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杰
摘 要:隨著生活中手機參與度的不斷提高,述情障礙這一人格特征與手機依賴的關系逐漸進入研究的視野。有研究發(fā)現(xiàn),述情障礙的形成與多方面的因素有關,述情障礙者存在一定的缺陷,述情障礙與手機依賴有顯著的相關關系。
1述情障礙的概念
述情障礙又稱“情感難言癥”或“情感表達不能”,是個體缺乏識別他人和描述自我情緒的能力,表現(xiàn)在情緒識別困難、情緒描述困難和外部取向思維三個方面(Taylor G J,2000)。述情障礙與童年早期的一些經歷有關,是一種穩(wěn)定的多維人格結構,又是許多精神障礙共享的一種風險因素,有學者甚至認為述情障礙是我們“時代人格”的組成部分。
2述情障礙的研究現(xiàn)狀
研究表明,述情障礙與生物遺傳、家庭環(huán)境、社會文化等因素有著密切聯(lián)系,其反映了個體認知加工過程和情緒調節(jié)過程中的缺陷,通常不被認為是精神疾病,而被視為一種獨立且相對穩(wěn)定的人格特征。已有的研究表明,述情障礙易導致個體抑郁、焦慮和軀體化癥狀(陳慧,2016)。述情障礙者存在情緒認知加工和共情缺陷,消極的應對方式,領悟較少的社會支持,甚至可能引發(fā)心身疾病、神經癥、成癮行為、PTSD等病癥(宮火良,2008),因此引發(fā)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
國外學者經調查發(fā)現(xiàn),述情障礙在成人人群中呈正態(tài)分布,10%~15%的個體存在顯著水平的述情障礙,國內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述情障礙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檢出率約為7.3%~23.6%。而在其他人群中發(fā)生率是10%~18%。
3述情障礙和手機依賴的關系
述情障礙是多種問題行為和心身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在問題行為研究領域中,已有大量研究證實了述情障礙與成癮行為之間的關系:國外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述情障礙與酒精成癮、進食障礙和病理性賭博癥密切相關(Barth F,2016);國內學者研究也發(fā)現(xiàn)吸毒人員存在較高比例的述情障礙者,因此,述情障礙可能是成癮群體的一種素質性特征(林少惠,陳俊,古孟祥,2012)。如今智能手機大范圍的使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捷性,但不可忽視的是手機的過度使用而導致的成癮傾向。病理性互聯(lián)網使用的認知—行為理論認為心理病理狀況和適應不良是影響手機依賴的重要因素。述情障礙者經常報告適應性不良、高疼痛感和抑郁(Saariaho A S,Saariaho T H,Mattila A K,et al,2015),并存在認知加工和情緒調節(jié)缺陷,影響其人際關系,導致社會適應不良、不良認知和負面的自我評價。也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述情障礙與心理健康狀況、自我和諧均有緊密聯(lián)系(姚小雪,朱海騰,蘭繼軍,等,2013)。
有研究表明,個體述情障礙與手機依賴顯著正相關。當個體愈難識別情緒、表達情感,其愈傾向通過手機來獲取社會支持與安慰。在現(xiàn)實人際交往中,述情障礙者因領悟情緒變化能力差、不能適當表達情緒常常出現(xiàn)溝通不暢等問題,影響正常人際關系的發(fā)展,而當選擇手機進行交流,由于避免與他人面對面相處,述情障礙者往往能夠表現(xiàn)出更為自在、舒適的狀態(tài),借助手機掩飾真實情感從而緩解現(xiàn)實交往中的不適。與有述情障礙的學生相比,無述情障礙組發(fā)生中度、高度手機依賴行為的風險更低(張靜等,2015)。因此,述情障礙越高的個體更容易手機依賴。除此之外,網絡具有補償功能,個體心理病理狀況容易形成病理性補償。述情障礙者由于其情緒認知加工和共情缺陷、不良的應對方式、領悟較少的社會支持(凌宇,賀郁舒,黎志華,劉文俐,2015),很容易導致心理發(fā)展受阻而形成手機依賴行為。
參考文獻
[1] Barth,& Diane,F(xiàn).(2016).Listening to words,hearing feelings:links between eating disorders and alexithymia.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44(1),38-46.
[2] Saariaho,A.S.,Saariaho,T.H.,Mattila,A.K.,Karukivi,M.,& Joukamaa,M.I.(2015).Alexithymia and early maladaptive schemas in chronic pain patients.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56(4),428-437.
[3] Taylor,G.J.,& Taylor,G.J.(2000).Recent developments in alexithymia theory and research.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45(2),134-42.
[4] 陳慧.(2016).述情障礙與焦慮、抑郁的關系:無聊傾向性的中介作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4(4),648-651.
[5] 宮火良.(2008).高述情障礙者的情緒圖式特征.心理學報,40(12),1250-1257.
[6] 凌宇,賀郁舒,黎志華,劉文俐.(2015).青少年述情障礙特征的潛在類別分析.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3(05),147-151+156.
[7] 林少惠,陳俊,古孟祥.(2012).男性吸毒勞教人員攻擊性人格與焦慮情緒的關系:述情障礙的中介作用.中國特殊教育,(10),7-13.
[8] 姚小雪,朱海騰,蘭繼軍,等.(2013).聽障大學生自我和諧對述情障礙影響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分析.中國特殊教育,(4),30-34.
[9] 張靜,陶磊,榮峰,朱琳,張蕾蕾,陶舒曼等.(2015).高職學生述情障礙與手機依賴的關聯(lián)研究.實用預防醫(yī)學,2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