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眾多的文學作品及人民日常生活中,都包含了大量的方言。正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方言能夠區(qū)分地域也能傳播地域文化,因此研究其翻譯方法對作品向外傳播有重要意義。本文就語言變體視角下的方言翻譯方法與技巧進行研究,主要選取中國小說和生活中的方言探討其翻譯方法,同時簡單論證語言變體的靈活運用在方言翻譯過程中的作用,以期為后續(xù)的方言翻譯提供新的思路和角度。
【關(guān)鍵詞】語言變體;方言;翻譯方法
【作者簡介】任樂怡,天津商業(yè)大學。
社會語言學,顧名思義是一門研究社會學與語言學的學科,強調(diào)從社會的角度來探索語言的本質(zhì)和差異,最早發(fā)起于美國。語言變體是社會語言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隨著社會語言學和功能語言學等學科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者對語言變體在文學翻譯中的應(yīng)用和可能產(chǎn)生的問題進行了研究,語言變體在跨文化交際和英漢互譯中發(fā)揮的作用研究,同時也有大量的關(guān)于語域和語境的分析研究,深化了我們對于語言變體的認識,能夠用來更有效地指導翻譯實踐。本文筆者將以文學作品中的方言翻譯作為立足點,對比不同文本中的方言,結(jié)合語言變體的相關(guān)知識探究其翻譯方法。
一、 語言變體與方言翻譯
1. 語言變體。語言變體在社會語言學中可以分為兩大類:
(1)根據(jù)使用者來劃分的變體叫方言,主要包括地域方言、社會方言、和標準語。地域方言是語言在不同地區(qū)的不同變體。社會方言是社會中不同職業(yè)不同圈層的人所使用的不同語言。標準語是一種享有最高社會地位的語言變體,以書面語為基礎(chǔ)。
(2)根據(jù)語言使用來劃分的變體叫語體或語域。不同領(lǐng)域使用的不同語言就叫作語體。語域由語場、語旨和語式這三個部分組成。語場指的是雙方談話的對象和談話的環(huán)境;語旨指的是談話雙方的社會角色和談話目的;語式指的是談話雙方交談的媒介。這三個部分中的任何一個發(fā)生變化都會產(chǎn)生不同的語言變體類型。
2. 方言。文學作品中的地域方言是本文研究的重點。不同地域的不同方言差別是很大的,許多地域方言都存在著無法互相通話的情況。我國目前的許多文學作品都包含有地域方言,根據(jù)方言出現(xiàn)的文本類型,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民間傳統(tǒng)說唱藝術(shù)。中國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shù)形式非常多樣。在這些藝術(shù)形式中,最大的特色便是方言。中國的傳統(tǒng)戲曲文化需向外傳播,因此這些民間曲藝、戲劇話本和民歌歌詞中方言翻譯就至關(guān)重要。
(2)中國小說。四大名著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代表,其中《紅樓夢》和《水滸傳》包含較多的方言內(nèi)容,一直以來對其中方言翻譯的探討也是熱點。在現(xiàn)代小說,特別是鄉(xiāng)土小說中,方言較多。胡適曾經(jīng)高度贊賞,認為方言文學之所以可貴,正因為方言最能體現(xiàn)人物的神理。隨著鄉(xiāng)土小說的對外傳播,方言翻譯至關(guān)重要。
(3)生活方言研究。相同生活習慣和生活習俗的人往往使用同一種方言。為了向外傳播地域文化,方言翻譯必不可少。
二、 方言翻譯舉例及方言翻譯方法研究
方言翻譯在我國優(yōu)秀文學作品向外傳播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下面筆者將選取部分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部分方言片段,來具體探究方言翻譯的方法與技巧。
例1:
原文:“……心不順,就沒有忌諱了。二爺將來倘或有人說好,不過大家落個直過兒;若叫人哼出一聲不是來 ……”
譯文:“If they feel well-disposed towards you,theyll make you out to be a saint;but if they are not,then Heaven help you!If Master Bao lives to be spoken well of,we can count ourselves lucky;but the way things are,it only needs someone to breathe a word of scandal and……”
《紅樓夢》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一直被譽為是古典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原文出自《紅樓夢》第三十四回,忠順府長史官來到榮國府向賈政打聽有關(guān)蔣玉菡失蹤的事,賈政對寶玉大發(fā)雷霆,狠狠地教訓了寶玉一頓,以上是襲人得知事情的經(jīng)過之后對寶玉說的話。如果沒有語言變體的知識,我們可能僅僅翻譯出表面的意思,而不能結(jié)合《紅樓夢》這本書的總體脈絡(luò),不能聯(lián)想到襲人的身份地位以及她說話的方式態(tài)度和說話的語境,所以譯文不能體現(xiàn)出原文中字里行間的深意。此處,北方方言“直過兒”表示“無功無過”,也可以解釋為“沒有錯誤,過得去,但談不上功勞”?;艨怂箤⑵浞g為“count ourselves lucky”,這高明的處理,表現(xiàn)出了原文的語境,補充了文中襲人安慰寶玉的話中所包含的無奈意味,也符合原著中襲人本人的說話風格和性格特點。雖然是歸化譯法,但本句中對方言變體的靈活翻譯,貼近原著,體現(xiàn)出了襲人溫柔貼心、善解人意的性格特點。
例2:
原文:“他真的就吃了,梗了脖子,紅著眼坐在那里發(fā)瓷?!?(賈平凹,2013 :26)
譯文:And he did.Then he slumped to the floor,his neck rigid,his eyes red and glassy. (Harman,2017:46)
《高興》是賈平凹創(chuàng)作的一部展現(xiàn)陜西地域文化的鄉(xiāng)土小說。作品描繪了那些渴望扎根大城市的底層農(nóng)民,但卻被現(xiàn)實一次次打敗的故事。譯文中運用了意譯的翻譯方法,用“glassy”一詞來翻譯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陜西方言“發(fā)瓷”,準確地表達了發(fā)呆之意。譯者在此處的方言翻譯處理,沒有選擇復雜生澀或者是多么高級的詞匯,而選擇淺譯,這樣的翻譯技巧更符合鄉(xiāng)土小說樸素真實的寫作特點。真實準確地傳達了原文的意思,描繪出的是一個樸實的農(nóng)民形象,完好地保留了含有大量方言的鄉(xiāng)土小說的文風,促進了鄉(xiāng)土小說的傳播。
同樣,在《高興》一書中也含有大量帶有陜西特色的俚語。
例3:
原文 : 杏胡就開始講他們離開的這一段時間的五馬長槍。
譯文:Almond started to regale us with tall stories of how they had spent their time away. (Harman,2017:323)
此處的“五馬長槍”是陜西方言,屬于一個貶義詞。意思是“不著邊際的大話”“虛張聲勢”,如果此處譯者將“五馬長槍”直譯出來,在文章中會顯得非常突兀,尤其對于外國讀者會引起閱讀障礙。在這里譯者采用的翻譯方法是歸化和意譯,準確地把握住了陜西俚語的實質(zhì)意義,將其譯為“tall stories”,這樣既表達了原文的意思,也增加了譯文的流暢度,有利于傳播。
除了在文學作品中出現(xiàn)的方言翻譯,生活方言的翻譯也是研究的熱門。
例4:
原文:“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譯文:A dog biting Lu Dong bin—not being able to recognize a kind-hearted man.
歇后語是勞動人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涉及大眾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歇后語風趣幽默,朗朗上口。根據(jù)語言變體知識,我們知道歇后語一般用于非正式場合和勞動人民的日常交流之中。所以,在翻譯歇后語時,可以適當?shù)卦黾踊騽h減一些詞語以保留原文的趣味性和流暢度,使其更有利于傳播,同時歇后語的翻譯也應(yīng)著眼于本土文化和外國文化,歇后語的翻譯也是跨文化交際的重要內(nèi)容。本譯文采取了異化的翻譯方法,翻譯地簡潔易懂,保留了原文的歇后語句式結(jié)構(gòu),展示中華文化的語言特色,直觀地表現(xiàn)了歇后語的語言風味。
三、 結(jié)語
方言翻譯在向外傳播中華文化上具有重要意義。綜上所述,在古典文學和曲藝曲本中的方言,采用歸化的翻譯方法,以使外國讀者能夠把握文章大意為首要要求;在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習俗和鄉(xiāng)土小說中,采用歸化和異化的翻譯方法,能夠增強文章的可讀性,能較為完整地保留地方小說的文化特色,有利于傳播中華文化;在勞動人民的生活方言中,例如俚語、歇后語和諺語等,采用異化的翻譯方法,保留歇后語的結(jié)構(gòu)形式,選用直白易懂的詞匯,符合歇后語來源于勞動人民的語體特點,也有利于向外傳播。脫離了語言變體指導的翻譯是單薄的、片面的,僅僅譯出的是表面意思,而沒有結(jié)合原著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人物性格和階級特征。所以應(yīng)樹立語言變體意識,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地選擇翻譯方法,聯(lián)系語境,體會方言中蘊含的地域文化,根據(jù)方言的文本類型選擇合適的翻譯方法,同時可以運用增譯、省譯或轉(zhuǎn)換法等翻譯技巧靈活進行多種方言變體的轉(zhuǎn)換,使譯文一方面能夠準確地表達原文的意思,另一方面保留方言的文化特征,有利于方言作品向外傳播。
參考文獻:
[1]陳潔.方法和理論:方言翻譯研究60年[J].宜春學院學報,2020, 42(02):92-98.
[2]龔漪璞.《紅樓夢》霍克斯譯本中的方言翻譯策略分析[J].譯苑新譚,2019(02):115-120.
[3]車明明,崔落梅.《高興》英譯本中的鄉(xiāng)土語言翻譯研究[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9,28(10):100-103+144.
[4]王鵬里.操控理論視角下賈平凹小說《高興》英譯研究[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9.
[5]張艷,朱曉玲.基于語料庫的英美漢學家方言詞匯翻譯規(guī)范研究[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8(01):114-120.
[6]李華,李延林.中國歇后語翻譯策略研究[J].牡丹江大學學報, 2018,27(06):83-85+106.
[7]于春雨.語言變體視角下的英漢翻譯[C].貴州省翻譯協(xié)會、貴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貴州省翻譯協(xié)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語言文化與翻譯”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貴州省翻譯協(xié)會、貴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2016:15-21.
[8]鄭薇巍.人物語言變體在《兒子與情人》中的體現(xiàn)分析[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3(05):149.
[9]湯金汶.試論宗教詞匯隱喻的英譯[J].上海翻譯,2013(01):53-56.
[10]趙娜娜.漢語歇后語英譯策略之初探[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23):221-222.
[11]張敏.趣說文學名著的方言[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9(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