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
摘要:閱讀教學占據(jù)著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需要教師加以重視。同時,對話式的教學應運而生,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這要求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期加強高中語文對話閱讀教學?;诖?,筆者將分析與探討高中語文對話式閱讀教學的實踐思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對話式閱讀教學;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6-0097
語文對話閱讀教學的研究越來越重視。然而,就目前語文對話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還存在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對話能力不足等諸多共性問題,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下面,筆者將談談高中語文對話式閱讀教學策略。
一、合理定位角色,引導學生進行對話式閱讀
在高中語文對話式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定位角色。這要求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進而加強教師角色的合理定位,保證語文閱讀對話教學的有序發(fā)展。特別是對于學生表現(xiàn)出的一些不成熟的觀念和錯誤的價值觀,教師應該給予正確的引導,進而提高學生的對話能力。同時,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也要求教師從內(nèi)在的角度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轉變,從而更好地開展語文對話閱讀教學。所以,教師打破傳統(tǒng)的權威性、固化性思維,善于傾聽學生的思想,讓學生與閱讀之間進行有效交流。首先,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閱讀興趣,與學生分享和討論自己的思想,促使學生達到較高的閱讀境界。由此在進行對話式閱讀教學時增強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老人與?!返臅r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亮劍的相關片段,再讓學生自主閱讀,理清閱讀脈絡。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閱讀問題,如“老人進行幾次搏斗”“老人在什么情況下進行搏斗”等問題,由此加強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讓學生在拓展內(nèi)容和深度的前提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說讀后感,體會文章思想感情,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二、合理開展小組討論,明確閱讀主題
在高中語文對話式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開展小組討論,明確閱讀主題。特別是高中對話閱讀教學的核心目的是促進每一個學生全面發(fā)展,學會與他人溝通。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相關的方法和技能,樹立平等民主的思想觀念。所以,教師要加強小組成員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根據(jù)閱讀難度劃分閱讀任務。同時,教師可以定期隨機更換組員,要求每個學生擔任一段時間的組長,避免對不同意見的學生進行嘲笑。特別是教師要創(chuàng)設合理的閱讀話題,讓學生根據(jù)教學目標的需要對課文進行轉換,再讓學生在對比前后提出問題,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與課文對話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授高中語文《雨巷》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設置相應的閱讀話題。如“戴望舒寫《雨巷》的目的是什么?你想表達什么樣的情感?”。這些閱讀問題對學生的思考有非常明確的指導作用,進而促使學生梳理閱讀思路和文章風格,從而達到促進閱讀的效果。而且在設置閱讀題目時,教師應該掌握難易程度,避免超出學生的認知范圍或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不符,使學生能夠更加開放地探索閱讀內(nèi)容。
三、使用教學道具和多媒體,把辯論引入對話式閱讀
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道具和多媒體,立足閱讀中的形象、性格、人物的心理和情感,以情感的基調,促使學生感受文本的參與和文本語言形式的藝術魅力。同時,教師必須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學生觀,重視人性化教育。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極大地豐富閱讀的內(nèi)涵和方式,提高閱讀的質量。特別是教師可以引入辯論和開放式對話,促使學生通過思考和爭論獲得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充分挖掘文章的主題,展示自身的思想自由和人格自由。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在課文中尋找腳印。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與課文進行深入的精神對話,在與課文對話時呼喚個性化對話,感受課文中的矛盾和樂趣,為深入理解課文創(chuàng)造閱讀氛圍。特別是在對話式閱讀教學中,這要求語文教師在對話閱讀教學中樹立現(xiàn)代閱讀觀,積極整合和構建有別于以往的語文閱讀新策略。由此激發(fā)學生閱讀對話的興趣,把辯論和學習引入對話教學中的對話閱讀課,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再次,教師要引導學生理清思路,根據(jù)閱讀文本閱讀全文,傳播學生的思維。最后,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拓展知識,使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或真實體驗。教師可以演示并留出大部分時間讓小組成員交流。學生在交流感情的同時學會分享。教師要確定引導閱讀對話的方向,使學生在基本內(nèi)容認知的基礎上有更個性化的理解。
例如教師在講授《荷塘月色》時,許多學生認為這是一篇僅從標題的角度描述植物的文章。在這個時候,教師應該有方向地引導學生,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與課文對話。特別是教師應引導學生從重點和難點的方向思考,使學生更深入地挖掘課文的隱含意義。首先,教師要結合閱讀課文進行對話學習,使學生能夠設身處地地理解作者所表達的審美理想,引導學生結合當時的背景。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理解對課文進行學習。其次,教師可以教學生一些閱讀課文對話的方法,學生遇到他們不理解的問題時,可以反復閱讀課文進行思考。而且教師要整合學生的思想觀念,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必須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和合作經(jīng)驗來實現(xiàn),進而在交流過程中更深入地理解書本知識。同時,教師要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潛能。再者,教師要做的就是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教師可以從各個方面進行對話,通過不同的角色設置,觸發(fā)學生的內(nèi)心對話。這更有利于理解文本情感,也能深刻感知當時作者的思想波動。
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需要學生提高自身的對話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與閱讀文本、作者等加強交流。由此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需求,切實促進學生的閱讀效率。
參考文獻:
[1]裴晶晶,龔孟偉.淺論高中語文“四合一”對話式閱讀教學模式[J].漢字文化,2019(4):115-117.
[2]劉琳.高中語文對話式閱讀教學的問題及對策[D].揚州大學,2014.
[3]汪曾英.高中語文對話式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廣州大學,2018.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zhèn)江市第一中學2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