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鵬
每個男孩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夢,每個作家都有一個江湖夢。時間的更迭,換來的不是我們屈從現(xiàn)實,而是在現(xiàn)實不斷打擊下,依舊相信,夢還在。依然相信,筆下的江湖沒有盡頭。
我與書的三生三世是從小學開始的,比較早,很慶幸自己那時候遇見了。
小學,記憶中的我喜歡跟著父親,踩著他那輛鳳凰牌的老式自行車,把我從海澄載到港尾,途經二十多公里的路程,我坐了將近兩個小時,雖然當時坐得屁股很痛,但是我一想到又可以看到小人書,我就很開心。到了我就會翻箱倒柜找著爺爺以前買的四方形小人書漫畫,帶回去家里看。當時小學只讀了一年,拼音剛認全,字大部分都看不懂,看了幾次都是憑借著看畫面猜測情節(jié)的內容,每次都是在懵懂狀態(tài)。后來在父親的幫助下,學會了查新華字典,才慢慢讀懂故事里面的情節(jié)。
初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學習生活的自由,也不是無憂無慮地聽著老師說著天書,講著我們根本無法企及的夢想,更不是八卦學校禁止的事情,比如,某某人的地下情。相比這些瑣事,我更喜歡放學吃完飯后躲在被窩里,借著微弱的燈光,沉浸在另一個世界里。第一次迷上書本時,跟語文老師借了很多書,老師微笑地說,看得挺快的。那時,為了這么一句話,我?guī)缀跏菭奚俗约旱奈缢瘯r間,晚上看到十二點,還不困。幾個晚上就把借來的《水滸傳》看完。人一旦對某件事產生興趣,可以幾近達到瘋狂的狀態(tài)。還記得,很多次被父親逮到,問我為什么大晚上的不睡覺,還亮著手電筒。我總是搪塞過去。但是,紙是包不住火的,有一天上物理課時,我被抓住了,物理老師二話不說,就把我的一本雜志收走了,還說等著班主任找你吧。我無奈地看著他憤然而去的背影,心中噓吁,看著課桌下的《三國演義》靜靜地躺著,想著怎么和老師說。
班主任讓我下課后去他辦公室。他一看到我低著頭站在門口,走出來拍了我肩膀,語重心長地說,杰鵬,我一直覺得你是個非常懂事的孩子,我也一直很放心你,覺得你是個可塑之才。但是,上課時間發(fā)生的事,你能解釋一下嗎?我鼻子酸酸的,強忍著淚水,說,那只是一本雜志,并不是那種書籍。老師嘆息一聲,以后上課就好好聽課,這樣才能把分數提上去。我點頭如搗蒜。離開老師辦公室,望著夜空,感謝老師的信任。我知道他們在擔心什么,那個年紀,老師總是在小心翼翼地守護著我們的心靈,為我們的健康成長掃除一切障礙。任何與黃賭毒相關的都以各種手段杜絕。很多年以后,我慶幸自己那時,沒有對書的神秘失去探求的欲望。我后來入學中職學校。
中職可以說是我閑暇時間最多的時候。步入中職前,我因為想為家里省點錢,又不想放棄學習的機會,放棄了當時可以讀高中機會,毅然選擇了中職學校。順利進入中職后,我第一件事就是跟同學買了當地圖書館的借書證,等我拿到借書證時,感動得落淚,中職的生活相對自由點,那意味著我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圖書館,去借我想看的書了。那個時候周末去借一次,一次三本,老師每次看到我,都笑著說,又是你。是的,又是我。那時很單純,就想著,要把初中的遺憾都補回來。盡管要面對繁重的高考,我依舊還是不變初心。
剛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當我還在為學費發(fā)愁時候,恒杰師父找來了他在美國經商的好朋友吳先生,讓他資助我大學的學費,那天吳先生見到我時,雙手有力拍了拍我的肩膀,對我說,盡管認真學習,學費我來幫你。雖然只有一面之緣,我當時非常感動,我想終于可以實現(xiàn)那種“閱盡天下書”的抱負了。但是,這只不過是我的一廂情愿,出于現(xiàn)實的情況,也有自己的問題,我對書的理解,對圖書館存在的意義產生了變化,我不再覺得一所大學的圖書館只是讓我們獲得更多的知識,也不是邂逅一場風花雪月,而應該是讓我們獲取一些觀念,并且在其中獲取的觀念能夠讓我們繼續(xù)我們的江湖。不管獲取的是什么觀念,等你從圖書館出來,從書本的世界里探出頭的一瞬間,能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也即明道。接著,應該是用那些積極的觀念去行道。
朋友老是調侃我,你看那么多書,你都記住了嗎?有用嗎?我說,并沒有記住!我在乎的從來不是結果,而是過程,你永遠不會懂得一本書對一只書蟲來說有多么重要。就像魚與水的關系,魚不能離開水,魚卻總說水不懂它,但是水始終愛著魚。至于有沒有用,我想,歲月的穿梭,會告訴我。我想,你看過的書,會在你的行為與臉上體現(xiàn)出來的。而且,我們不只是需要生活,還需要詩與遠方!
我想,直到現(xiàn)在,我仍舊感激自己在讀中職的時候與書始終保持著一種魚水關系。雖然上大學后,術業(yè)有專攻,但是我一直都不會排斥其他學科的書,盡管有些看得不是很懂,但是,我還是會一直保持著對書的赤誠,保持著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心。這有一定的遺傳吧,我猜想。但是,我寧愿用潛意識來解釋它,這與我兒童時對書籍的好奇心以及那種不服氣有關。那本父親在快升初中生日時候買給我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一直讀了好幾遍,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那段“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一直影響著我。也是在這個無意識的情況下,我對勵志小說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如今的我,也想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我的江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繼續(xù)我的江湖,是為了滿足我兒時未得到滿足的心理。但現(xiàn)在我清楚地知道,不是繼承,而是我的潛意識里本來就有這樣的觀念,我只不過是順應了它而已。
書是修身養(yǎng)性的最佳途徑。而且,博覽群書之后,而又有專攻,于自己于他人,都有利。
唯有遇見圖書館,唯有愛上它,才有世華都不求,只求一睹書芳容。不管是富麗堂皇的樣子還是陋室,都不失之神秘,都不影響它對一個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