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
摘要:小學語文是塑造學生價值觀、陶冶情操的重要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滲透情感教育,發(fā)揮知識傳授和情感塑造的積極作用,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本文分析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措施,借此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實現(xiàn)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感教育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使學生從被動學習過渡到主動學習、樂于學習。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師生因缺乏溝通和交流,使得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難以在知識、能力等方面實現(xiàn)共同進步。
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能夠保障教師教學策略的靈活性,對學生身心發(fā)展、知識結構的構建有著重大意義。首先,情感教育能推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改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進一步體現(xiàn)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其次,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是發(fā)揮課堂教學德育功能的重要渠道,對健全學生人格、為學生樹立積極情感態(tài)度有著促進作用;最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科學調(diào)控培養(yǎng)學生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適應新時期學生的培養(yǎng)要求。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滲透措施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強化課堂情感氛圍
小學生受生活情感經(jīng)驗的局限,難以直接地體驗抽象情感。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時,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營造語文課堂情感氛圍。這樣一來,能改善學生語文學習的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理解課文的背景故事,了解作者的情感表達內(nèi)容。同時,教師應結合小學語文教案設計,為學生營造具體化、有吸引力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感受課文內(nèi)在的情感基調(diào)。
如《珍珠鳥》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思考動物、人類相處關系,培養(yǎng)學生關愛動物、善待生命情感的態(tài)度。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用小女孩喂鴿子、一只鴿子站在女孩頭頂上的攝影圖片導入新課,請學生幫圖片取名字。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課文內(nèi)容。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后,教師可以摘取文化情感濃厚的語句,細致講述,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情感體悟。在解讀課文句子的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解鎖課文中的情感要素,領悟課文主旨。
2.演繹教學內(nèi)容,豐富課堂情感元素
朗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是學生正確、全面地理解語言、文字的關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朗讀,使學生領悟課文語言對稱美、音韻美、節(jié)奏美。在滲透情感教育時,教師為了保障課堂教學的效果,應結合課文中的關鍵句子,用朗讀、精讀的方式,為學生講解課文深層內(nèi)涵,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情感蘊意。
如在教學《四季之美》時,教師可以先出示一年四季的風景圖,并配以柔美的音樂,讓學生相信自己處于美麗的大自然中。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學生會感受到作者對四季的喜愛與贊嘆,有利于學生體會語文知識的魅力,強化學生課堂學習的動機,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能力有著促進作用。
3.拓展教學渠道,深化學生情感體驗
為了確保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效果,教師應拓展教學渠道,在課堂延伸、課外閱讀中,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課堂上,教師在整合教育資源時,應重視閱讀、生活體驗對語文教學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是以情感作為橋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對此,教師應結合當前學生的培養(yǎng)要求,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演繹教學內(nèi)容,豐富語文課堂情感元素,深化學生情感體驗,為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亞花.注重細節(jié),多渠道進行小學語文情感目標教學[J].學周刊,2017(30).
[2]魏蓉.小學語文情感朗讀與問題教學法融合的必要性[J].新課程(中),2018(6).
[3]李士元.小學語文情感教育若干思考[J].新課程(中),2017(6).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贛江源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