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永 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qū)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
小學籃球課程是小學體育教學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因為該課程不但教授了技術,還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團隊意識,小學生比較喜歡這門課程,但是籃球本身也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課程,它的技術難度很大,而且籃球技術有很多種類,這也給課程的開展增加了很多難度。因此,作為小學的體育教師,必須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不但要注重游戲化教學,在籃球的教學中讓小學生掌握籃球技術,讓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到籃球技能,并且享受這種過程。21世紀是自媒體高速發(fā)展的時代,隨著網(wǎng)絡的不斷發(fā)展,信息傳播的方式也多種多樣,自媒體時代人們交流的方式更多,更廣,每個人都可以在各種媒體上發(fā)布新聞,即使是普通的人民群眾,也可以做一個優(yōu)秀的自媒體人。自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不再是簡單的文字和信息,而被海量的短視頻代替,信息的傳遞更加鮮活,因此,短視頻平臺成了老少皆宜的傳播平臺,也成了每個人展現(xiàn)自我的過程。小學體育課程雖然看上去和自媒體平臺沒有直接聯(lián)系,但是我國有些學校已經(jīng)將自媒體平臺用于教學,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背景下,我國的小學籃球技術教學迎來了機遇也迎來了挑戰(zhàn)[1]。
我國一直在進行著教學的改革,特別是小學體育課程,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體育教師一直嘗試著以一種新的方式改變籃球的教學方式,但是因為長久以來小學體育課程采用的都是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教學觀念已經(jīng)基本成型,很多體育教師即使想突破,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方式。這種狀態(tài)嚴重影響了籃球教學的發(fā)展。另外,雖然新的體育教材比之前的體育教材融入了更多的籃球的競技的內(nèi)容,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讓籃球的教學的難度變得更大。新的籃球教材已經(jīng)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作出了相應的調(diào)整,也變得更加完善,但是與此同時,對教師的專業(yè)性要求也變得更高了[2]。
我國的體育事業(yè)在近幾年來獲得了長足的進步,我國的籃球競技運動水平在近幾年來有了顯著的提高。所謂籃球競技,這就是一種比一般的籃球活動要求更高的活動,不僅是技術上對參賽者要求更高,而且對參賽者的心理素質(zhì)要求也更高了。因此,為了適應我國對籃球競技人才的要求,小學體育教師更要從專業(yè)素養(yǎng)和身心素養(yǎng)兩個層面對小學生進行培養(yǎng)。
我國小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普遍不高,而籃球是一項對體能要求很高的運動,而且在小學體育課程中,能給籃球課程給的時間又很少,不管教學如何改革,體育課程似乎都逃脫不了副課的命運,更不要說留給籃球教學的時間了。因此,短時間的教學和高強度、高難度的籃球體育教學是嚴重不成比例的[3]。
健康教育的理念是《“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中提出的,以下簡稱綱要。該綱要的精髓在于提出了加強健康教育,以及全民健康素養(yǎng)的理念。而學校的健康教育力度是被大力強調(diào)的。綱要還提出,要將學科教學和教育活動結合起來,因此對于小學的體育課程來說,就是一種進行全民健康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起點,作為全民健康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第一被培養(yǎng)人的小學生,應該受到更加專業(yè)的培養(yǎng)。而自媒體時代,可以運用到教學的元素更加多元化,而且也更加容易被大眾接受,因此將自媒體教學和小學籃球技能訓練結合起來是非常有必要的。圖1為綱要的精髓闡述。
圖1 《“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的精髓
自媒體這一概念源自于美國2002年,自媒體通俗來講就是普通大眾借助數(shù)字技術,和全球知識體系相連接,也是普通大眾通過媒體分享和提供的過程。自媒體是當前時代最為流行的過程,也是當前媒體傳播的主流方式,它的信息傳播速度驚人,而且有很強的滲透能力。我國的網(wǎng)民數(shù)量驚人,幾乎超過70%,其中有99%是手機用戶,而自媒體的交互性和開放性和當前的體育課程改革的特征非常符合。而且自媒體呼吁的健康的理念和當前我國的體育課程改革的方向也是不謀而合的。雖然當前我國的自媒體信息傳播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信息不對稱,技術門檻也不高,而且可控性能比較差,但是作為學校這種教育機構,應該為小學體育教學營造良好的自媒體傳播氛圍。才能為小學體育教學乃至籃球教學營造良好和輕松的氛圍[4]。
自媒體時代,小學校園的體育文化更趨向于多元性,更新?lián)Q代非常迅速,這就對小學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作為小學的管理層,應該對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上進行徹底的改革,要不斷改善小學體育教學的教學環(huán)境,要通過自媒體充分展示學校的特色。這樣才能讓小學生真正熱愛籃球課程,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yǎng)了小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才能讓小學生真正能夠深入到籃球技能的學習中。首先,小學可以利用自媒體來充分宣傳小學的日常教學活動,特別是體育課程的教學。而作為小學體育文化的真正踐行者的體育教師,應該利用自身的體育專業(yè)知識,以自己的專業(yè)性來感染學生,并且利用自媒體的傳播性來吸引學生,讓他們更加愿意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體育教師除了完成日常的籃球技能的教學活動外,應該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開展課外的衍生活動。因為籃球的技能教學本身就是一門比較復雜的學科,如果僅憑課程上的時間小學生是很難掌握的,利用自媒體平臺開展線下活動,還可以鼓勵家長一起參加,這種活動會更加受學生的歡迎。
籃球的魅力就在于它不僅僅是一種運動,它是一種競技活動,我國目前正在大力推進競技體育的開展,小學籃球課程是一門集技術、團隊意識培養(yǎng)、競技體育精神培養(yǎng)的綜合性學科,而作為該課程的受眾者的小學生,大都身體素質(zhì)不佳,而且被繁重的課業(yè)壓力壓的得不過氣,因此體育教師如果想要在短暫的課堂時間上就能進行好籃球技能的培養(yǎng)是非常不現(xiàn)實的。只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利用自媒體平臺開展例如三人籃球賽,親子籃球賽這種競技體育活動,讓小學生心甘情愿的參與到其中來,并且在競技中學習籃球技術,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的照本宣科是更加符合當代體育的教學理念的。
籃球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團隊意識和參與度,作為小學生,實際上圈子是非常小的,如果籃球教師能夠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和其他學校進行互動,擴大籃球運動的圈子,一方面不同學校的教師可以互相取經(jīng),一方面小學生也在籃球運動中交到了更多的朋友,他們可以在興趣愛好中不斷學習技術,而且自媒體平臺可以讓他們跨越地區(qū)的差異接觸到更多的人和事,對他們的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和素質(zhì)的提高有很大的意義[5]。
雖然小學生都比較喜歡籃球課程,但是因為小學生本身身體底子就不好,而且籃球本身也是一門非常有難度的學科,因此作為體育教師可以利用自媒體例如抖音、快手開展教學活動的直播,這種新穎的教學活動方式可以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也可以讓他們更加愛好這門課程,也可以通過這種形式吸引學生家長參與其中,這對教學課程的延伸是非常有好處的。
自媒體時代,體育教學乃至籃球技能的培養(yǎng)應該與時俱進,順應時代潮流,在每個人都有可能是自媒體人的今天,小學體育教師不應再局限于課本和教學目標,應該充分思考如何真正通過自媒體平臺讓小學生接觸到更多的籃球技術,還有如何讓他們在鍛煉中成長,雖然這種過程比較漫長,也需要經(jīng)過一定階段的實驗,但是作為教師就是要立德樹人,要不斷在實踐活動中取得經(jīng)驗,只要充分利用自媒體的傳播力和感染力,才能讓體育教學乃至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