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學生是學校的主要利益相關者,學生的滿意度對于改進教學效果和提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H高校的所有在校本科生,調查本科學生對教學質量的滿意程度。調查結果顯示,本科學生對學校教學質量的總體滿意度較高。不同專業(yè)和年級的本科學生對教學質量的滿意度不同,存在顯著性差異,不同性別的本科學生對教學質量的滿意度評價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結合學生意見,總結提升教學滿意度的建議。
[關鍵詞]本科生;教學質量;滿意度;差異化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H高校的所有專業(yè)在校本科生,調查形式采用網(wǎng)絡問卷星,調查范圍覆蓋全校所有本科專業(yè),收回有效問卷2816份。
1.1 問卷設計
本次調查采用的《本科教學質量滿意度調查問卷》包括基本信息、本科教學質量滿意度調查、開放性問題調查三個部分。其中,本科教學質量滿意度調查包括“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教師與教學方法、教學資源、教學管理、教學效果”5個一級指標,一級指標下設25個二級指標。問卷采用Liker5級計分方法, “1=非常不滿意.2=不滿意、3=基本滿意、4=滿意、5=非常滿意”。
1.2 問卷的信效度
本研究對《本科教學質量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信效度檢驗,問卷的Croriachα值(信度)為0.990,KMO測試值(效度)為0.988,均大于0.90,信度效度較高。本文采用SPSS21.0對調查樣本進行描述性分析和樣本差異分析。
1.3 樣本特征
運用SPSS 21.0軟件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了描述性統(tǒng)計。統(tǒng)計結果顯示,從性別結構來看,男女生比例不均衡,男生高出女生19.5個百分點;從所學專業(yè)來看,理工類專業(yè)最多,占比71.62%,文史類專業(yè)最少,占比0.95%;從年級來看,各年級學生比例按低年級向高年級依次遞減,一年級學生最多,占比36.87%,四年級學生最少,占比10.33%。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學生對本科教學質量滿意度的總體評價
經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學生對本科教學質量滿意度的總體評價為3.76分,趨于滿意等級。學生對一級指標的滿意度由高至低為教師與教學方法3.89分,學校教學效果3.83分,學校教學資源3.78分,學校教學管理3.72分,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3.67分,均處于基本滿意與滿意之間。
2.2 學生對本科教學質量滿意度的具體評價
2.2.1 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
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一級指標包含5個二級指標,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更新”的滿意度最高,平均得分為3.69分,其次是“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滿足實踐能力培養(yǎng)”,平均得分為3.64分。學生對“課程體系設置的科學性,課時安排的合理性”的滿意度最低,平均得分為3.57分。
2.2.2 教師與教學方法
教師與教學方法一級指標包含5個二級指標,學生對“師德師風良好,正面引導學生”的滿意度最高,平均得分為3.96分,其次是“實踐教學中,教師準備充分、指導到位”,平均得分為3.91分。學生對“教學方法靈活,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滿意度最低,平均得分為3.82分。
2.2.3 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一級指標包含5個二級指標,學生對“圖書館學習環(huán)境良好,圖書資料充足”的滿意度最高,平均得分為3.93分,其次是“網(wǎng)絡教學資源豐富,使用便捷”,平均得分為3.80分。學生對“校園環(huán)境與文化氛圍”的滿意度最低,平均得分為3.63分。
2.2.4 教學管理
教學管理一級指標包含5個二級指標,學生對“教學檢查、質量監(jiān)督等落實到位”和“對學風、考風考紀的滿意程度”的滿意度最高,平均得分均為3.74分,其次是“教學管理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平均得分為3.71分。學生對“教學管理制度全面、科學、合理”的滿意度最低,平均得分為3.65分。
2.2.5 教學效果
教學效果一級指標包含5個二級指標,學生對“身體健康,心態(tài)良好”的滿意度最高,平均得分為3.89分,其次是“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平均得分為3.86分。學生對“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的滿意度最低,平均得分均為3.79分。
2.3 學生對本科教學質量滿意度的差異分析
2.3.1 性別變量的差異影響
經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男生和女生在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方面的滿意度分別為3.70分、3.63分;男生和女生教師與教學方法方面的滿意度分別為3.91分、3.86分,在教學資源方面的滿意度分別為3.81分、3.74分,在教學管理方面的滿意度分別為3.73分、3.71分,在教學效果方面的滿意度分別為3.83分、3.82分。男生對本科教學質量的滿意度均均高于女生。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性別學生對本科教學質量的滿意度差異不顯著(p>0.05)。
2.3.2 專業(yè)類型變量的差異影響
經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藝術類學生在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教師與教學方法、教學資源、教學管理及教學效果方面的滿意程度均高于理工類、文史類、經管類的學生。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專業(yè)類型的學生僅在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和教學管理兩個維度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在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維度上的滿意度差異最為顯著。
2.3.3 年級變量的差異影響
在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管理和教學效果子維度上,大學一年級學生的滿意度平均分最高,其次是四年級學生,再次是二年級學生,最后為得分最低的三年級學生;在教師與教學方法子維度上,大學一年級、二年級和四年級學生的滿意度平均得分依次降低,三年級學生的滿意度平均得分最低。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年級學生在5個維度上的滿意度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以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維度的差異最為顯著(F值高達16.712)。
3 研究結論與建議
3.1.研究結論
總體來看,本科學生對學校教學質量的總體滿意程度良好。在影響本科教學質量滿意度的5個維度中,學生對教師與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最高,平均得分為3.89分,對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的滿意度得分最低,平均得分為3.67分,學生對本科教學質量其他影響維度滿意度的平得分介于3.7-4.0分。學生的專業(yè)和年級是影響本科教學質量滿意度的重要因素,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專業(yè)和年級的學生對本科教學質量滿意度存在顯著差異,其中一年級本科學生的滿意度最高,三年級本科學生的滿意度最低。不同性別學生在本科教學質量滿意度上不存在差異。
3.2 建議
本科教學質量滿意度調查的主體是學生,其目的是了解學生對本科教學質量的真實評價和感受,本文對學生提出的關于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的建議,總結如下。
第1,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方面。學生希望增加實訓課程,更新實訓內容,增加課外實踐的機會,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實踐能力。合理設置選修課,增加選修課的種類與數(shù)量,加強課程實用性,給與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第二,教師與教學方法方面。教育理念上,學生希望教師不斷學習,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學信息化處理能力。教學方法上,學生希望講解應與案例相結合,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通過趣味性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和興趣,提高課堂活躍度;多開展創(chuàng)新性教學活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發(fā)展學生特長。第三,教學資源方面。學生希望加強環(huán)境文化氣氛,多組織有效的課外活動,豐富業(yè)余生活;希望學校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營造學習氛圍;加強教室、實驗實訓室教學設施的建設。第四,教學管理方面。學生希望學校管理避免形式主義,建議管理部門增強工作積極性和辦事效率,切實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優(yōu)質服務。第五,教學效果方面。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樹立學生提高自主學習意識,提高自主管理和學習能力,實現(xiàn)有效學習。
[參考文獻]
[1]徐文俊,張卓,楊蘭芳.工科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學生滿意度情況研究一以H大學為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 (04).
[2]王芳,基于分層線性模型的大學生教學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J].復旦教育論壇,2018 (01).
[3]李國超.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質量滿意度實證研究一以H高校為例[J],高教探索,2015 (04).
[作者簡介]李婷(1991-),女,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經濟與管理、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