/p>
(四)制造英語交流的機會和環(huán)境
英語是一種交流的工具。農村學生學英語的方式往往是做題,朗讀單詞和課文,而不是把英語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去。因此教師可以有意無意地引導學生speak in English。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閑暇時間,拿手提電腦給學生播放英語電影、英文歌曲,讓學生適應英文在實際中應用的情境。教師可以把學生分類,讓其扮演不同的角色,并用英文交流,如商場購物情景、課堂師生問候、猜謎語、玩游戲等,從而使學生勇于開口說英語。
在寫作上,教師可以舉辦英語作文大賽、英語歌曲大賽、朗誦大賽、英語話劇等活動,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充分挖掘學生的特長,展現學生的才藝,讓學生喜歡英語。
教師還可以把音樂帶入課堂。以湘魯版小學英語教材section B 中的“Listen and sing ”環(huán)節(jié)內容為例,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把音樂部分提前,用手機或者錄音機在正式上課前播放,或者教師自己打著拍子哼唱。“Do you like PE? ”中 “One , Two ,Three ./Do you like PE? / Four, five , six . / Do you like PE?…”小學生的模仿能力都很強,經過教師反復哼唱,他們也很容易學會,那么教師可以問學生:“Do you like PE ?” 學生的回答有些是肯定的,有些是否定的,那么教師可以順勢進行下一步的新內容教學。
(五)保證充足的教師資源,凈化英語學習的社會環(huán)境
教育部門需要合理配備專業(yè)英語教師,培訓非專業(yè)的在崗英語教師,確保每個學校有足夠的專業(yè)英語教師來授課。術業(yè)有專攻,專業(yè)的英語教師在英語講課中有更高的水平,能把一個知識點講授得更深入、生動,更受學生喜歡。趣味性教學必須建立在教師有一定寬度和廣度的知識的要求上。
如果英語教師的數量充足了,教學質量上去了,學習英語的人多了,表現英語的機會多了,那么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就濃了,英語表達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學生的意識,這將促進趣味性教學的開展。
四、結語
內因決定事物發(fā)展的方向,而趣味性就是英語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內因,能夠促進英語教學效果的穩(wěn)步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波峰.淺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英語廣場,2018(5):137-138.
[2]朱頂峰.論小學英語課堂趣味性教學[J].時代教育, 2013(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