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玉蘭
【摘要】目的:分析腰硬聯合阻滯麻醉在老年人下肢骨折患者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64例于2018年1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對比組(n=32,硬膜外麻醉)和研究組(n=32,腰硬聯合阻滯麻醉)。結果:麻醉起效時間、運動阻滯時間、恢復時間及藥物用量,研究組少于對比組(P<0.05);呼吸功能指標,研究組優(yōu)于對比組(P<0.05)。結論:腰硬聯合阻滯麻醉效果良好,藥物用量較少,患者清醒更快,減少肺部感染幾率,是適合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麻醉方式。
【關鍵詞】老年下肢骨折;腰硬聯合阻滯麻醉;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0.206
由于老齡人口的逐漸增加,使我國也逐漸進入了老齡化階段,老年人屬于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常伴有單個或多個慢性基礎疾病。多數老年人的骨骼也會存在骨質疏松的表現,肢體活動能力也隨之下降,這也是誘發(fā)老年肢體骨折的一個重要因素,使其生活質量受到很大的影響。老年下肢骨折較為常見,臨床的治療方法是采取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然而對于老年骨折患者來說多數會伴有基礎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甚至其他的機體功能障礙,對手術采取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藥物的使用有較高的要求和條件。腰硬聯合阻滯麻醉具有非常好的鎮(zhèn)痛麻醉效果,藥物作用快、易控制,而且不會抑制患者的呼吸系統(tǒng),用藥后并發(fā)癥的出現幾率極小[1-2]。此次研究對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手術64例患者,實施腰硬聯合阻滯麻醉,分析其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取64例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手術患者(納入時間:2018年11月—2020年2月),隨機分為研究組32例,男女比例17:15,年齡63-82歲,平均(68.51±4.28)歲;對比組32例,男女比例18:14,年齡64—83歲,平均(69.02±3.46)歲。臨床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麻醉方法
對比組:硬膜外麻醉,在L3~L4間隙穿刺,頭側置管,給予1%利多卡因3 mL,后給予0.25%羅哌卡因注射液10mL,對麻醉效果嚴密觀察。研究組:腰硬聯合阻滯麻醉,穿刺點為L3~L4間隙:穿刺后置入腰穿針至蛛網膜下腔,待腦脊髓液回流后注入布比卡因(10~15 mg)。并在硬膜外腔置管,麻醉平面在T10以下,對麻醉效果嚴密觀察。
1.3統(tǒng)計學分析
Spss22.0軟件分析,麻醉情況、SPO2、RR、MV指標用“±”和t檢驗,“%”和x2檢驗計算計數,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麻醉恢復情況
麻醉起效、運動阻滯、恢復時間及藥物用量,研究組少于對比組(P<0.05);。見表1:
2.2 呼吸功能指標
麻醉后,SPO2(血氧飽和度)、RR(呼吸頻率)、MV(每分通氣量)呼吸功能,研究組優(yōu)于對比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手術麻醉是手術進展的重要部分,麻醉醫(yī)師要結合患者的機體狀態(tài)、實際病情去選擇合理的麻醉方式,而且必須保證患者在術中的安全性,降低手術的風險系數。一旦麻醉療效不佳就有可能會出現各種不良事件,所以,對身體機能較差的老年患者進行麻醉時更要做到嚴謹、合理、安全,使患者順利完成手術治療。硬膜外麻醉是手術室麻醉醫(yī)師常用的麻醉方式,屬于一種節(jié)段性麻醉,作用時間長,能降低炎癥反應的發(fā)生。但是要想獲得理想的神經阻滯效果,需要增加麻醉藥物的使用劑量,從而會對患者的呼吸系統(tǒng)起到抑制作用。腰硬聯合阻滯麻醉具有藥物使用劑量少、起效迅速、麻醉鎮(zhèn)痛效果確切等優(yōu)點,可減少患者藥物中毒發(fā)生率以及用藥引起的并發(fā)癥,能有效規(guī)避術后肺感染的發(fā)生[3-4]。
綜上所述,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取腰硬聯合阻滯麻醉的方式進行手術治療,能減少患者使用麻醉藥物的劑量,術后清醒快,還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幾率,有良好的麻醉鎮(zhèn)痛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俊,劉霞.腰硬聯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中的應用效果[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9,23(34):4949-4950.
[2]杜剛.腰硬聯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40):25.
[3]倪安清.硬膜外麻醉與腰-硬聯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臨床醫(yī)學,2019,39(11):76-78.
[4]王建成,楊俊華,陸詠梅,等.腰硬聯合麻醉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圍術期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20,23(02):267-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