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蘭威
【摘? 要】中國京劇戲曲里的人物角色行當包括生旦凈末丑,丑行也叫小花臉、三花臉,既有文丑也有武丑。丑角演員在表演過程中需要靈活通過唱、念、做、打等藝術表演手法展現(xiàn)人物,并且在神情、韻味、風格等方面與其他行當有著明顯不同。豫劇《七品芝麻官》中丑角的戲份相對較多,其文化以及表演對整個戲曲的綜合演藝效果有著直接影響。本文主要對豫劇《七品芝麻官》中丑角文化予以分析,具體以戲曲中唐成的形象為例進行分析,包括戲曲丑角文化、丑角的塑造、唐成形象的文化內(nèi)涵、審美價值等,為豫劇中丑角文化表演與藝術展現(xiàn)提供理論支撐。
【關鍵詞】豫?。骸镀咂分ヂ楣佟?唐成;丑角文化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句臺詞可謂是耳熟能詳,但是好多人并不知道其出處,其實這句臺詞是來源于豫劇《七品芝麻官》?!镀咂分ヂ楣佟返墓适麓蟾艃?nèi)容為:明朝嘉靖年間,定國公副將杜士卿前往保定,查訪奸臣嚴嵩之妹、一品誥命夫人嚴氏的罪惡行徑。途遇嚴氏之子、兵備程西牛強搶民女林秀英,并殺死其兄林秀生。壯士卿拔刀相助,格斗中,程西牛的管家程虎誤殺了主子。杜士卿救了林秀英,并寫下一張柬帖,助她去縣衙告狀。杜士卿離保定回京,嚴氏率眾家丁來到林家逞兇,打死林秀英的父親。清苑縣知縣唐成,為官清廉,他一上任,就下鄉(xiāng)察看民情,林秀英攔路告狀。因正逢巡按在此地視察,唐成去按院稟報,誥命夫人接踵而至,顛倒黑白,大鬧公堂。此時,林秀英也趕來告狀,呈上杜士卿的柬帖。按院的官員們見雙方各有后臺,不敢審問,順手把案子推給了唐成。唐成決心為民做主,他在縣衙內(nèi)升堂審問,以確鑿的人證物證,駁得誥命夫人理屈詞窮。蠻橫不可一世的誥命夫人終被唐成扣押,解赴京城復命?!镀咂分ヂ楣佟分v述了縣官唐成為民做主,斗倒權貴的故事[1]。雖然好多人都知道《七品芝麻官》的故事情節(jié),但是在豫劇表演中除了了解劇情,臺詞、表演文化等都是關鍵,其可展示不同人物的形象以及內(nèi)心思想感情等,引起觀看者的共鳴。本文圍繞丑角文化展開分析,不同內(nèi)容綜述如下。
一、戲曲中的丑角文化分析
戲曲表演是一門藝術,具體表演中需要不同演員之間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臺詞、表演以及情感表達等。丑角作為戲曲中的一個人物角色,其能夠增強表演中的舞臺效果,通過一種類似滑稽搞笑的表演調(diào)劑劇情或情節(jié)沖突。戲曲中丑角能夠扮演各種角色,如皇帝,最常見的則是七品芝麻官。丑角演員通常在鼻梁正中抹個小粉塊,也就是俗稱的“豆腐塊”,展現(xiàn)出自身喜劇特性,根據(jù)扮演的具體角色不同,不同丑角人物“豆腐塊”會有所不同,既能夠展現(xiàn)奸佞小人,也可表現(xiàn)善良大眾?!盁o丑不成戲”則體現(xiàn)出了丑角在戲曲表演中的重要性。
二、丑角的塑造分析
豫劇《七品芝麻官》中唐成是一個經(jīng)典的丑角形象,其在表演中需要結(jié)合舞臺環(huán)境、臺詞以及舉止等,從而展現(xiàn)出人物形象以及內(nèi)心活動。在此以唐成丑角為例進行分析。
1、唐成的形象分析
唐成在豫劇《七品芝麻官》中屬于丑角,但其扮演的是一個清官形象,即外丑心美。那句經(jīng)典的“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是唐成對自己做官的要求,經(jīng)典臺詞塑造了一個清官的形象。雖然唐成只是一個七品芝麻官,但是他敢于與權貴做斗爭,能夠不畏權貴,敢于為民做主。公堂之上,唐成則是正義的化身,能夠通過自己的智慧讓誥命夫人說出自己的罪行,使其認罪伏法。
唐成在丑角表演中面對不同人群需要有不同的表演形式,對普通老百姓表現(xiàn)出來的是熱情、關心;對“官官相護”的官場則表現(xiàn)出排斥、不屑一顧;在審問誥命夫人過程中又能夠體現(xiàn)出機智過人,通過激將法等促使誥命夫人認罪,這種外表丑、滑稽等與內(nèi)心正直、機智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看似虎頭虎腦,實則頭腦清醒,表演中也能夠更好地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2]。
2、唐成的舞臺形象
唐成在舞臺形象表演過程中,需要從戲曲角度通過藝術手法的運用展現(xiàn)出丑角的魅力。比如在妝容方面,需要運用丑角習慣性的“豆腐塊”裝飾,表演過程中有點類似漫畫,當然,丑角在臉譜化妝中并不是只簡單的畫個“豆腐塊”,而是要結(jié)合具體的人物形象,利用三角、倒八字等不同形狀的“豆腐塊”,同時配合相應的眉、眼、鼻、嘴、表情、動作等,使得人物形象刻畫更加深入。
唐成舞臺形象中除了做好直觀的面部妝容外,還需要重視唱詞念白方面的技巧,側(cè)重于語言淺俗,符合大眾的理解能力,即一方面要體現(xiàn)出外在的丑,另一方面通過語言表達展現(xiàn)出任務在語言方面的“粗俗”,迎合大眾的習慣。比如在誥命夫人案件審理中,因為過度氣憤,出現(xiàn)了“老誥命,你個老雜毛”的臺詞,加上豫劇表演中所使用的是河南方言,將語調(diào)、語言、聲調(diào)、語氣等綜合,使得表演更加貼近生活,對人物形象的刻畫更具優(yōu)勢。
舞臺上的表演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即通過動作去表演,包括“小開門”、“矮子步”,這種不同于其他戲曲角色的表演也是刻畫人物形象的重點,如唐成出場時小心翼翼的步伐,與官場中其他官員“大步向前”、“耀武揚威”的表演形成對比,一定程度上發(fā)映出唐成與其他官員的不同。
三、唐成形象的文化內(nèi)涵
“懲勸說”、“諷諫說”一直是各種戲曲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镀咂分ヂ楣佟冯m然劇情較簡單,但是包含的文化內(nèi)涵則很豐富,有多種矛盾沖突,如真與假、美與丑、正與邪、善與惡等。尤其是唐成在結(jié)束時說的話令人深思,也具有一定的教育與警醒作用。通過唐成的形象展現(xiàn)了老百姓疾惡如仇,對強權的憎惡,是眾多受到壓迫底層人民的心聲,體現(xiàn)的是敢于為民請命,官民一家親的文化內(nèi)涵。
四、審美價值分析
豫劇《七品芝麻官》中的唐成雖然是丑角,但是其所展現(xiàn)的是具有正能量的人物代表,其身上包含了較多的美好品質(zhì)。如對丫頭秋香的同情、關心,在誥命夫人案件審理中,假裝收取權貴送上的賄賂,內(nèi)心深處則是另一番打算,這是一種機敏、睿智的體現(xiàn)。通過丑角形象展現(xiàn)唐成的正直、敢于與權貴抗衡。這些都是《七品芝麻官》中所體現(xiàn)出的審美價值[3]。
結(jié)束語
丑角形象在戲曲表演中能夠注重角色定位,并通過劇本中的形象以及舞臺上臉譜、語言、動作等形象展示,刻畫出典型的人物形象。舉手投足之間都充滿戲份,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觀眾在觀看結(jié)束后能夠結(jié)合自身情況,掌握其中需要表現(xiàn)的文化內(nèi)涵以及審美價值等。
參考文獻:
[1]張悅.豫劇《七品芝麻官》中丑角唐成的形象分析[J].戲劇之家,2018(7):6-8.
[2]王晶晶.論金不換在豫劇《七品芝麻官》中的表演藝術[J].戲劇之家,2018(8):40-40.
[3]李小菊.“七品芝麻官”的豫劇情[J].中華文化畫報,2016(5):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