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靜妮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成長的起步階段,高年級的小學生由于身心的發(fā)展讓其具備了初步的社會認知。隨著“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化落實,學校的各個學科也都在教學活動中進行了德育滲透,而班主任作為與學生接觸最為頻繁的教師,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進行德育滲透則更為重要,它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全面提升綜合素養(yǎng)[1]。
【關(guān)鍵詞】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德育滲透
我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素以“禮儀之邦”著稱。無論是學?;蚴歉改笇τ谛W生的要求都是講禮、文明。因此,小學階段的德育是我國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wù)。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應(yīng)不斷進行德育滲透,讓其潛移默化地影響小學生的一言一行。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育不成熟,因此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方法對學生日后的人格形成有非常大的影響,一味地壓迫和強制管理會讓學生產(chǎn)生抵觸心理,甚至出現(xiàn)厭學、厭師的心理[2]。這就要求教師在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時要注意方式方法。那么,班主任應(yīng)如何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滲透德育呢?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通過主題班會進行德育滲透
德育不能只通過班主任的宣傳教育來進行,傳統(tǒng)的宣傳教育只能灌輸很小一部分的德育意識給學生,而學生雖然對德育思想有所了解,但難以認真地將其付諸實踐,導(dǎo)致德育效果并不理想。長此以往,這樣的宣傳教育也只會成為形式化的產(chǎn)物,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無法起到作用。因此,改變德育方法是目前班級管理的首要任務(wù)。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德育活動,讓學生參與進來,這樣才能對德育有一個更為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并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去踐行。教師在進行實際的班級管理過程中,可以定期開展德育主題班會,每期以不同的德育主題來展開討論,讓學生通過分享和思考研究對德育有一個更深的理解。例如,可以開展以友情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讓學生各自表達自己對于友情的理解。有的學生說友情是互相分享;有的說友情是為受欺負的朋友出頭等。在學生分享完各自對友情的理解之后,教師再一一對其進行分析,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友情及其價值。
二、結(jié)合各個學科進行德育滲透
在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時,要盡量避免長篇大論的說教,過于晦澀深奧的道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不僅難以理解,而且也無法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3]。因此,在進行德育時,班主任可以結(jié)合各個學科的知識進行滲透,讓學生通過已經(jīng)學習并熟悉的知識來深化對德育的理解。例如,為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師可以利用晨讀時間讓學生誦讀“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類可從語文課本中找到的愛國詩詞;還可以讓學生講述一些耳熟能詳?shù)臍v史人物故事,如宋代的岳飛抗金、近代的黃繼光舍身堵槍眼等故事。
三、開展德育實踐活動
在道德教育中,實踐操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僅僅是理論知識的灌輸容易導(dǎo)致學生出現(xiàn)“知禮而不行”的問題。因此,班主任可以多多舉辦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來體驗和感受德育的力量。例如,在近期,垃圾分類在我國各地大力推行,班主任可以先召開主題班會,給學生介紹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基本的分類方法,讓學生自主設(shè)計一份與此相關(guān)的主題手抄報,并利用班費采購幾個垃圾桶,讓學生貼好標簽,分好每個垃圾桶的類型。在后續(xù)的學習生活中,教師要提醒學生按照垃圾桶的分類來使用。通過這樣的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保持衛(wèi)生清潔的良好習慣,潛移默化地讓學生的德育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創(chuàng)建師生的平等關(guān)系
在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中,班主任一直是班級管理的主體,學生要無條件地服從班主任的命令,而這樣的管理方法會嚴重影響到德育的良好開展。班主任和其他教師與學生的關(guān)系應(yīng)當是平等的。高年級的小學生已經(jīng)形成了較為強烈的自尊心,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時如果忽略了小學生的自尊心,則很有可能讓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甚至影響學生的人格發(fā)展。因此,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平等對待學生,當學生犯錯誤時,要耐心地進行引導(dǎo)和分析,而不是高高在上地一味指責、批評。教師以溫和、平等的方式教育學生,不僅能讓學生很快意識到自身所犯的錯誤,并加以改正,還照顧了學生的自尊心,促進了師生關(guān)系的良好發(fā)展。
五、教師以身作則
由于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他們對真假是非、善惡美丑的辨別能力還不是很強,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正確引導(dǎo)和教育。另外,這個階段的學生模仿性強,因此班主任不僅是學生的引導(dǎo)者,也是學生的榜樣,其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所以,班主任必須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談舉止,通過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和規(guī)范,去影響學生,進而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班風,讓學生能在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中得到熏陶和成長。
六、發(fā)揮榜樣力量
除了教師能夠成為學生的學習榜樣之外,身邊的同學對小學生的影響也十分重大。在學校的生活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班級中的好人好事,并及時做出公開的表揚和激勵,讓整個班級都形成積極向上的風氣,從而促進對小學生品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例如,有學生扶著生病的同學去醫(yī)務(wù)室,或者某天的衛(wèi)生值日打掃得特別干凈,教師都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公開表揚,并予以適當?shù)莫剟睿üP記本、鉛筆等),讓其他的學生以其為榜樣,互相學習和進步,進而提高班級學生整體的德育水平。
七、結(jié)語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進入了小學的關(guān)鍵階段,教師應(yīng)該重視在這個階段的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多多開掘德育的滲透路徑,以促進小學生思想品格的形成。班級管理中的德育任重而道遠,班主任需結(jié)合班級管理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思想品德、文明素養(yǎng)、心理健康、法制意識等方面因勢利導(dǎo)進行德育滲透,從而達到智育和德育的雙贏。
參考文獻:
[1]孔麗麗.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滲透研究[J].南北橋,2020(08).
[2]劉恝云.基于德育教育的小學班級管理探究[J].情感讀本,2020(08).
[3]馬巖.探究德育教育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滲透[J].神州,2020(09).
[4]鄧仕玲.德育工作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滲透[J].新課程(小學),2016(08).
[5]井鴻娟,孫成武.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中華少年,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