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強
摘要:核心素養(yǎng)是新時代高中政治教學的關鍵任務,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當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加強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樹立正確的三觀,牢固培養(yǎng)公民意識,完成政治教學的最終任務。在政治學習中要端正態(tài)度,培養(yǎng)知法守法的意識,積極參與公益性活動,通過學習來更好地認知祖國,對國家有更深刻的認同感,學會培養(yǎng)學生全方面的才能,讓學生成為更優(yōu)秀的人才。
關鍵詞:高中政治;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5-0059
核心素養(yǎng)對于政治科目尤為重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當與時俱進,積極改進教學方法,轉換教學手段,提高高中政治教學質量。政治教學就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樹立以德為本的思想,在學習政治知識的基礎上,要對法律有更深層次的認同感,培養(yǎng)對祖國更深的崇敬感,提高守法知法的基本意識,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鼓勵學生全面發(fā)展,做對國家有貢獻的優(yōu)秀人才。
一、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認同感
在高中教學過程中,政治教學是必不可少的。高中是學生心理成熟化最關鍵的幾年,從小時候的懵懂無知到逐漸走入成熟,這個過程需要教師給他們提供幫助,讓孩子們在過程中形成正確的三觀,做有素質的公民。而這就是高中政治不可缺少的關鍵所在[1]。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對我黨的執(zhí)政方針有更深的了解,對共產黨領導的國家有更深層次的認同,把這種認同留在腦海里,更好地對國家充滿熱情,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展示這百年來在我黨的帶領下國家取得的成就,帶領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走向新的時代。例如面對日寇的侵略時艱難抗戰(zhàn)形成了愛國統一戰(zhàn)線,最后擊潰了入侵者,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1]。除此之外,我黨領導全國人民在現代化建設上取得了矚目的成就,近年來國家飛速發(fā)展,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數提高,在其他國家還承受著戰(zhàn)亂之苦的時候,我們早已經過上了和平的生活,這都是因為共產黨執(zhí)政的有效性,說明了由共產黨領導的國家是會越來越好的。在各種事例的證實下,讓學生對我黨的執(zhí)政方針有更深的認同感,堅決擁護國家的領導,讓學生通過細心感受周圍日新月異的變化,感覺到身處中國的幸福,提高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
二、合作學習,引導學生進行課堂討論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學著促進學生自我思考的能力,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敢于互相討論,從事實出發(fā)來尋找辦法解決問題,在遇到復雜問題的時候不茫然,沒能一次性解決問題的時候不沮喪,要學會從挫折中反思問題的所在,總結失敗的原因,這樣可以更好地解決問題。通過這種理智的思維能力,可以讓學生遇到問題時不慌不亂,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在上課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與課程有關的、有教育意義的視頻,增進學生對本節(jié)課程所學知識的了解和掌握,了解自身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應當承擔的義務和享有的權利,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適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思考有關的問題,并將自身的想法積極表達出來。例如在學習新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時,可以為學生播放改革之路等大型紀錄片,這種富有意義的視頻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內心有所觸動,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更好的提高。教師要學會運用這些新設備與理論,引導學生理智地思考問題。
三、增強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
國家的安穩(wěn)和諧自古至今都與法律息息相關,沒有規(guī)章制度就沒有安穩(wěn)和諧的社會秩序。想要國富民安,就要健全法律制度,所以高中政治的意義就在于通過課堂教學中告訴學生守法的重要性,在教師的耳濡目染下讓高中生養(yǎng)成守法護法的意識,在周圍人或者自己的正當權益被侵害時,要學會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應得的權益。當前,我國已經全面開啟了法治時代,不論身在何處都要知法守法,不能違背法律去做事,學會用法律的武器去應對問題。比如在停車場遇到車輛剮蹭的情況時,要學會和平溝通,不可以莽撞行事,更不可以不理智地發(fā)生肢體沖突,否則不利于問題的解決,更是違背了法律精神,嚴重的還需承擔法律責任。以上案例的學習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懂得公民如何行使自己合法應有的權利,還要讓學生明確自身背負的義務和使命[2]。要在課堂中開展探討活動,讓學生在互相討論中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要強化學生的守法意識,全面改善課堂效果。
四、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還應當建立與之配套的教學評價,改進以往陳舊的教學評價體系,建立綜合、動態(tài)的教學評價標準,改變以往片面追求分數的思想傳統,增加課程考核的項目和指標,重點考查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課堂參與度,建立動態(tài)客觀的課程評價體系,為學生學習政治課程提供動力和信息。教師在課堂評價中也應當扮演好觀察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增進對學生的了解,做到了然于心,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心理動向,以公平的評價結果為學生學習政治提供鼓勵和動機,同時也為教師提供教學反饋,以便改進。
高中政治的教學是很關鍵的,在三年的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到法治社會的重要性,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良好的三觀,培養(yǎng)對政治的認同感,對共產黨的認同感,對國家領導的認同與崇敬。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身上有著很強烈的責任感,這是孩子們心理、生理走向成熟最關鍵的幾年,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力,要認真培養(yǎng)孩子的專業(yè)素養(yǎng),讓學生不但是成績優(yōu)異的人才,還是三觀健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青年。
參考文獻:
[1]高燕燕.注重自主發(fā)展促進情感升華——淺談高中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黑河教育,2020(3):34-36.
[2]吳順娟.引入案例創(chuàng)設情境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新課改背景下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綜合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1):74+77.
(作者單位:甘肅省渭源縣第一中學74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