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鄭宇
【摘 ?要】茶葉的品質及其保健功能主要由茶葉內含物的種類、含量和比例決定。本文采用全量法即原國家標準法:GB8305-87,主要對臨滄茶區(qū)的冰島、昔歸、忙肺三種優(yōu)質普洱茶生茶的水浸出物含量進行測定,并分析了三種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較高的原因。
【關鍵詞】普洱茶;水浸出物;臨滄
臨滄市屬于亞熱帶低緯度山地季風氣候,四季溫差不大,干濕季節(jié)分明,對植物生長和茶樹繁殖有著極其有利的一面。臨滄茶樹資源非常豐富,是普洱茶原料的最大產地,境內共有茶園總面積130萬畝。其中有野生古茶樹群落40萬畝。云南省的三大國家級群體良種中,勐庫大葉種和鳳慶大葉種就源自臨滄。臨滄有雙江冰島、鳳慶滇紅、臨翔昔歸、永德忙肺、鎮(zhèn)康馬鞍山六大名茶。冰島茶是云南大葉種的極品,香濃郁且獨特,滋味甘甜,苦澀味較輕,耐泡。昔歸茶屬邦東大葉種,香湯色明亮清澈、香高氣揚、滋味微澀甘甜,喉韻沉香鮮爽、茶氣醇厚、回甘生津,有“奇茶”、“珍品”之稱。忙肺茶以栽培型勐板忙肺大葉群體種的百年古樹茶為原料,品質優(yōu)良,被云南省茶科所評為省級優(yōu)良品種,命名為“勐板忙肺大葉群體種”,湯色清澈明亮,香氣馥郁高揚,口感飽滿協(xié)調,甘醇順滑帶微澀、舌底生津明顯,喉韻甘潤持久。有明顯的山頭特點,地域特質比較強。
茶葉水浸出物指的是茶葉中能溶于熱水的可溶性物質,包含多酚類、咖啡堿、可溶性糖、游離氨基酸、水溶維生素、水溶果膠、水溶蛋白、無機鹽等[1]。其含量的多少與茶葉品質成正相關。茶葉水浸出物的含量一般與茶樹品種、栽培條件、鮮葉老嫩、制茶技術等均有密切的關系[2]。普洱茶是以曬青綠毛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茶類,國家標準規(guī)定普洱茶生茶的水浸出物含量應大于等于35%。優(yōu)質的普洱茶口感要滿足甘、滑、醇、厚四個特點,而茶樹品種中內含物質茶多酚、氨基酸等重要化合物含量越高,則越有利于普洱茶優(yōu)良品質的形成。水浸出物的含量不僅影響普洱茶的口感和后期的轉化程度,也是區(qū)分普洱茶原料是否屬于云南大葉種的重要因素[3]。普洱茶生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有清涼、消暑、解毒、止渴生津、消食通便、降脂降壓、提神、減肥、提高免疫力、增進人體健康的功效。
目前,茶葉水浸出物的測定方法主要有全量法和差數(shù)法,它們又分別叫做直接測定法和間接測定法[2]。為了了解臨滄相同季節(jié)下不同產地普洱茶水浸出物的含量,本文分別選取了臨滄的冰島、昔歸、忙肺三地的普洱茶生茶為樣品,采用全量法即原國家標準法:GB8305-87,測定三種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并對水浸出物的含量與產地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其結果可以對開發(fā)利用臨滄茶提供有益參考[4]。
1材料與方法
1.1樣品
選取以臨滄冰島、昔歸、忙肺三地的2020年古樹春茶為原料生產的普洱茶生茶作為本次實驗的樣品。
1.2樣品水分的測定
按照國家標準法即GB8305-2002進行測定,做兩次重復,取平均值。
1.3樣品水浸出含量的測定
1.3.1蒸發(fā)皿的準備
將三個貼好標簽的具蓋蒸發(fā)皿置于103℃的烘箱內加熱1h,分別加蓋取出,并將它們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最后分別稱量備用。
1.3.2樣品前處理
先將三種茶樣分別磨碎,然后再分別稱取磨碎的三種茶樣3g于貼好標簽的三個500ml錐形瓶中,分別在三個錐形瓶中加入沸的蒸餾水450ml,然后把它們放入沸水浴中浸提45min(隔10min搖動一次),時間到后,立即將它們趁熱減壓過濾,分別將三個瓶內的殘渣用少量熱的蒸餾水洗滌2-3次,并合并濾液分別移入貼好標簽的三個500ml的容量瓶中,冷卻后分別用冷的蒸餾水進行定容。
做好之后再做一次重復。
1.3.3樣品測定
分別從三個500ml的容量瓶中吸取50ml的濾液移入已知重量的貼好標簽的三個具蓋蒸發(fā)皿中,并將它們放在沸水浴上小心蒸干,蒸干后將它們置于提前預熱至103℃的烘箱中加熱2h,時間到后,將它們加蓋取出,放入干燥器內冷卻至室溫,分別進行稱量。然后再次將它們加熱1h,放入干燥器內冷卻并稱重。如此重復,直至連續(xù)兩次稱量之差不超過0.002g為止。以最小稱量為準[2]。
做好之后再做一次重復,計算平均值。
2結果與討論
2.1臨滄冰島、昔歸、忙肺三個地區(qū)普洱茶生茶的水分及水浸出物的測定結果匯總于表1。
2.2產地與普洱茶生茶水浸出物含量的關系
實驗結果表明三種茶葉的水浸出物含量都較高,均超過了46%。符合國家標準規(guī)定,并且高出國家標準11%。其中水浸出物含量最高的是冰島、其次是昔歸、最后是忙肺。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三種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與產地的關系。
2.2.1冰島、昔歸、忙肺的自然環(huán)境
冰島茶作為云南大葉種的極品,生長在臨滄市雙江縣的高山峻嶺中--冰島村。著名的邦馬大雪山海拔3200米,終年積雪,山中云霧繚繞,大葉種的古茶樹遍布其間。冰島村就在邦馬山脈北段的半山腰上,海拔1670米。茶樹與森林混生,落葉形成腐殖土,為古茶樹提供了豐富的養(yǎng)料。這里的氣候是典型的南亞熱帶暖濕季風氣候,晝夜溫差大,終年云霧繚繞,氣候濕潤。地形以山地地形為主,豐富的雨水和日照給予大葉種茶天賜的生長環(huán)境?!氨鶏u村位于勐庫河畔,所產茶兼具東半山茶香氣高昂、顯毫和西半山茶茶氣十足的特色。
忙肺茶園位于永德縣勐板鄉(xiāng)忙肺村,永德縣是世界茶樹的發(fā)源地之一,至今還生長著中華木蘭及大面積的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的古茶樹[5]。永德縣境內山巒起伏,云霧繚繞,雨量充沛、溪澗縱橫。氣候總體屬南亞熱帶與北熱帶交匯的河谷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忙肺茶園平均海拔1500米,面積3600畝,茶葉年產量163噸。忙肺村全年平均氣溫在18℃上下、全年平均日照時間近10小時、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土壤總體以紅壤為主、土壤pH值在5.5左右,呈弱酸性、土壤中有機質、礦物質含量大約在5%左右、森林茂密、散射光漫射光強、土層深厚肥沃、植被豐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自然條件優(yōu)越。
昔歸古茶園位于臨翔區(qū)邦東鄉(xiāng)邦東村委會昔歸村民小組,背倚忙麓山,前照瀾滄江,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忙麓山風光秀麗,自然景觀十分迷人。平均海拔750米,年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1200毫米。是距瀾滄江最近的古茶園,面積168畝[6]。土壤為瀾滄江沿岸典型的富含礦物質的磚紅壤,植被覆蓋率高,為亞熱帶季雨林,林間常見紅椿、大葉榕、香樟、野生芒果、橄欖等植物。瀾滄江水的蒸發(fā)使當?shù)卦茖雍穸仍黾樱魅踔鄙涔?,增加了適合茶樹生長的漫射光。并且忙麓山是臨滄大雪山向東延伸的一部分,氣候溫和、日夜溫差大、雨量充沛、濕度大、土壤富含腐殖質、土質疏松。
2.2.2環(huán)境對茶樹物質代謝的作用
首先,茶樹是耐陰喜濕的多年生葉用作物,8℃~25℃是茶樹的最適溫度,在最適溫度期,茶芽生長旺盛,品質也好。溫度影響茶樹中酶的活性并影響茶葉中化學物質的轉化和積累。氣溫隨海拔高度而變化,海拔每升高100m,年平均氣溫會降低0.5度。海拔升高光照加強,晝夜溫差增大,茶樹新稍生長緩慢,但同化產物積累多,持嫩性強,茶葉品質優(yōu)良。高海拔地區(qū),云霧繚繞,雨量充沛,濕度大,有利于茶樹含氮物質的生物合成,還可以使茶葉中的纖維素不易形成從而長期保持鮮葉鮮嫩。而春季氣溫較低,有利于氨基酸的運輸和積累,茶葉的酚氨比值小,適合制綠茶。
其次,茶樹是喜酸性土壤的植物,茶園土壤的PH在5.0-6.5之間可獲得較好的茶葉品質[7]。茶樹根系發(fā)達,主根可達1米以上,土層厚度對茶葉品質也有重要影響。一般認為,土層厚度應不少于60cm,底土層無無黏盤層或鐵錳硬盤層,有滲透性和保水性。土壤質地一般以沙壤土為好。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也間接影響著茶樹的物質代謝。
最后,光照對茶樹的生長和品質都有顯著的影響。茶樹中95%的干物質都是靠光合作用合成的。一般情況下,茶樹受光時高,碳素同化量也高,在茶樹體內表現(xiàn)為高濃度的多酚類化合物的累積[7]。茶樹喜光耐陰,忌強光直射喜歡漫射光。所以在森林茂密的地方,植被能增加地面覆蓋度、調節(jié)空氣濕度,從而改善茶園溫濕條件和增加土壤肥力。并且植被能蔭蔽茶園、增加漫射光對茶樹的照射,光波較短的藍紫光和紫外線照射茶樹,有利于促進茶葉中含氮物質的形成。陽光中的紫外線還可以促進茶葉里芳香物質的形成,提高茶葉的香氣。
3結論
通過對以2020年臨滄冰島、昔歸、忙肺三地春茶為原料生產的普洱茶生茶水浸出物含量和產地地理環(huán)境的分析,發(fā)現(xiàn)茶葉水浸出物含量和產地的關系主要是:1、海拔較高的茶園,溫度低、濕度大、云霧多、雨量充沛、植被茂密,可以促使茶葉優(yōu)異品質的形成。2、漫射光、藍紫光和紫外線有利于含氮物質的形成,使蛋白質、氨基酸、芳香物質和維生素的含量增加。3、呈弱酸性、深厚肥沃、有機質和礦物質含量豐富、腐殖質多的土壤為茶樹提供了很好的生長基地。臨滄的冰島、昔歸、忙肺三個茶區(qū),無論是水土、溫度、氣候還是海拔都是最適合云南大葉種生長的環(huán)境。正是得天時地利之美,造就了臨滄的冰島、昔歸、忙肺普洱茶的優(yōu)秀品質,使其內含物豐富,有益化學成分含量高,養(yǎng)生保健的功效強,是普洱茶中的極品,具有較高的飲用和收藏價值。
參考文獻:
[1]葉偉華;李杰峰《海拔對烏牛早茶葉品質的影響》[J],浙江農業(yè)科學,2020年8期
[2]施兆鵬,《茶葉審評與檢驗》[M].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0.8第四版
[3]徐亞和,《解讀普洱:最新普洱茶百問百答》[M].,云南美術出版社,2006-04-01
[4]林家雄,釧相龍,陳春月、曹喜念,徐曼曼,肖涵《云南普洱和臨滄地區(qū)茶產品游離氨基酸總量測定研究》[J],昆明學院學報,2017,39(3)
[5]王蘭芳,《對臨滄發(fā)展生態(tài)休閑農業(yè)促進鄉(xiāng)村旅游的思考》[J],中國科技投資,2020年2期
[6]林世新,《云南山頭茶》[M].云南科技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7]宛曉春.《茶葉生物化學》[M].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8.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