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海 徐冉
[摘要]習近平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形成與發(fā)展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中國歷屆領導人以及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所蘊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觀點為立論基礎,同時與習近平豐富的人生經歷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保證了理論與實踐雙向維度上的同向而行。并以“培養(yǎng)什么人、如何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為邏輯起點,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有機體系。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實現路徑
[作者簡介]吳寶海(1973-),男,遼寧人,河海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助研,院黨委書記,博士,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徐冉(1982-),女,江蘇人,河海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講師,組織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習近平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研究”(項目號:18SZC-63);河海大學中央業(yè)務費項目“大學生廉潔意識培養(yǎng)研究”(項目號:2018B32414)的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 D64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20)10-0059-0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關于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重要論述是他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以來長期思考和實踐的理論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戰(zhàn)略定位。其以豐富的科學內涵為支撐,對開展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在規(guī)律加以深入探索,形成了特色鮮明、全面完整的理論體系,為新時代高校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習近平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的形成過程
時代是思想之母,人類社會思想成果的創(chuàng)造,并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在自己所處的特定時代中進行的。實踐是理論之源,習近平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與其豐富的人生經歷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按照時間維度,本文認為可以將習近平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形成的過程分為萌芽期、形成期、發(fā)展期、成熟期四個階段。
萌芽期是指1969年至1982年,習近平在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知青插隊,后至清華園讀書并到中央軍委工作時期;形成期是指1982年至2007年,即習近平正定任職到調任中央這26年的時期,其中正定3年,福建17年,浙江5年,上海近1年;發(fā)展期是指習近平2007年調任中央,任職中央黨校校長至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召開這段時期。此次會議召開之后,習近平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全面走向成熟。
(一)習近平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的萌芽期。習近平在“梁家河7年知情歲月,無疑是他人生經歷中十分重要的起點”,對于其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的形成發(fā)展具有奠基作用。習近平經歷艱苦的磨練,先后闖過了“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為扣好人生第一??圩雍托纬烧_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習近平在1975年被推薦到清華大學讀書至1979年4月畢業(yè)。這期間,他厚積薄發(fā),博覽群書,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儲備,為習近平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儲備。1979年春天,26歲的清華大學畢業(yè)生習近平轉入中央軍委工作。三年軍旅時光,為其總結凝練習近平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提供了素質準備。
(二)習近平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的形成期。習近平在1982年初主動要求到農村基層工作。他要求廣大正定青年“認真學習《鄧小平文選》”“樹立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堅定信念”“發(fā)奮學習、立志成才”“立足本職工作、為振興正定添磚加瓦”“做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帶頭人”以及“大力開展學先進、趕先進、爭先進活動”。要求哪里有青年,哪里就要有共青團組織。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針對性和說服力”,還論證了黨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領作用。
1985年,習近平調任福建省工作,要求各級各類學校都要大力加強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全社會都要關注、重視和支持學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這期間,習近平還兼任閩江職業(yè)大學校長達6年時間(1990年6月至1996年5月),形成了“不求最大、但求最優(yōu)、但求適應社會需求”的辦學理念和“立足福州、面向市場、注重質量、突出應用”的辦學宗旨,為新時代高校內涵式發(fā)展和“雙一流”建設打下了良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2002年至2007年習近平先后在浙江和上海任職,在更高的平臺上開始主政一方、造福一方的實踐。
(三)習近平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的發(fā)展期。從2007年調任中央到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通過直接參與和領導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研究制定,促使其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走向成熟。
黨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樹人”明確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歷程隨之不斷走向深入:2012年,持續(xù)推進黨的十八大精神“三進”工作;2014年,第二十三次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召開;2015年,《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由教育部統(tǒng)一印發(fā)。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在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系統(tǒng)的回答了“培養(yǎng)什么人、如何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此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習近平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走向成熟,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組成部分,成為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之后,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提出“九個堅持”,標志著黨對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六個要求和八個“統(tǒng)一”,強調各級黨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作為重要議程擺在突出位置,把鑄魂育人的責任落到實處,為學校開好思政課提供了鮮明導向。這些講話充實了習近平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的內容,使習近平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和深化。
二、習近平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的實現路徑
“培養(yǎng)什么人、如何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是習近平提出的新時代教育命題,也可以說是其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重要論述的邏輯起點。其中,“為誰培養(yǎng)人”指向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和目標;“培養(yǎng)什么人”指向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和方向;“如何培養(yǎng)人”則是具體的方法論,指向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路徑。上述三者闡明了習近平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論述的內在聯系,是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動指南。
(一)為誰培養(yǎng)人: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辦好中國教育事業(yè)的根本方向。習近平在2018年8月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思想工作“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是做好新時期宣傳思想工作的一個根本遵循。在實踐中,高??梢詮摹办柟恬R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兩方面,通過價值引導和道德培育,雙管齊下加強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強化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最新成果的認識、理解和認同。更加自覺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大學生頭腦,作為統(tǒng)領和指導高校一切工作的指導思想。牢牢抓好課堂教學育人主渠道,“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正確處理好意識形態(tài)性和科學性之間的關系以及探索學術問題和嚴肅政治問題的關系,在建立有效防范體系的同時,通過創(chuàng)新,有針對性地回答一些大學生在新時代感到困惑的深層次的理論認識問題,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的統(tǒng)一。其次,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習近平從黨和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全局高度,將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的基本遵循。要堅持全民行動,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要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等方式,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大學生的精神追求、外化為大學生的自覺行為。要通過加強學風建設,鼓勵大學生勤學苦練,掌握真本領,求得真學問,善于明是非、做決斷。要通過加強勞動教育和實踐教育,磨煉大學生的意志品質,讓艱苦奮斗成為新時代大學生立業(yè)中的優(yōu)良品德,讓艱苦樸素成為新時代大學生生活上的優(yōu)良習慣。
(二)培養(yǎng)什么人:打造中華民族的“夢之隊”。培養(yǎng)什么人是中國教育的首要問題,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習近平強調:“人才培養(yǎng)一定是育人與育才相統(tǒng)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雹贋榱送瓿珊眠@一教育目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牢牢把握住“立德樹人”這一核心要義。
第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爸袊鴫簟笔橇暯教岢龅男聲r代最為“富有感召力的奮斗目標”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過將“中國夢”與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結合,讓大學生明白“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引導大學生自覺地將個人發(fā)展與新時代發(fā)展統(tǒng)一起來,立鴻鵠志,做奮斗者,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添青春正能量。
第二,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習近平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精神命脈”,要突出對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充分發(fā)揮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在核心價值觀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三)如何培養(yǎng)人: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習近平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是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必須遵循的科學方法。
首先,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可基于具體的歷史或現實“事件”、通過還原事件發(fā)生的“真實情況”、闡述其中的“道理”感化和教育大學生。充分發(fā)揮青年模范人物的榜樣作用,帶動以往錯誤價值觀的有效轉變。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根據大學生成長發(fā)展不同階段的身心特點,有的放矢地給予分類指導,既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的共性需求,又重視學生的個性期待。構建大思政格局,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大學生教育全過程。再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在“走出去”戰(zhàn)略中弘揚“四個自信”教育,在“引進來”戰(zhàn)略中,謹防西方意識形態(tài)和腐朽文化的滲透。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為“雙一流”建設服務的時代責任,并基于“學生學習新態(tài)勢”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載體。
[注釋]
①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5-3.
②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2頁.
[參考文獻]
[1]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會同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外文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164.
[2]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人民日報,2016-12-09.
[3]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12-09(1).
[4]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會同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外文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習近平.致全國廣大教師的慰問信.人民日報,2013-0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