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題來源及背景
1、課題來源
湖南大地是一個旅游資源、文化信息非常發(fā)達的天地。株洲是湖南第二大城市。是火車帶來的城市,相對于其他的湖南城市,株洲的文化底蘊還是很薄弱的,對于本次的畢業(yè)設計,個人想選一個相對來說有文化底蘊的,把株洲的一個文化推廣出去,讓其他的城市人民可以更加了解株洲,顛覆人民對株洲只是工業(yè)城市的印象,讓株洲帶上文化信息,披上一絲書香氣息。以此來提高人民對株洲的好感。醴陵是株洲的一個特殊的存在。經過百余年的轉變,醴陵陶瓷已經飛躍于世界舞臺,希望通過本次設計,可以完善醴陵陶瓷的視覺形象,運用前沿簡約設計手法,提升醴陵的形象。
本課題的研究,是基于完善,讓人們了解醴陵陶瓷的制作工藝,了解醴陵的陶瓷,激起人民對陶瓷的興趣。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越來越高,對于收藏品有了跟多的需求,人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越來越高,使人們對設計的需求也有了新的需求。
本課題的研究,是為了解決醴陵的陶瓷視覺形象不完善的現(xiàn)象。完善之后的陶瓷視覺系統(tǒng),以更加完美的向世界展示陶瓷。對醴陵陶瓷的視覺形象推廣具有一定的意義。
2、設計的目的和意義
本次設計的目的和意義是想通過此次設計讓人們對于醴陵陶瓷的了解,提高視覺形象的完善,推廣陶瓷的知名度,提升陶瓷的趣味性,不讓陶瓷只拘泥于收藏家的櫥窗里。
二、同類課題調研及分析
1、國內設計現(xiàn)狀分析
經過調研發(fā)現(xiàn),我國的陶瓷品種眾多,生產地的不同,區(qū)域文化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瓷器品種以及不同的瓷器文化。我國目前的瓷器產地主要是有很多處,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江西的景德鎮(zhèn)、株洲的醴陵、山東的淄博、廣東的佛山、福建的泉州、河北的唐山。其中這六處最著名的是景德鎮(zhèn)、醴陵、淄博。景德鎮(zhèn)被稱作瓷都,淄博和醴陵都是國瓷。唐龍?zhí)沾墒蔷暗骆?zhèn)很大的陶瓷定制生產廠家,它的標志主要是有兩部分組成,上部分的圖案和下部分的公司名稱,上部分的圖案又分成了兩個部分,左部分為篆書的景德鎮(zhèn),有部分是紅色塊龍字變形,整體的標志循規(guī)蹈矩、規(guī)整。整體有一種印章的感覺,但是缺乏一點形式美感。華光陶瓷是淄博的陶瓷大品牌,它的標志非常具有時代感,由于它是中國第一批控股企業(yè),它的標志具有時代感,主要是由英文和圖案結合而成,英文做了一些小小的變形,圖案是它的花色變形,整體來說很簡約,具有美感,但是缺少了一些中國韻味在里面。
2、國外設計現(xiàn)狀分析
國外的設計較國內設計而言更加的具有時代感,國外的設計比國內的設計形式和手法上也有較大的不同。歐洲的瓷器的工藝也比較先進,更多的是骨瓷。麥森是德國的一個骨瓷的瓷器品牌,具有歐洲景德鎮(zhèn)之稱,它的標志是弧度優(yōu)美的兩把藍劍交錯而成,從表面看歐洲的標志比較重視隱喻的含義,從表面來看不太好理解。麥森的標志據說是一個伯爵的勛章,也暗示了尊貴無比的地位。它的標志與企業(yè)中心思想結合的還算是緊密。丹麥的皇家哥本哈根瓷器,它的工藝是釉上繞色、手工雕刻。它的標志是皇冠為主體,這也表示該品牌與皇室之間密切的關系,其中三條波紋則表示圍繞丹麥的海峽,可以說與本土文化想結合,也可以體現(xiàn)出瓷器品牌本身的價值,但是與瓷器的的聯(lián)系,或者說是給消費者的聯(lián)想就很少了,很難從標志本身看出什么品牌。
三、設計定位與思路
1、市場與受眾人群定位
隨著如今的經濟的高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家庭走上小康生活,生活水平在中上水平。收藏陶瓷和使用陶瓷器具的人也越來越多,陶瓷的受眾人群主要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高知識高情趣的人,或者是具有情趣的文化青年和對生活有高品質要求的人,大多數都是家用。因消費者大多數都是高學歷的陶瓷愛好者,因此在設計上要簡約并且具有設計感,并且加入醴陵本土的元素,令消費者更好地感受瓷器。
2、設計策略定位
通過此次的設計能更好的推廣醴陵陶瓷,運用醴陵著名建筑——瓷谷、古橋芳洲的形象,將這些建筑的形象融合進去,將陶瓷的制作工藝也融合到設計中去,同時,應用中國元素制作標志,以標志為主制作一套vi設計。海報設計以線稿為主,主要做陶瓷的內在文化。
3、設計創(chuàng)意定位
在展示的感覺上,主要是以簡約、干凈為主,給人一種清爽、干凈的感覺。海報增加陶瓷制作工藝,標志上運用中國漢字筆畫元素,簡約并且有形式美感,人物形象與陶瓷結合,使整套設計更加整體,并且簡約。
4、設計思路
醴陵陶瓷主要是釉下五彩,釉下五彩顧名思義就是所有的顏色在釉下,表面是摸不到任何的凸起,表面非常平整、光滑。釉下五彩瓷是醴陵的主要代表性的陶瓷。所以在標志上直接采用文字標志,把文字進行解構,進行設計。在里面融入陶瓷圖形。給人一種規(guī)整的感覺。宣傳冊主要采用手繪和排版兩種方式,以手繪的形式繪制陶瓷制作工藝,讓人們可以以直觀的方式看出陶瓷的制作流程,錄制解說音頻,生成二維碼,與當下流行的軟件相結合,人們可以自己掃描然后聽解說,也增加一定的趣味性。海報設計,以“涅槃”、“重生”文字為主要信息,突出文字含義。另外一系列的海報,主要以線稿為主,將醴陵的建筑與之相結合,更加突出醴陵陶瓷的地方特色。
四、設計構思草圖與方案說明
1、品牌標志草圖
首先從標致開始,設計的對象是醴陵陶瓷,醴陵陶瓷的主要瓷器是釉下五彩瓷和紅瓷,但是釉下五彩瓷是醴陵陶瓷最具代表性的瓷器品種,與景德鎮(zhèn)的青花瓷可以想并肩的,所以此次標志主要是以釉下五彩為主體繪制。先制作了兩個草稿,第一是由“醴”字為主體制作的標志,其中融入制瓷中需要的工具,左部分,因南方為水鄉(xiāng),所以選用流水,右邊上方為挑土用的編筐的形狀,下面為窯燒時窯的造型,外面用近似于陶瓷的外形的細線勾勒出的形狀把“醴”字包裹起來。第二個標志是以“釉下五彩”文字為主體制作標志,以“釉下五彩”文字進行筆畫解構,再將其進行重組,將四個字融合成一體,再添加陶瓷的形狀。海報提取釉下五彩的顏料的顏色。以“紅、藍”為基本顏色,并且醴陵也具有紅色文化,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以簡約、重組圖形為主。“涅槃”、“重生”的海報主要靈感來源于醴陵的發(fā)展。另外一系列的海報,獎醴陵的建筑和陶瓷的形象以及具有特殊含義的圖形,以線稿的形式表現(xiàn),展現(xiàn)出精致、簡約的感覺。畫冊主要介紹醴陵陶瓷的相關的“三燒制”法和瓷器制品,以便讓游客和收藏家更好的了解醴陵陶瓷,醴陵陶瓷沒有自己的人物形象,一般制作陶瓷的都是男人,所以用陶瓷的形象與男人結合。制作了一組六個動作的人物形象。
五、最終方案及說明
1、品牌標志設計
標志最終選擇“釉下五彩”為主體的標志(如圖1)。先將“釉下五彩”四個字的筆畫打散,然后再將其進行組合,再進行組合的時候,注重間架結構,以
保證一定的舒適性和平衡性,在標志的左下角加上陶瓷從上生下看的提取團形,增加標志的平衡性。顏色選取紅色作為標志的標準色,首先是因為紅色作為釉下
五彩的基礎顏料之一,其次是因為醴陵具有紅色文化。人物形象(如圖 2)主要是以男性形象為主體,做陶瓷一般都是男性的勞動,將陶瓷造型與人物結合,做出圓潤的形象,男子頭包頭巾,顯示出勞動人民的形象,做出六個與做陶瓷時候相匹配的動作。
2、宣傳冊設計
宣傳冊(如圖3)主要是宣傳醴陵陶瓷特殊的燒制工藝以及醴陵陶瓷的瓷器品種,一面是手繪的連環(huán)畫風格,繪畫的主要內容是制瓷工藝的其中比較重要的六個環(huán)節(jié),(如下圖)“挑土、拉胚、素燒、勾線、上釉、窯變”等。背面主要是簡單的排版,介紹瓷器的品種、燒制方法等,其中自己錄制音頻資料,生成二維碼,與如今的微信相聯(lián)系,讓游客、買家可以自己聽解說。
3、海報設計
海報主要是兩個系列,第一個系列(如圖5)主要是以“涅槃”、“重生”為文字主題,醴陵陶瓷經歷過一個低谷期,經過自身的自強不息,終于耀眼于華夏舞臺,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通過這個經歷提取“涅槃”、“重生”這兩個詞,表達出醴陵陶瓷的發(fā)展史,海報的畫面主要是以簡約為主,畫面主體為山上有一個白色的瓷盤,寓意明月當空,也表示醴陵的瓷器白如月。第二些列的海報(如圖4)以紅、藍二色,畫面上用白色的線條勾勒圖案,主要靈感來源于陶瓷制
作工藝的勾線,以線條為主,將標志的輔助圖形和醴陵的重要的建筑相結合,加上一些從陶瓷制作工藝以及陶瓷器的器形的提取圖案,像人民展示醴陵陶瓷的形象。從海報的信息中提取圖形,做成一些列的衍生品。
4、包裝設計
包裝的設計(如圖6)主要是以紀念品的包裝為主,運用標準色紅色為基礎顏色,以輔助圖形和人物形象為輔,做拓印的效果,既豐富又不繁瑣,還保證設計的完整性,把標志以白色的形式放上去,直接明了的表現(xiàn)出品牌特色。
作者簡介:
蘭紫君,女,1995,12,河北省承德市,沈陽師范大學,110034,研究生在讀,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