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帆
我總想畫一幅《明月松間照》的國畫,又總沒有動筆。不僅僅因為忙,而是總感覺畫的尺幅有限,難以盡述心中那番美妙的意境,最后還是決定把它寫下來,讀者可根據(jù)文字的描述去任意展開想象,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是十年前中秋的一個夜晚,我獨自來到雨亭公園賞月。那時的公園剛剛開發(fā)建設,人文的痕跡很少,倒有些近乎于自然的狀態(tài)。
我沿著甬道信步向東走去。此時,一輪明月高懸于天庭,如水的清輝灑滿大地,像鋪了一層薄薄的清霜。而四周的樹木、亭臺、房屋都處于一片朦朧之中,似有似無,模糊幽暗,仿佛一幅夢幻般的水墨丹青。
公園里很靜,偶而走過一對戀人,也是相攜而行,腳步輕輕,細語喃喃。
眼前出現(xiàn)一片幽深的樹林,周圍有氤氳之氣,像一個童話。我知道,那是一片挺拔的松林,樹干能有碗口粗,枝繁葉茂,蓬勃向上。記得在城里上學時,我就常到這片松林里讀書、下棋,與朋友談天說地??墒且雇韰s很少來,尤其在這美好的月夜,我還是第一次造訪。
臨近松林,我放慢了腳步,生怕驚醒那一簾幽夢。一陣輕風拂過,枝葉搖擺,簌簌有聲,我嗅到了一陣沁脾的松香。微閉雙目,眼前呈現(xiàn)出大興安嶺那莽莽綠色,渾身為之一顫,精神為之一爽。睜開眼睛,但見月下的松林一片靜謐,月光涂在每棵樹干上,顯出立體的輪廓。而朦朧的枝葉被一片薄薄的輕紗裹住,纏綿幽美,若夢若真。
我輕輕地走進松林,腳下踩著松軟的落葉,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愜意。這時,再看那明月,與在外面看就顯然不同了。透過枝葉扶疏的空間向外望去,那月顯得更加明亮、皎潔、透明、晶瑩,仿佛離你很近,就在林外;甚至那淺淺的斑影也看得真切,一如戀人臉上星點的雀斑。而月的清輝猶如一道道光芒,穿過林間的薄霧射來,明艷如柱,極具穿透力,好像一下就能照徹你的內(nèi)心。
驀然,月下的松林里,出現(xiàn)一個裊娜的白色倩影。彼此凝眸片刻,我們都認出了對方。原來是我們鄰居在外上大學的女孩,我們同在花園后面住。
“你怎么來了?”
“在屋里呆不住,出來賞賞月?!?/p>
“噢,你在松林里賞過月嗎?”
“沒有。我讀過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我想那意境一定很美吧?”
“是的,你回頭從這兒往外看?!?/p>
“呵……”她似乎驚呆了。只見幽深的松林外面,那輪皎月在黝黑的樹影映襯下,顯得格外明亮,亮得耀眼,亮得燦然,像一面圓圓的神鏡,更像少女皎潔而明媚的笑臉。而月的周圍,是深藍而寧靜的夜空,有幾縷潔白的云絮在月旁緩緩飄過,我想,那該是嫦娥寂寞的廣袖吧。
“真美!”女孩輕輕地對我說,“怎么以前就沒發(fā)現(xiàn)?”
“是啊,有許多美好的事物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而匆匆錯過。就像這松林之月的美景,又有多少人能發(fā)現(xiàn)和欣賞得到呢?”
她點了點頭,并輕聲吟詠起王維的《山居秋瞑》來:“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十年過去了,如今的雨亭公園經(jīng)過十年建設面貌一新,亭臺樓閣,曲徑回廊,湖光山色,花圃草坪,以及現(xiàn)代化的游樂場隨處可見。但人們沒有忘記那片郁郁蔥蔥的松林,冬季一過,松林里就會傳出悅耳的鳥鳴,接著便會出現(xiàn)閱讀、舞劍、習武、散步的身影。
而那明月松間照的美境,是否還會有人來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