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麗
摘 要:在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民族歌劇的重視程度在不斷的提高。這種從西方引進的藝術形態(tài)給中國歌曲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同時結合本民族以及本地區(qū)的特色,進行有針對性的創(chuàng)新和融合。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的發(fā)展,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的創(chuàng)新,這就是中國民族歌劇實踐活動的真正意義。在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和中國民族歌劇進行結合,培養(yǎng)更多的音樂人才就顯得尤為必要。因而在本文中針對中國民族歌劇實踐與中國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性進行探討,并且提出具體的結合策略。
關鍵詞:中國民族歌劇;民族聲樂教學;重要性;有效策略;
高校的民族聲樂教學活動在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并且注重推陳出新,同時中國民族歌曲對于聲樂教學的各個組成成分都產生了積極影響,如劇本文學、歌曲演唱、歌劇表演等等。但是,現階段部分高校的師生卻對于中國民族歌劇缺乏足夠的重視,并且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對于二者結合的重要性和重要意義沒有深刻的了解,重視理論知識的傳遞和講解,忽視了聲樂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因此首先針對中國民族歌曲實踐與中國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性進行正式的探討。
一、中國民族歌劇實踐與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結合的重要性
(一)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的素質
現階段高校民族聲樂教學活動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高校擴招使得大量的學生報考藝術專業(yè),整體的素質參差不齊,很多學生的聲樂功底并不扎實,只是為了考上心儀的大學而進行相關的突擊訓練,在考上大學以后難免心生懈怠,對于學校的聲樂教學活動參與度不高。而民族歌劇實踐和高校民族聲樂相結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興趣和參與欲望,提高學生的情感認知和藝術修養(yǎng)。學生在感悟中國民族歌劇魅力的過程中會對于民族歌劇的歷史和傳承有清醒的認知,并且不斷地和現階段的聲樂學習活動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實效性
中國民族歌劇實踐活動和高校聲樂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意義之一,就是不斷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時,對于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教育和情感教育不夠關注,一味的急于求成,不重視開展民族歌曲的鑒賞活動,造成學生機械模仿,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聲譽風格的問題。而相應的實踐活動可以讓教師提高自己的認知高度和認知水平,不斷的改進教學的策略,增添更多的新型內容,從而讓民族歌曲實踐活動可以在聲樂教學中占有一席之地。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時會對于中國民族歌劇實踐活動的悠久歷史進行探索,和高校民族聲樂教學活動的內涵進行結合,從而使得自身的教學能力得到綜合性的提高。
(三)可以促進聲樂教學策略和訓練方式的創(chuàng)新
高校民族聲樂教師在開展相關的民族歌劇實踐活動時可以有更多的心得感受,并且從中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對于自身教學策略的完善以及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可以提供更多的幫助。教師會從民族歌劇的展現形式和藝術表現特征入手,尋找更多的表達方式,和聲樂教學進行緊密結合會使得聲樂訓練科學而又詳細,并且教師會對于教材內容進行深度的挖掘,進行更加廣泛的經典歌劇欣賞和藝術作品欣賞活動。
二、中國民族歌劇實踐和中國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相結合的具體策略
(一)開展民族歌劇欣賞活動以促進二者的結合
中國的民族歌劇創(chuàng)作所采取的素材大多來自于民歌和戲劇,因此學生在理解和接受起來感到并不陌生。在進行民族歌劇實踐活動和民族聲樂教學時教師不妨開展一些別開生面的歌劇欣賞活動,將《白毛女》搬上課堂,讓一些經典的劇目重新綻放相應的光彩,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發(fā)揮重要的作用,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可以運用每周周末的時間開展相應的鑒賞活動,甚至鼓勵可以學生自導自演進行相應的創(chuàng)新,從而為實踐活動增添更多的色彩和內容,使得民族歌劇實踐和民族聲樂教學的結合工作更能取得相應的成果。
(二)借鑒民族歌劇的表現手法創(chuàng)新民族聲樂教學的形式
在開展中國民族歌劇實踐和高校民族聲樂結合時,教師要對于民族歌劇的藝術表現手法和展現方式進行更加科學的研究,從而對于民族聲樂教學活動進行更多的創(chuàng)新提供更加積極的影響。中國民族歌劇在創(chuàng)作上承襲了傳統(tǒng)的戲劇表現藝術的形式,將聲樂和戲劇用現代化的藝術手段進行結合,呈現出了獨特的風味,讓人不禁感慨這是一頓饕餮盛宴。因而在進行聲樂教學時要對于這種傳統(tǒng)的表現手法進行更多的思考和運用。例如,《白毛女》中的喜兒是中國民族歌劇的標志性人物,這一人物既有生活因素,又有藝術因素,二者進行巧妙的結合和創(chuàng)新讓白毛女綻放出了不一樣的光彩,甚至有人說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有喜兒的一份功勞。教師應該對于中國民族歌劇的展示方式,咬字、曲調進行更多的創(chuàng)新,使得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的形式可以更加豐富,才能真正的促進結合活動的實現。
(三)注重開展聲樂實踐活動以提高對于民族歌劇的理解程度
高效的民族聲樂教學活動離不開學生的參與,以及教師的引領,學生對于課堂所學習的知識要進行更多的實踐,在實踐中進行創(chuàng)新才是應有的學習態(tài)度。因此,教師在開展中國民族歌劇實踐與高校民族聲樂結合的過程中要進行更多的聲樂知識實踐活動。教師不妨鼓勵學生運用暑假時間開展走訪活動,對于中國民族歌劇的具體的表現形式和地方特色開展收集,運用自己所學習的聲樂知識來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新。在無形之中會促進結合工作的進行,并且積累更多的學習經驗,為個人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得中國民族歌劇實踐和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性彰顯的更加淋漓盡致。
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國民族歌劇實踐與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結合活動取得了積極的成果,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對于中國民族歌劇的表現形式和聲樂教學的具體內容進行了融合和創(chuàng)新,在實踐的過程中驗證了二者結合的重要性,在積極推進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使得中國民族歌劇的內涵和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的要求都得到了挖掘和滿足。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高校民族聲樂教學活動會取得更多的成果,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聲樂人才,并且完善民族聲樂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 胡眺.中國民族歌劇實踐與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2019(10):81+125.
[2] 馬宇飛.中國民族歌劇實踐在高校民族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8,38(13):109+112.
[3] 彭琪.中國民族歌劇實踐與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性探析[J].北方音樂,2018,38(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