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萍,張晶榮,侯 鋒*
(1.高臺縣林業(yè)技術(shù)推廣站,甘肅高臺734300;2.高臺縣林業(yè)和草原局,甘肅高臺734300)
為優(yōu)化城市發(fā)展環(huán)境、提升城市綠化品位、建設(shè)精品綠化工程、實施生態(tài)靚縣、建設(shè)靈秀高臺,以適應(yīng)“多特色、多樣式、多色彩”元素點亮縣城園林綠化景觀的要求,高臺縣加大對“名、優(yōu)、新、特”樹種的引種力度,從河北定州引進了中華太陽李樹種,并進行了引種試驗,為增加城市園林綠化生物的多樣性奠定了基礎(chǔ)。
試驗地點設(shè)在高臺縣城水如意園。土壤為風(fēng)沙土,pH值7.5~9.0,呈微堿性至堿性。
試驗區(qū)位于歐亞大陸腹地的高臺縣,屬典型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冬季在蒙古、西伯利亞氣流控制之下,寒冷漫長、雨雪少;春季回暖快,干旱多西北風(fēng);夏季氣溫高,降水相對集中;秋季降溫快,霜凍較早。
試驗區(qū)年平均氣溫為5~10℃,年平均日較差14.0℃,極端最高氣溫41.0℃,最低氣溫-31.0℃;區(qū)內(nèi)多年平均降水量105.9 mm,多年平均蒸發(fā)量2 000 mm,年平均相對濕度約52%;年平均無霜期149 d,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3 088.2 h,太陽總輻射量約為148 kcal/cm2,≥0℃的積溫3 568℃。常年多西風(fēng)和西北風(fēng),年平均風(fēng)速為2.9 m/s。主要災(zāi)害性氣候有干旱、霜凍、干熱風(fēng)、沙塵和春季低溫。
本次試驗樹種為中華太陽李。供試材料從河北定州引進,定干苗高2.5 m,地徑5 cm左右,分枝7~8個。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良種壯苗。
在2018年3月下旬,把從河北定州引進的中華太陽李苗栽植在高臺縣城水如意園,計劃栽植100株,株行距3 m×3 m。從栽植日起,觀察引種的中華太陽李苗木的成活率、生長量、開花時間、開花率、果實成熟期、花葉果特征、觀賞特性、越冬率等指標(biāo),作為引種成功與否的依據(jù)。
2.3.1 苗木處理 對苗木進行定干,中華太陽李定干高度為2.5 m,將2.5 m以上枝條剪去,在剪口處用接蠟封口。引種苗木在起苗時帶40 cm土球,保證苗木在運輸途中根系不失水分,提高成活率。
2.3.2 苗木栽植 根據(jù)試驗設(shè)計,按照3 m×3 m的株行距將引種的100株中華太陽李苗木進行栽植,栽植時貫徹“三提苗一踏實”的原則,栽后及時灌水。
2.3.3 栽后管理 苗木栽植灌過定苗水后,前期每隔3天灌1次水,連灌3次,以后每隔7天灌水1次。及時松土除草,栽植第一年不施肥料,自由生長。及時進行防蟲滅病,7—8月高溫季節(jié)防治蚜蟲及紅蜘蛛,其他時節(jié)進行田間正常管理即可。
2.3.4 生長期記載 苗木栽植后記載中華太陽李的成活率、萌芽期、生長量、開花時間、開花率、果實成熟期、花葉果特征、觀賞特性等指標(biāo),對采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表1 中華太陽李的物候期
表2 中華太陽李在高臺縣的觀賞特性表現(xiàn)
從表1可以看出,引種的中華太陽李緩苗時間大約是20 d,花芽分化期大多集中在4月上旬,從4月上旬開始花芽陸續(xù)分化,4月15日進入始花期,盛花期4月20—30日,盛花期伴隨著萌芽,先花后萌芽,此時花粉葉紅,景色最美,是觀賞太陽李花的最佳期。果實成熟期從6月底開始,7月10—15日進入成熟期。
從表2可以看出,中華太陽李重點以觀葉、觀花、觀果為主,具有葉紅、花粉、果紅、枝亦紅的特點,花量繁密,色彩鮮艷,花先葉開放?;ǚ郯咨ㄈ锛t色,新葉鮮紅色,老葉褐紅色,葉長橢圓形,十分漂亮,具有觀賞價值。
中華太陽李在高臺縣成活率較高,達到了100%,當(dāng)年生長量達30 cm,第二年生長量達150 cm,并能安全越冬。
試驗結(jié)果表明:從河北定州引進的中華太陽李苗木在高臺縣引種成功,當(dāng)?shù)貧夂驐l件適宜中華太陽李苗木的生物學(xué)特性,中華太陽李花色漂亮,花量繁密,色彩鮮艷,葉片鮮紅,果實誘人,表現(xiàn)出較好的“觀葉觀花觀果”特性,在城市園林綠化上有一定優(yōu)勢,適合本地區(qū)大面積引種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