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珍
摘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生剛剛離開家庭的庇護,而在家庭中家長以學生為中心,所以在進行小學教學時,教師也應該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其次在教學時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為接下來的教學創(chuàng)造便利,但是部分教師受以往教學經驗以及理念影響對如何進行新時代數(shù)學教學感到苦惱,對此筆者提出以下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學策略;相關探討
在進行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意識到學生的知識儲備有限,教師若只是單純進行教材內容的傳授,學生會逐漸喪失興趣,所以在教學時,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堂交流,結合生活進行教學;其次教師還應該注意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逐漸轉變教學方式,可以適當采用游戲教學的方法,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最后教師還可以適當結合相關的模型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建模意識,鼓勵學生動手操作,提高核心素養(yǎng)。本文就以上內容進行了討論。
一、及時轉變教學理念,進行課堂交流,提高學生興趣
在進行相關的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若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應該.以生為本,以學為主,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相對有限所以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對學生進行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及時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及時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述西師版《克、千克、噸的認識》的相關內容時,教師首先可以講述各個單位之間的轉換,隨后詢問學生:如果稱重的話,我們應該用什么單位?學生經過思考進行相應的回答。在教學時教師還可以適當進行生活化的講解,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關于重量的單位。學生進行相應的回答:斤,兩。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講述斤,兩與克、千克之間的轉換,同時教師還可以向學生講述一般情況下一個雞蛋是一兩也就是50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詢問學生:古代經常說半斤八兩,為什么古代的半斤和八兩相等呢?教師可以通過相關的小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創(chuàng)造相應的便利條件,進而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效率。
二、逐漸轉變教學方式,進行游戲教學,提高理解能力
在進行相關的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意識到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用,新時期的教學要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所以在教學時應該注意轉變教學方法,適當結合信息技術進行相應的教學,也可以結合相關的內容進行相應的游戲教學,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述西師版《折線統(tǒng)計圖》的相關內容時,教師還可以結合相關的視頻展示相應的折線圖,教師可以就一些學生的近期的成績進行相應的折線圖展示,使學生對折線統(tǒng)計圖的實際應用有一定的了解,隨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設置相關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進行相關的折線統(tǒng)計圖繪制,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教學時,為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適當結合學生的特點以及教學內容設置相關的小游戲,比如教師在講述《統(tǒng)計》的相關內容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對相關的課堂事物進行相應的統(tǒng)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真正了解相關的知識,為接下來的教學創(chuàng)造相應便利,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以及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
三、適當借助模型教學,培養(yǎng)建模意識,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在進行相關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意識到,對于小學生而言,也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進行相關的數(shù)學教學時,教師為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可以適當結合相關的模型進行教學,也可以讓學生結合教學內容建立相應的模型,培養(yǎng)學生的建模意識,通過類似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例如教師在講述西師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關內容時,在進行相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動手建立相關的模型,在進行建造的過程中,了解相應的知識,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建模意識,在進行相關的長方體正方體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觀察相關的物體對相應的幾何體周長,面積以及棱長體積進行了解,教師還可以綜合其他的數(shù)學知識,鍛煉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為接下來的數(shù)學教學創(chuàng)造相應的便利條件。此外在生活中,也要鼓勵學生多方觀察,在生活中找尋數(shù)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意識,作為家長也應該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和教師一起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增強自身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在進行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堂交流,結合生活進行教學;其次教師還應該注意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逐漸轉變教學方式,可以適當采用游戲教學的方法,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最后教師還可以適當結合相關的模型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建模意識,鼓勵學生動手操作,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進而提高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黨治田.新課標下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4):228-229.
[2]肖群慧.以生為本,以學為主——談以學習為中心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19(3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