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論
評價中心主義是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模式核心要義
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首要是為了解決審判形式化的問題。法院任務重心設定上的“事實確證偏向”,是刑事訴訟中審判形式化的直接原因;而我國法院任務重心的事實確證偏向,是傳統(tǒng)“印證式”刑法適用思維模態(tài)觀念導向的結果。改變傳統(tǒng)刑法適用思維,是審判實質化的前提。應然的“論證式”刑法適用思維所導向的,則是法院任務重心與偵查、檢察機關職能重心的相互分離。前者應置其職能重心于“法律評價”,后兩者則應當以“事實確證”任務為重心。如此,審判中心主義改革的核心要義,應當界定為實現(xiàn)法院審判職能上的“評價中心主義”。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志遠
1 征收補償中的主觀價值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進入補償額
公平市場價值是征收補償?shù)耐ǔ藴剩亲栽傅馁I家愿意支付給自愿的賣家的價格,包含了財產對于財產權人的平均主觀價值,不包含特殊的主觀價值和自治價值。補償超過平均主觀價值技術上不可能;財產權是法定的權利,負有社會義務,法律不補償財產權人的過敏反應;補償某些特殊的主觀價值與憲法價值不兼容,還可能給財產權的策略性抵抗提供正當理由。許多域外征收法規(guī)定不補償特殊主觀價值,但特殊主觀價值可以通過其他概念在個案中進入補償。中國征收法采通行的公平市場價值補償標準,沒有規(guī)定主觀價值的補償,但主觀價值可以通過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補助和搬遷獎勵部分進入補償額。
——廈門大學教授劉連泰
2 明確“商標性使用”的是與非具有重要性
明確“商標性使用”的是與非,既是解決新型商標糾紛的實踐需求,也牽涉商標法原理的基本構造?;诜ǘㄖ髁x的立場,商標侵權構成中的“使用”應當是“商標性使用”,即來源識別意義上的商標使用?!吧虡诵允褂谩笔巧虡饲謾鄻嫵芍信c混淆可能性并列的一個獨立要件。從理論上而言,“商標性使用”對應于商標財產化的程度,即對來源指示功能所產生的財產利益的保護?!吧虡诵允褂谩钡呐袛鄻藴蕬捎谩靶袨槿酥黧w標準”,行為人使用行為的定性需要進行主客觀的綜合考察。行為人的主觀意圖并非不可知悉,在法律構造上需要進行的是主觀判斷的客觀化努力。行為人主體標準在涉外定牌加工、關鍵詞廣告等邊界案件中具有很強的適用性。
——南京大學教授呂炳斌
3 糾紛解決合作主義強調不同力量的參與
糾紛解決合作主義,即糾紛解決機制以力量整合的面目出現(xiàn),強調不同力量的參與、協(xié)作;其中,國家治權與社會自治的比重因糾紛解決機制不同而有別。在法院調解社會化視閾中,司法正經(jīng)歷著從“判斷型司法”邁向“合意型司法”、從“對抗型司法”走向“協(xié)作型司法”、從“封閉型司法”轉向“開放型司法”,以及從“介入型司法”趨向“自治型司法”。糾紛解決合作主義所具有的理論包容力,亦可用以考察法院調解社會化之外的其他糾紛解決機制。
——西南政法大學研究員曾令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