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今峰
浙江省永嘉縣巖頭鎮(zhèn)中心小學
有效教學觀點的提出從側面反映出有些教學在課堂中的實施是無效的、多余的,那么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性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教學成果的有效性教學是指教學是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的。有效果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能夠獲得教學目標中預設的教學效果,而有效率則是指英語教師在課上40 分鐘的時間內教會學生預設的知識內容以及幫助學生掌握一定量的有效的學習技巧,而有效益則是指教師設定的教學方式手段是否體現(xiàn)了其價值,學生能否在教學過程中受益。針對以上教學有效性的定義,小學英語教師對教學材料和教學過程進行斟酌,從而獲得有效教學的主要實施方案。
要想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實施有效教學,首先要對備課內容進行重點研究和分析。在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的備課環(huán)節(jié)過于形式化,教師按照固定的格式備課應付上面檢查,而在自己的教學實施環(huán)節(jié)根本不按照備課內容進行,有的老教師更是不對學情和課標進行分析,直接照抄自己前幾年寫過的教案。這種現(xiàn)象雖然不是全部,但也代表著小學英語教學中大部分學校和教師的教學現(xiàn)狀。教師在教學準備環(huán)節(jié)和教學實施環(huán)節(jié)沒有做到實事求是和與時俱進,學生的學習質量也就提不上來。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xiàn)狀,教師應該在教學準備環(huán)節(jié)作出如下努力:其一,認真分析教材,對教學內容做到靈活處理、有效構建。書本是死的,但是教師的教學思想是活的。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英語教學提出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實施建議以及評價建議都是豐富且具體的,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就要對這些教學要求做到密切關注并將其主要指導思想書寫進自己的教學設計當中。其二,關注學情,把握好教學重難點的設置,避免在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上浪費過多的教學時間,使教學失去效率。
小學生由于其家庭環(huán)境和自身智力水平以及學習能力水平等諸多因素的差異,在課堂教學變現(xiàn)以及學習成績上都有所差異,教師不要忽視這一差異給教學效率產生的負面影響,而是應該在了解學生學習水平和學習特點的基礎上對教學方法進行修改,使之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首先,通過平時測驗和課堂表現(xiàn)正確的評估一個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在教師學生評價冊中認真記錄和分析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其次,在教學中實施層次性教學,為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設置出相對具有挑戰(zhàn)性和激勵性的學習任務,使學生能夠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例如,六年級英語教學當中,對于英語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盡量為其安排作文寫作以及英文背誦等學習任務,使其英語水平最大限度地得到提高,而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則需要為其降低學習任務難度,為其安排單詞拼寫、課文朗讀等學習任務,使其在自主學習中能夠增強自身的語言語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使自己的英語知識水平在正確的引導下能夠得到穩(wěn)步提升。
主動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情緒和興趣基礎,因此,教師要在教學策略實施中注意通過恰當?shù)慕虒W引導,使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獲得優(yōu)質的學習體驗。那么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怎樣的教學策略才能使學生體驗快樂學習的樂趣呢?其一,鼓勵教學法。例如,有些學生由于在一至五年級的學習中沒有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其學習水平提不上去,對英語學習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tài)。在課堂上回答教師的提問或者對單詞進行朗讀時犯了錯誤,由于膽怯心理這位學生可能一時無法接受,滿臉通紅,此時教師就應該立即使用鼓勵教學策略,用溫暖的眼光注視學生,用激勵和表揚的話語鼓勵學生,使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從而使學生產生對英語知識學習的親近感,在英語學習課堂上更加積極主動。其二,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使學生每節(jié)課都能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在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進行引導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學情境與教學內容的貼合,在活躍課堂氛圍的過程中落實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興趣。
總而言之,在小學六年級英語教學中實施有效教學策略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課堂英語教學的效果,使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獲得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