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英語學科教學的要求也逐漸從閱讀理解的重心轉(zhuǎn)向了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方向,既重視英語知識的積累、更關注了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發(fā)展。筆者能夠結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英語教學經(jīng)驗,針對運用思維導圖來提升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相關策略做如下探索。
【關鍵詞】初中英語;思維導圖;寫作能力;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王建峰,江蘇省蘇州市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香山中學。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向著多元化、生本化的方向發(fā)展。由于中學英語的知識點逐漸增多,對于初中生在聽說讀寫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教師就要能夠運用好思維導圖,將眾多繁雜而凌亂的知識點系統(tǒng)梳理,使教知識內(nèi)容更為清晰、一目了然,形成系統(tǒng)化與條理化,進而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英語學習能力。本文筆者將以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為例,全面分析如何運用思維導圖,以提升初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一、思維導圖在英語寫作中的作用
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經(jīng)常能發(fā)現(xiàn)初中生在寫作過程缺乏教師指導,用錯誤的語句語法寫作的問題。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強化對學生書面表達的能力,讓他們的英語寫作能力呈現(xiàn)階梯式進步。英語寫作思維導圖作為一種表達工具,具有如下幾個特點:首先,思維導圖需要有一個中央式主圖像,能夠牢牢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明確表達英語寫作的主旨,不至于寫作時出現(xiàn)跑題現(xiàn)象。其次,是英語寫作思維導圖在主圖的基礎上出現(xiàn)分支,能夠讓初中生把握寫作層次,明確寫作邏輯層次。第三,是思維導圖各個分支上要出現(xiàn)明確的關鍵詞,讓學生把握寫作的具體內(nèi)容。最后,各個分支需要連接成一個整體統(tǒng)一的節(jié)點結構。英語寫作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寫作更有條理,寫作主動性明顯增強,值得教師深入研究寫作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
具體來說,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師生創(chuàng)設積極的環(huán)境。思維導圖通過淺顯易懂的文字、圖片等,讓學生一目了然,繼而提升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思維導圖有助于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通過思維導圖得到強化,對于新知識點能夠細致研究,在口語與寫作等方面能夠得到全面發(fā)展。
二、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課中的應用
1.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審題能力。英語寫作中審題很關鍵,需要學生瞄準題目,找到寫作的方向。一旦跑題,即使內(nèi)容充實也無法獲得理想分數(shù)。為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動筆前看清題目與寫作要點,運用思維導圖簡單羅列寫作大綱。新課程改革后,英語寫作題目下會給出內(nèi)容要點,學生需要將這些寫作要點包含在作文中。學生可以抓住這一特點,將其放在思維導圖中,加強審題能力。具體步驟如下:首先,要用兩分鐘時間審題,確定寫作要求中的格式,是記敘文、議論文還是書信;其次,確定各論點中的要求,例如時間、地點、人物等,將其體現(xiàn)在作文中。第三,確定文章的時態(tài)。第四,確定作文要求的字數(shù),避免字數(shù)過少或者過多的情況。比如,牛津譯林版八單元中的寫作題目《The Changes to my hometown》中,學生先審題,繪制思維導圖,確定這是一篇說明文,然后再確定該篇說明文的內(nèi)容為家鄉(xiāng)的變化,包括建筑、路燈等硬件設施,以及人們的精神生活,如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電影院、畫展等。第五確定時態(tài),由于文章重點在于變化,為此可以做對比,過去的家鄉(xiāng)面貌用過去式,如今的家鄉(xiāng)變化是現(xiàn)在時。第六,確定文章要求字數(shù)為80左右,教師應鼓勵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將規(guī)定字數(shù)用重點符號標記。思維導圖繪制好后,學生就可以對照思維導圖開始寫作了,這樣通過思維導圖進行審題,能夠有效地避免跑題、遺落知識點等寫作問題發(fā)生。
2.利用構思思維導圖,提升寫作思路。在英語寫作中,通過利用思維導圖,能夠使文章寫作結構清晰、主題鮮明。 下面以習作My favourite season為例,簡單談談思維導圖的制作:
(1)明確寫作的主題。思維導圖能夠讓初中生在寫作時能夠有理有據(jù)。在這篇作文寫作中,教師應明確四季是哪四季,自己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理由應充分顯示出季節(jié)的明顯特征,明確寫作方向,最后確定主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避免跑題現(xiàn)象。
(2)寫作細節(jié)的構思。明確了寫作主題,要圍繞自己最喜歡的季節(jié),用豐富的材料佐證這篇課文。比如,春天是一個希望的季節(jié),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全面的開始。在這個季節(jié)中,人們可以穿新衣、野炊、郊游等,春風蕩漾也給人以生機與活力。最后,通過一系列的描寫,引出喜歡春天的原因。這樣寫作細節(jié)層層分解,學生寫作起來就會“下筆如有神”。
通過對日常教學的觀察,思維導圖能夠讓文章寫作思路結構更加清晰、明確寫作主旨。例如,在牛津譯林版七年級下冊英語寫作中,有一個寫作案例是Amy想要舉辦聚會,要寫信邀請Mr Black參加。教師在引導學生寫這封信過程中,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給Mr Black寫信放在思維導圖的中心,然后確定分支。分支一:引出話題:I will have a party/I want you come to my party.分支二:展開話題:時間:Saturday night 6-8;地點:Amys home;參加人員:all the teacher and classmates;乘車地點:take No.3 bus, get off the bus at Wen Chang road。分支三:總結全文:look forward to see you at the party。學生通過這個思維導圖,能夠快速地明確寫作思路,提升寫作效率與質(zhì)量。又如,在8B中的寫作題目《Changes in peaples lives》中,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運用表格形式展現(xiàn)過去與現(xiàn)在人們生活的不同,從居住、通訊、娛樂以及交通四個方面繪制表格,對比過去與現(xiàn)在的人在生活中的不同,簡單明了的表格讓學生在寫作中得心應手,且不會遺漏知識點,從而達到優(yōu)化寫作的目的。
3.利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寫作技能。作為教學難點的英語寫作一直讓廣大師生頗為頭疼,很多初中生的寫作內(nèi)容缺少章法與邏輯順序,寫作技巧有待提升。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列出寫作提綱,運用短語進行銜接,最后成型的文章就會頗有章法。比如在學習牛津譯林版第八冊下教材時,可以讓學生以《My reading habits》為題進行寫作。寫作要求如下:1.體現(xiàn)出自己閱讀過哪些類型的書籍,其中最喜歡閱讀哪本書;2.花在閱讀上的時間一天有多長時間;3.書籍來源,教師關于讀書的建議與意見;4.對書籍的看法如何。該文章要點較多,教師在引導學生列提綱過程中用關鍵詞替代繁瑣的要點,比如,要點一,用time、novel等關鍵詞表示,要點4用important、nice等詞匯表示。思維導圖讓寫作層次更加清晰、有邏輯,可以幫助學生迅速提升寫作技能。
4.利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寫作詞匯。英語寫作需要學生激烈足夠的知識,對學生的語法、語感以及創(chuàng)造思維等都有較高的要求??梢哉f詞匯的增加是優(yōu)化學生寫作水平的基礎。在譯林牛津版課本中,每個單元都有必背詞匯,這些詞匯是學生完成寫作的基礎與前提。掌握足夠的詞匯量能夠幫助學生在寫作時做到游刃有余,一直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與基礎。然而,大量的詞匯對于初中生來說掌握起來難度較大,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掌握詞匯規(guī)律,方便學生記憶是關鍵所在。比如,學習牛津譯林版七年級上冊八單元的《Our things》時,其中重點分析了“chair”這個單詞,然而該詞匯還有多層含義,例如領導者、主持等。教師將該詞匯放在思維導圖的中心,利用該詞匯進行造句,這樣學生在寫作中寫出“The chair thinks the meeting is very important.”這樣的句式,也能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此外,思維導圖還能幫助學生歸納單詞,再加上介詞與后綴后又能幫助學生掌握新的詞匯與詞組。比如,在牛津譯林版八年級上冊三單元的《A day out》中,“care”這個詞加上介詞后變?yōu)椤皌ake care of”(照顧),careless(小心地),“care about”(對……關心),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之拓展為思維導圖,將一個單詞與與之相關的詞組、單詞統(tǒng)一講解,學生筆頭上形成思維導圖,腦海中則形成相關脈絡圖,優(yōu)化寫作詞匯。
5.利用思維導圖,增強學生寫作表達能力。以思維導圖為線索,能夠增強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在牛津譯林八年級中作文題目為《Travelling》,教師可以先為學生簡單解釋這篇作文為說明文,需要寫出旅游好處、旅游需要注重的事項,比如天氣、要攜帶的物品等、旅游的意義??梢詫W生分為六個小組,分別繪制思維導圖,然后大家互相分享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最后派出六個小組的代表在黑板上繪制相關的思維導圖,最后讓學生代表用英語介紹思維導圖的含義,并得出以下結論:旅游需要攜帶錢包、雨傘、背包等;旅游能夠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等。通過思維導圖做提示,學生不僅增加了寫作靈感,同時還提升了寫作表達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2010年廣東省的中考真題,與旅行話題一致,教師鼓勵學生繪制相應的思維導圖,比如要介紹的景點地理位置、文化背景以及游玩項目等,按照要求進行段落分析,寫出邏輯完整、內(nèi)容豐富的作文。
再如,七年級八單元中有一單元為《what can I wear》,該單元內(nèi)容為衣服材質(zhì)、顏色、搭配等。教師為學生設置場景,例如野炊,大家通過思維導圖進行畫圖,通過討論認為野炊需要穿著舒適,如運動鞋、牛仔褲、運動服等,將這些元素畫在紙上,或者在網(wǎng)上找到適合野炊的明星配搭,下載并打印在紙張上向同學用英語展示。這些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不僅激發(fā)學生寫作積極性,也增強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同時對其提升英語寫作能力大有裨益。
6.利用思維導圖,讓英語寫作與閱讀學習緊密結合。初中生課業(yè)壓力較大,對英語課本學習不夠深入,歸根到底是由于對英語文化背景不甚了解,這也導致英語寫作水平遲遲得不到提升。教師應嘗試讓英語寫作與課本學習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比如,在7A U7的 Shopping一課中,教師可以以此為題讓學生進行寫作,可以將中西方的黑色星期五與雙十一兩個購物節(jié)進行對比分析,教師讓學生將兩個節(jié)日用思維導圖分析異同,其中西方的黑色星期五節(jié)日中,黑色表示盈利,紅色表示虧損。而我國的雙十一則是指每年的年底11月11日出現(xiàn)的電商大促。二者都是消費者的“狂歡節(jié)”,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加深對兩個節(jié)日的了解,不僅可以增加寫作素材,對課本也有了全面的了解。再如,8AU6中,教師針對The government has made law一句,讓學生重點掌握have done這一現(xiàn)在完成時時態(tài)。學生將這句應用于《on the Internet》作文中:“On the Internet,we have learned lots of things.”學生將have done作為中心,將以此為基礎的句式標注其周圍,在此基礎上對課本與英語寫作達到全面的掌握。由此可見,在日常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要隨時隨地注重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從課本出發(fā),以此增加英語寫作經(jīng)驗。
三、結語
在實際的英語寫作中,學生經(jīng)常存在的問題包括詞匯量不足、語法掌握不扎實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學生較難完成成型的句式,提升寫作能力。為此,教師在日常英語寫作訓練中,可以確定較為典型的作文題目,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審題時形成思維導圖的習慣,讓他們在繪制導圖時能夠擁有完整的寫作思路,并完善寫作內(nèi)容??傊?,思維導圖的設計對于廣大師生是全新的體驗,能夠增加初中生的寫作興趣與動力,對于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具有重要意義。相信在未來的英語寫作中,思維導圖將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申哲.淺談英語寫作中對邏輯思維導圖的運用[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