洑林佳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在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中,強化學生的德育意識,完善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逐漸成為當代教育工作者新的教育任務之一。在小學階段,由于自身的思維還沒有發(fā)展完善,小學生很容易就會對周圍人形成模仿,也會被周圍環(huán)境所影響。因此,在日常教育中,班主任們就應該注意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做好帶頭作用,有效貫徹幸福教育以及德育教育,推動學生健康發(fā)展?;诖?,本文將對如何在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引入幸福教育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教育;班主任教育;德育教育;幸福教育;教育對策
在小學階段,由于年齡的限制,小學生自身的心智以及思維意識還并不成熟,很容易就會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形成錯誤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甚至會直接影響到自己的人生發(fā)展。對此,作為學生的主要引導者,班主任們就應該注意全面落實德育教育,通過幸福教育理念的滲透,端正學生的成長態(tài)度,為學生構建一個健康、幸福、公平的生活環(huán)境,推動學生的穩(wěn)定發(fā)展。
一、幸福教育在教育中的價值
首先,幸福教育的落實能夠加強學生對集體的依賴感以及融入感,使得學生能夠產生較高的團隊意識以及責任意識;其次,幸福教育能夠緩解教師的教學壓力,使得教師能夠懷揣熱情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與學生一同進步、一同成長;最后,幸福教育能夠完善學生的德育思維,使得學生能夠持有一顆善良的心,健康成長。
二、在德育教育中滲透幸福教育的對策
(一)落實生活,有效關心
俗話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在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內,教師是一個為學生普及知識傳授道理的人。但在當前的教育觀念中,教師還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的引路燈塔。作為小學生在學校內的“家長”,班主任需要對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形成全面關注,對學生進行真正的關心,促使學生能夠脫離對家長的依賴,全身心投入到學校生活中,感受集體的溫暖以及幸福。在當前社會中,雖然說小學生不需要住校,但是相比于在家的時間來說,他們在學校的時間很長,所以很多情況下班主任與學生進行接觸的時間可能要比家長更多。因此,班主任能夠對學生形成的德育影響研究比較大。在日常教學中,班主任需要對學生的心理活動進行了解,有針對性的對其提供輔助。
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作為一名心理思維還沒有發(fā)展成熟的小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自然也會無可避免的犯錯,當學生產生錯誤時,班主任需要注意,一定不能立即對學生進行批評指責,而是需要對事情的來龍去脈進行了解,站在一個長者或者是知心朋友的角度上對學生進行勸說,撫慰學生的緊張心理,使之能夠正確看待自己的錯誤,從而形成穩(wěn)定的德育基礎。
(二)以人為本,強化信心
在小學教育中,班主任會發(fā)現(xiàn),班級內學生所體現(xiàn)出的性格會存在較大的差異,一部分學生可能會十分活潑,在課堂上也會勇于表現(xiàn)自己,但還有一部分學生膽子比較小,不愿意與其他同學進行接觸,也不愿意主動回答問題,缺乏自信。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班主任就應該注重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對這部分學生進行鼓勵以及激勵,以此強化學生的信心,促使其能夠感受到學習中的幸福。
例如,在上課期間,班主任可以多多對這一部分學生形成關注,主動對其提出問題或者是與之對視,使其能夠意識到班主任是重視自己的,從而能夠形成學習主動性。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也應該積極的去挖掘這些孩子的閃光點,并鼓勵其參與一些與之相關的活動。例如針對于美術水平較高的孩子,班主任可以要求其擔任班級中的文藝委員,要求其負責班中的黑板報活動;針對于體育水平較高的孩子,班主任可以要求其擔任體育委員,也可以鼓勵其參加一些校園里舉辦的體育運動。發(fā)展學生的特長以及優(yōu)勢,使其能夠意識到自己在集體中具備一定作用,形成較高自信,從而形成幸福感。
(三)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在小學教育中,學生會不由自主的對班主任進行效仿,模仿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所以在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時,班主任就需要注意一定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應注意自已的穿著。在當前很多農村小學或者是鄉(xiāng)鎮(zhèn)小學都不會要求學生必須要穿校服,所以很多學生就會產生攀比的意識。在這一情況下班主任需要穿著得體大方簡潔,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學生展示何為簡約之美,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能夠正確認識到生活中的幸福。
其次,班主任應注意自己的言行,嚴禁當著學生的面出現(xiàn)發(fā)脾氣、講臟話或者是抽煙等行為,培養(yǎng)學生正確健康的生活觀念以及行為觀念,使之能夠成長為一個具有良好素養(yǎng)的人。
綜上所述,在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會與學生進行密切接觸的一個群體,班主任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觀念,將會對學生形成直接的影響。因此,在日常教育中,班主任一定要改變自己傳統(tǒng)的教育思維,對學生形成真正的關心,注重強化學生的自信心理以及合作能力,全面落實幸福教育理念,促使學生德育素養(yǎng)的正確發(fā)展,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路秀云.論幸福教育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9(11):5.
[2]陳建強.摭談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J].甘肅教育,2019(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