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蓉
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富林幼兒園
伴隨幼兒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廣大家長及社會各界向幼兒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與期盼。在這樣的形勢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始積極開發(f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期新的教學模式更加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需要。游戲化教學模式正是借此應運而生,并且在實際運用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實際運用卻存在著一些制約因素,影響了游戲化教學模式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故筆者試圖在分析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意義的基礎上,探究游戲化教學的有效實施對策。
在幼兒園教學中應用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通過將想要教授的知識巧妙地滲透進游戲活動中,能夠很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喚起幼兒對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充滿學習熱情,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實現(xiàn)“玩中樂,樂中學”。(2)游戲化教學的開展,能夠將幼兒的主體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增強幼兒的情緒體驗與實踐體驗,進而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3)開展游戲化教學,能夠營造出更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消除幼兒對學習的抵觸情緒,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例如,在教學“5 以內序數(shù)”時,幼兒教師設計一個捉迷藏游戲:將五個布偶娃娃分別藏在五個依次標記了序號的抽屜里面,引導幼兒找出這些布偶娃娃,并作答“哪個布偶娃娃在第幾個抽屜里面?”教師通過設計捉迷藏游戲,增強了幼兒的實踐體驗,使他們獲得快樂的同時,也認識了這些序數(shù)。
教師對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前期準備時應將幼兒當作游戲活動的主角,將幼兒置于游戲活動的中心地位,充分利用好游戲活動的材料、時間與空間等。幼兒教師將游戲活動材料投放到幼兒游戲活動區(qū)域時,首先應讓幼兒感受到教師對自己充滿著期望,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應把控好游戲時間,游戲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否則會對游戲的效率產生一定影響。在這樣的角色游戲活動中,幼兒教師需對幼兒的表現(xiàn)予以積極的鼓勵,尤其是對表現(xiàn)突出的幼兒更應大加贊賞,而在幼兒游戲出現(xiàn)困惑時,教師也應及時地予以指導與幫助,以利于游戲活動順利展開。
幼兒教師應時刻關注游戲活動的情況,以使及時準確捕捉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需求,當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出現(xiàn)困惑時教師應及時地給予指導,及時地調整游戲活動的材料、時間與空間。比如,幼兒們在玩“丟手絹”這一游戲時,教師就應運用掃描觀察的方法及時關注幼兒游戲的動態(tài)發(fā)展情況,如發(fā)現(xiàn)活潑好動的幼兒在調皮搗蛋,未能認真地與同伴進行游戲,或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在做與游戲活動無關的事情時,能及時地引導幼兒回到游戲活動中,讓游戲順利開展。
在幼兒游戲化活動中,教師可以運用交叉、平行、垂直三種方式參與其中,這樣可以有效地實現(xiàn)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的良性互動,以利于游戲活動順利展開。當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出現(xiàn)困惑時,教師應及時地幫助幼兒解惑,指導幼兒游戲。比如,幼兒們在玩“大西瓜與小西瓜”的游戲時,教師可以讓兩位幼兒面對面站立,其中一位幼兒說“大西瓜”,另一位幼兒則做“小西瓜”的手勢,而說“小西瓜”時,另一位幼兒則做“大西瓜”的手勢,教師可以適時地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去,及時對幼兒進行游戲活動的指導與干預,引導游戲活動的方向,充分發(fā)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育藝術的本質在于喚醒、點撥、激勵?!苯處煂τ變涸谟螒蚧顒又械谋憩F(xiàn)應持激勵、欣賞的態(tài)度。當游戲化教學接近尾聲時,教師應對游戲化活動開展的情況進行實時點評。比如,教師可以讓幼兒談談本次游戲活動的收獲,這樣能有效地幫助幼兒及時總結、歸納游戲化活動的得與失、成與敗,以便為后續(xù)的游戲活動提供可借鑒的案例。教師在對幼兒游戲活動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時,切忌只評價幼兒做得好的方向,應客觀、公正地評價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需要改進的地方,教師需有足夠的耐心、細心、恒心與愛心,有效地幫助幼兒解決游戲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并引領、點撥、指導幼兒及時地總結游戲活動中的經驗教訓。
比如,幼兒們在“我們都是木頭人”游戲活動中,教師就需對幼兒的表現(xiàn)及時評價,可以讓幼兒暢談自己玩木頭人游戲的收獲,將自己的游戲經驗與同伴、老師進行分享,讓幼兒獲得成功感、愉悅感、幸福感。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出現(xiàn)困難時,教師需及時地伸出援助之手,及時地給幼兒以幫助,將游戲活動引向正確的方向。
總之,幼兒園教學游戲化是一種教育教學理念。幼兒教育需為幼兒科學設計游戲化教學方案,時刻關注游戲情況,應充分發(fā)揮好教師在游戲化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對游戲活動進行激勵性評價,推動游戲活動的進程,促進幼兒的良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