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殺死一只知更鳥》是美國作家哈珀·李的經(jīng)典作品。哈珀·李出生于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的一個小鎮(zhèn),她雖然才華橫溢,但并不是一個多產(chǎn)的作家,《殺死一只知更鳥》是她發(fā)表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說。這部小說出版于1960年,并榮獲當年的普利策小說獎,至今已經(jīng)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3 000萬冊。
一、故事梗概
20世紀30年代,經(jīng)濟大蕭條依然籠罩著美國南部小鎮(zhèn)梅科姆。杰姆和斯庫特兄妹倆與到雷切爾阿姨家過暑假的孤兒迪爾成了好朋友。三個孩子被隱居的怪人鄰居阿瑟·拉德利深深吸引,關(guān)于他的種種傳說讓他們好奇,又讓他們望而生畏。孩子們利用謠言編造了各種故事,推測背后隱藏的玄機,并設(shè)計一個個計劃想引他出門。在之后的兩個暑假中,神秘的拉德利悄無聲息地向孩子們示好,但令人遺憾的是,拉德利從來沒有主動露面與他們交流。
杰姆和斯庫特的父親阿蒂克斯·芬奇律師被法院指定為湯姆·魯濱遜辯護,后者是一位黑人,他被控強奸一位白人少女馬耶拉·尤厄爾。雖然許多梅科姆鎮(zhèn)人表示反對,但阿蒂克斯同意為湯姆辯護,因此被大家罵成“愛黑鬼的家伙”或者“為黑鬼幫腔”。沖動好斗的斯庫特甚至被挑釁為她父親的榮譽而打架,但在面對一群想要將湯姆處以私刑的人時,他從容不迫地將局勢化解。
法庭對湯姆·魯濱遜的審判是小說的高潮部分。斯庫特、杰姆和迪爾躲在黑人觀禮臺上悄悄旁聽。經(jīng)過激烈的法庭辯論,阿蒂克斯抽絲剝繭,將真相公布于眾。原來,孤獨寂寞的白人女孩馬耶拉主動誘惑湯姆,被發(fā)現(xiàn)后,她的父親鮑伯·尤厄爾對她大打出手。他明知不對,卻誣告湯姆強奸了他女兒。雖然湯姆的無辜顯而易見,但陪審團依然判他有罪,最終絕望的湯姆在越獄時被殺死。誣告者尤厄爾勝訴,卻名聲掃地,他氣急敗壞地揚言要報復。鮑伯當街啐了阿蒂克斯的臉,試圖闖入審判法官的家,并騷擾湯姆·魯濱遜的遺孀。萬圣節(jié)前夜,當杰姆和斯庫特從學校的萬圣節(jié)盛會回家時,鮑伯突然對他們痛下毒手。杰姆的胳膊在打斗中折斷,但在混亂中,一位陌生人救出了孩子們,這位神秘人將杰姆扛回家,他就是阿瑟·拉德利。梅科姆鎮(zhèn)的警長趕來,發(fā)現(xiàn)尤厄爾死于纏斗。拉德利請斯庫特送她回家,在道別之后,他再度消失。
二、小說中的偏見意識
哈珀·李以一種全新的兒童視角,真實地展現(xiàn)了20世紀30年代美國南方社會的生活狀況,表達了她對社會和人生的道德關(guān)懷與人性關(guān)懷。
哈珀·李運用兒童視角這一獨特的敘事策略,構(gòu)建出兒童世界和成人世界兩個并置的空間,尤其是通過兒童視角和成人視角的對比和交互使用,使人認清當時社會普遍存在的偏見意識。這種偏見深植人們思想和內(nèi)心深處,總有人把愚昧當成道德,把偏見當作真理,人們固守著自己舒適區(qū)的位置,拒絕去理解他人,寧愿去隔離和妖魔化那些處于弱勢的人。
(一)骨子里的種族歧視:白人為黑人辯護
曾經(jīng)起草《獨立宣言》的美國第三任總統(tǒng)托馬斯·杰斐遜說過,所有的人生而平等。然而,這種平等只存在于白人內(nèi)部。20世紀30年代,美國貧苦百姓生活日益艱難,而黑人除了要承受生活的不易,還要忍受方方面面的種族歧視。早在1862年,林肯總統(tǒng)就已經(jīng)發(fā)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但這并未從根本上解放黑人,黑人的權(quán)利依然得不到保障。1963年,馬丁·路德·金在林肯紀念館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道出了每一個黑人要求公平對待的呼喊。
阿蒂克斯因為接手了這起黑人強奸白人女子的案子,并為黑人辯護,激起了小鎮(zhèn)居民的普遍不滿,斯庫特和杰姆也在社區(qū)和學校里受到敵視。但是,作為正義與道德象征的阿蒂克斯對孩子們說:“真正的勇敢是,在行動之前就知道要失敗,但還是要行動,不管怎樣,要進行到底。你往往失敗,但有時候你也能取得勝利?!?/p>
失敗不能成為不去行動的原因,失敗也并不意味著阿蒂克斯所做的努力都沒有意義。這場庭審已經(jīng)在整個小鎮(zhèn)引起了討論,最起碼,人們開始直面這個早已存在的問題。當阿蒂克斯作為一個失敗者準備離開法庭時,法庭上的黑人全體起立,第二天湯姆的父親和鎮(zhèn)上很多人都給阿蒂克斯送去了吃的東西表示感激??範庪m然失敗了,但有良知的人們用行動向阿蒂克斯捍衛(wèi)正義的行為致敬。
(二)雖然已是滿目瘡痍,但還是選擇自欺欺人
人們不愿承認生活的真相,更不愿看見和理解別人的難處。大家似乎都習慣于對傷害自己的偏見和規(guī)則視而不見,卻轉(zhuǎn)而去把傷害施加在那些比自己還處于劣勢的人。這樣的鄙視鏈帶來暫時的安全感,但只要鄙視鏈存在,這個社會就注定無法給人們帶來一種真正的安定,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連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么,卻總是陷入惶惶不可終日的焦慮中,難以自拔。
尤厄爾家是最典型的生活于社會底層的代表。尤厄爾是一個醉鬼,他一直失業(yè),他的家屬于最貧困之列,總是領(lǐng)取政府的救濟生活。就算是這樣,他也有對自己白人身份的盲目自大,他明知不對,卻仍然誣告湯姆強奸他的女兒。他代表著美國南方黑暗的一面,即無知、貧困、邋遢,內(nèi)心充滿了種族偏見和仇恨。由于阿蒂克斯使得尤厄爾在法庭上丟了面子,他對阿蒂克斯懷恨在心。他先是在大街上啐了阿蒂克斯,又在萬圣節(jié)前夜襲擊了杰姆和斯庫特,結(jié)果在纏斗中死掉。這樣的結(jié)局應(yīng)該也是作者有意要表達善惡有報的樸素想法。
(三)他是怪人,但也許會變成天使
小說主要有兩個故事線索:一是敘述阿蒂克斯作為律師為黑人男子湯姆進行辯護的過程,另一個就是敘述斯庫特、杰姆和迪爾對古怪、足不出戶的鄰居怪人拉德利既著迷又害怕的故事。
斯庫特家附近有一家奇怪的鄰居,里面住著一個怪人——阿瑟·拉德利,他好像從來都沒有露過面,甚至25年都沒有從房間里走出來過。周圍的人們都把他描述得窮兇惡極,變成了人們從未見過卻妖魔化的存在。正是由于這種偏見,處于成長期的三個孩子對這個怪人充滿好奇,也夾雜一些興奮的敵對。他們會經(jīng)常走到怪人家附近,想要看清楚里面到底是什么人,他們也會惡作劇般爬進怪人的院子,最后卻總是驚慌失措地逃出來。奇怪的是,怪人從沒露過面,他們卻總是能發(fā)現(xiàn)怪人示好的跡象。就這樣,兄妹倆和怪人保持著奇怪又微妙的關(guān)系。這也構(gòu)成了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最初印象,有很多奇怪的地方,所以也有很多的偏見,但這偏見里蘊藏很多種可能。而真相永遠是從偏見到理解的一個過程,它永遠在某個角落里等著你,出來嚇你一跳,讓你驚喜或痛苦,推翻之前對于世界的概念,這是思想的力量。在尤厄爾襲擊了杰姆和斯庫特的危險時刻,怪人拉德利挺身而出,救回兩個孩子的性命。人性所能達到的力量往往遠遠超出想象。
三、結(jié)語
《殺死一只知更鳥》以一個兒童敘事者的角度來敘述發(fā)生在周圍的事情,這種方法混合了兒童與成人的觀察所隱藏的復雜情況下的簡單動機和不容置疑的傳統(tǒng)。小說通過斯庫特的精神成長歷程抨擊了社會的黑暗與腐朽,深刻揭露美國社會存在的嚴重種族迫害和種族歧視,反映美國黑人的艱難辛酸生活,探索作為一個“人”的黑人的生存意義,努力呼喚黑人民族文化意識包括女性意識的覺醒?!稓⑺酪恢恢B》告訴人們要認清生活中的偏見與狹隘,學會接納和理解。只有超越各自立場的束縛,站在生命全局的角度去思考每個個體,才能真正感受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和美麗。
(長春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