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真
【摘要】目的:探究在呼吸科護理工作中加強護 理風險管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隨機選取140例本院呼吸科收治的患者,雙盲法分組,研究組70例,行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70例,加強風險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和護理安全事件發(fā)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質量各項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2.86%,對照組為17.14%,P<0.05。結論:加強呼吸科的護理風險管理可有效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確?;颊叩闹委熀妥o理效果。
【關鍵詞】呼吸科;護理管理;風險事件;安全預防;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2.119
呼吸內科具有病患人數(shù)多、流量大、患者年齡偏大等特點,很容易發(fā)生跌倒、壓瘡、藥物外滲、穿刺不良等護理風險,影響臨床治療的順利開展,也會增加患者及家屬的負面情緒,增加住院費用和延長住院時間,引起護患糾紛,所以加強呼吸內科患者治療期間的風險管理十分必要。筆者針對2019年2月-2020年3月間本院呼吸內科收治的140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探究呼吸內科的護理風險管理策略及價值,現(xiàn)將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開展的時間為2019年2月-2020年3月,共入選研究對象140例,均為期間在本院呼吸內科接受治療的患者。排除存在意識障礙或語言表達障礙的患者,嚴重臟器損傷患者。采用雙盲法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70例,其中男、女分別為38例、32例,年齡21-78歲,平均年齡(55.98±2.31)歲;觀察組70例,其中男、女分別為39例、31例,年齡17-77歲,平均年齡(54.33±3.45)歲。兩組患者的進本臨床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嚴格的問診、體格檢查和影像學檢查,根據(jù)患者的癥狀情況進行對癥用藥。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護理操作嚴格堅持無菌操作,根據(jù)標準護理要求逐步落實。
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加強護理風險管理,主要措施為:①組建風險管理小組:由高年資護士、質控醫(yī)生及護士、護士長組成風險管理小組,分析呼吸內科的安全隱患和護理風險,并制定針對性的應對措施。②病房管理:詳細檢查病房的床位安全,保證床鋪穩(wěn)固、安全,對于存在零部件磨損、老化情況應及時檢修,檢查病床邊角有無突出銳物,并及時調整,以免出現(xiàn)磕碰、劃傷等,對于情緒煩躁、多動的患者,可在床邊安裝加固圍欄。檢查病房中有無刀叉、熱水壺等危險物品,保證病房地面干燥、清潔,物品擺放整齊。③預防感染:要求患者家屬全程陪護病人,尤其是活動不便、年齡較大的患者,以免家屬好看步驟發(fā)生跌倒等安全事件。經常更換和清洗病床的床單,常為患者更換貼身衣物等,護理操作嚴格按規(guī)定執(zhí)行,堅持五步洗手法和無菌操作原則,以免交叉感染。④風險評估:詳細鉆研患者的臨床資料,了解患者的病史、藥物過敏等情況,對于存在護理風險的患者應加強預防。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在治療和護理期間應加強管理。了解患者有無過敏史,并進行藥物試敏,保證用藥安全性。
1.3觀察指標
注意病人的疾病進展及癥狀變化,加強監(jiān)測各項生命體征,注意患者有無不良反應。
1.4評價標準
采用院方自擬護理質量測評量表評估患者的護理質量,針對護士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風險意識和應對能力進行評估,總分100分,患者自主評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高。
1.5統(tǒng)計學分析
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卡方和t檢驗,以α=0.05為檢驗標準,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護理質量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質量各項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護理不良事件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2.86%,對照組為17.14%,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呼吸內科收治的病人以老年恩居多,且疾病病程較長、傳染性強、易復發(fā),長期或反復的治療經常會引起患者產生焦躁等不良情緒,不利于疾病的治療,也會增加風險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所以,對呼吸科患者進行積極的風險評估和安全管理十分必要。
風險管理是一種全面有效的管理措施,針對患者的各項疾病信息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并制定針對性的管理方案,在實際護理管理的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具有較強的可行性,且管理措施較為完善。在護理管理的實施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也會在科學管理方案的導向下不斷提升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性,增強護士的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進而重視護理工作的細節(jié)處理。而忽視的專業(yè)水平和職業(yè)素養(yǎng)是確保風險管理的基本前提,所以在院方管理中應重視提高護士的專業(yè)水平和素質培養(yǎng),通過開展安全風險培訓講座等方式提高護士的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同時,在風險管理中應時刻保持與患者及家屬之間的交流,保證護理干預程序的透明度,站在患者及家屬的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積極取得家屬的認可和配合,進而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避免患糾紛。
參考文獻:
[1]王曉佳. 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與效果[J]. 保健文匯,2018,22(4):111-112.
[2]張然,祁雪萍,李巖,等.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醫(yī)學美學美容,2019,29(17):151.
[3]陶雁,章伶俐. 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9(5):124.
[4]海娟,馮梅,鄧鈺.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5(3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