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會英 龍華
COPD 是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急性發(fā)作時可加重呼吸困難,出現(xiàn)胸悶、咳嗽等癥狀,癥狀嚴重的可出現(xiàn)呼吸衰竭,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此病的發(fā)作和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有關,包括呼吸道抵抗力下降、感染、氣溫驟變等。臨床上常采取綜合治療,急性發(fā)作時以控制呼吸困難為主,在機械通氣、抗感染的同時采用糖皮質(zhì)激素、支氣管舒張劑等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可促進病情緩解[1]。NPPV 是一種治療呼吸衰竭的一線治療手段,可為治療方法的發(fā)揮爭取時間。舒利迭是一種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及糖皮質(zhì)激素的混合吸入制劑,可舒張支氣管,改善患者通氣功能[2]。本文就舒利迭聯(lián)合NPPV 治療COPD 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進行研究,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5 月~2019 年4 月本院收治的84 例COPD 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 例。觀察組中男27 例,女15 例;年齡56~81 歲,平均年齡(67.59±5.38)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22.34±3.41)kg/m2;COPD 病程3~15 年,平均COPD 病程(9.24±2.37)年。對照組中男28 例,女14 例;年齡55~80 歲,平均年齡(67.64±5.41)歲;BMI(22.25±3.26)kg/m2;COPD 病程2~16 年,平均COPD 病程(9.36±2.42)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參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中,呼吸困難、咳嗽,晨起或遇到刺激性氣體癥狀加重;胸悶、聽診時有鳴哮音,特別是運動過后;部分患者消瘦、肌肉萎縮;哮喘、吸煙、過敏均可誘發(fā)和加重病情;視診可見不同程度的胸部輪廓擴張。納入標準:年齡>50 歲;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書者;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者;通氣禁忌證者;伴有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近期使用本研究藥物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如抗炎、祛痰、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平喘、吸氧等,若伴有心力衰竭給予強心類藥物。對照組給予NPPV 治療:取仰臥位,面罩給氧,氧流量控制在4 L/min、正壓通氣頻率設置為20 次/min、初始吸氣壓為5 cm H2O(1 cm H2O=0.098 kPa),依據(jù)患者呼吸頻率可增加吸氣壓,吸氧濃度控制在45%,通氣治療時間控制在2~3 h,3 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舒利迭治療,1 吸/次,2 次/d,兩組均持續(xù)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療效、肺功能指標(FVC、FEV1)、血氣指標(PaO2、PaCO2)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COPD 癥狀消失,PaO2指標提升>10%、PaCO2指標降低>10%;有效:心率恢復正常,PaO2指標改善5%~10%,PaCO2指標降低5%~10%;無效:PaO2、PaCO2指標與治療前無差別,心率未恢復到正常范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FVC、FEV1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FVC、FEV1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療效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PaO2、PaCO2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L)
表1 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L)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表2 兩組療效對比[n(%)]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對比(,mm Hg)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對比(,mm Hg)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相比 觀察組咽部不適1 例、竇性心動過速2 例、上呼吸道感染3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29%(6/42);對照組咽部不適2 例、竇性心動過速1 例、上呼吸道感染2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1.90%(5/42)。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05,P=0.746>0.05)。
COPD 并呼吸衰竭是COPD 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臨床表現(xiàn)為喘息、胸悶、咳嗽、咳痰、呼吸困難,臨床上對此類疾病的治療通常采取綜合療法,除了對癥治療、吸氧治療,對于病情非常嚴重的需采取機械通氣治療。機械通氣治療可提高患者的肺泡通氣量,改善患者的呼吸癥狀[4]。
NPPV 通氣是一種無須經(jīng)過人工氣道進行的通氣,可通過鼻面罩將呼吸機和患者連接起來,完成通氣輔助的人工通氣方式,此通氣方法無需切開器官,患者接受度高[5]。大量研究證實,NPPV 可減少COPD 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并發(fā)癥,且避免對氣道造成損傷[6]。舒利迭是由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和糖皮質(zhì)激素組成的復方吸入制劑,常用于治療可逆性阻塞性氣道疾病的治療中,含有沙美特羅和丙酸氟替卡松兩種藥物,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產(chǎn)生持久的擴張支氣管的作用[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的FVC、FEV1 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24%,高于對照組的75.5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結果得知,加用舒利迭不僅可以提升療效,也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安全性好。
綜上所述,舒利迭聯(lián)合NPPV 應用在COPD 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中,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動脈血氣指標,療效好,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