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第二實驗幼兒園 楊波
俗語有云:“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彼詫W前教育對于整個人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幼兒園中班正值幼兒充滿好奇心的階段,很多家長為了讓幼兒更好地贏在起跑線上,過于重視幼兒的智商培養(yǎng),而且在多寶家庭中,家長總是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年齡小的幼兒身上,家長注意力的分散,導致對幼兒的情智發(fā)展重視力度不足。殊不知,情智發(fā)展對于幼兒未來的意識、人格以及智力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與家長應該共同關注中班幼兒情智的開發(fā)與培養(yǎng)。想要促進中班多寶家庭幼兒情智課程建設就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比如:提供適合情智發(fā)展的環(huán)境、為幼兒提供形式多樣的游戲、要給予幼兒賞識的目光、為幼兒提供合作發(fā)展的機會、為幼兒提供遭受挫折的機會等,情智課程建設不僅僅局限于幼兒園,更是融入生活之中,所以要從家庭和幼兒園兩方面入手。
走近幼兒,聆聽幼兒。走近幼兒,用幼兒的眼睛去發(fā)現;聆聽幼兒,用心靈去傾聽幼兒的聲音。課程實施,了解幼兒是前提。幼兒之間自由地討論,充分地表達,成人耐心地傾聽,科學地統(tǒng)計整理,正確地去預知“大寶軍”“二寶黨”“獨苗團”三類幼兒不同的家庭結構、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從而在活動中更好地讀懂幼兒、支持幼兒。
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多寶家庭越來越多,在這一過程中,多寶家庭家長的注意力也發(fā)生了轉變,如果家長對于幼兒的關愛不到位,潛移默化之中就會給幼兒帶來安全感的缺失,性格也會從熱情、開朗向孤僻、冷漠轉變。面對這一狀況,家長就要做到一視同仁,給予幼兒更多的關注,并且要時刻了解幼兒的情感變化,不要將家長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幼兒的身上,要清楚地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背后真正的含義,而是要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與幼兒成為朋友。
情感引領,以“情”為指針,揚起幼兒內心的親情之帆;揭秘幸福,以“愛”為航標,將幼兒送達幸福的彼岸。
家庭是幼兒最早接觸的社會群體,幼兒的歸屬感往往來自他們對群體生活的直接感受和體驗。家庭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溫暖、關愛、平等、尊重、支持和鼓勵的生活氛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手足關系,讓幼兒在積極健康的人際關系中獲得安全感和信任,發(fā)展自信和自尊,形成基本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中班幼兒正是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好奇的階段,在這一階段有著強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為了實現幼兒情智課程的建設,就需要從根本上出發(fā)為幼兒提供多種樣式的活動,更好地利用幼兒的好奇心,通過游戲能讓幼兒在更長的時間內保持興趣,促進自身探索精神的發(fā)展。
對于幼兒而言,通過游戲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在這一過程中也有助于情智的開發(fā)。教師和家長也應該注重幼兒的興趣點,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點進行情智游戲和課程的設置,而家長則可以根據幼兒的愛好,在節(jié)假日期間帶幼兒去更多的益智類樂園進行游戲,實現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的進一步提升。分層關注,滿足不同幼兒的發(fā)展需求;經歷學習,讓幼兒在體驗活動中收獲和成長。幼兒家庭結構、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的不同,決定著他們的經歷不同。而經歷是最好的學習。從幼兒的一個個興趣點出發(fā),幼兒在前,教師在后,追隨幼兒的腳步,支持幼兒的行為。
眾多心理學家指出自信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衡量標準,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當自信心強的幼兒在幼兒園中能更快適應,并且更容易交到朋友,和諸多朋友建立和諧的關系,更好地展現自己的魅力,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也更敢于去挑戰(zhàn)。但是自信心不強的幼兒在面對相同的情況時,更多的是“逃避”,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甚至經常躲在家長的身后,情感脆弱且敏感,對于未來的成長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面對這種情況,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該注重幼兒自信心的培養(yǎng),在這一過程中就需要給予幼兒更多的賞識。中班階段的幼兒年齡小、能力也有所欠缺,在做各種事情的時候都有所欠缺,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和教師就應該用賞識和發(fā)展的態(tài)度對幼兒進行評價,讓幼兒認識到在處理這件事情上自己是存在不足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自己能向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合作就是人際交往的一種,而人際交往能力也是一個人情智高低的重要表現。擁有高情商在人際交往中受到更多的歡迎,能根據事態(tài)變化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舉止做出更適當的調整,從而做出更恰當的處理。為了讓幼兒能更受歡迎,并且在交往的過程中通過合作獲得歡樂,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多寶家庭的家長就需要注重兄弟姐妹間的交流與合作。比如:可以利用節(jié)假日的時間,帶著幼兒共同出游,或者與其他多寶家庭一起出游,這樣既能進一步擴大交友范圍,也能讓良性的行為互相影響,體驗手足親情。
每一個幼兒都是家長捧在手心里的寶貝,即使多寶家庭中家長的注意力在多個幼兒的身上有些許分散,但是幼兒依舊受到了精心的呵護,很害怕幼兒受到挫折和損傷。但是在漫漫成長道路上,幼兒遇到挫折和失敗是不可避免的,面對挫折有不一樣的態(tài)度對于未來就有不一樣的發(fā)展,當幼兒能直面挫折與挑戰(zhàn),并且保持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克服挫折的時候,說明幼兒的能力已經成熟,能更好地促進情智的提升。
面對這一情況,家長和教師在進行情智課程建設的時候要為幼兒提供受挫折的機會,能讓幼兒養(yǎng)成抗挫折的能力。父母作為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在多寶家庭中要端正自身的態(tài)度,要注重幼兒抗挫折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該能力的養(yǎng)成并非一朝一夕,所以家長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把握合適的度,促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能力的增長。而教師也要在情智課程建設中給幼兒提供挫折教育,比如:設置“我把媽媽弄丟了”“壞人叔叔給我好吃的糖果”等游戲,鍛煉幼兒受挫折的能力。
經歷了“我的兄弟姐妹”的課程之旅,希望幼兒會慢慢發(fā)現:手足親情是爸爸媽媽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更真切地感受擁有兄弟姐妹陪伴長大的快樂和爸爸媽媽對自己永恒不變的愛。
情智發(fā)展對于幼兒的長遠發(fā)展具有深遠作用,中班幼兒正是情智開發(fā)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中,多寶家庭中的家長要注重為幼兒情智的發(fā)展做出努力,而幼兒教師也應該把握這一機會,在情智課程建設過程中要考慮諸多方面的因素,實現幼兒能在家庭與幼兒園里都能實現情智教育,獲得情智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