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玥彤 楊悅
摘要:高校班級凝聚力是培養(yǎng)良好班級精神風貌的基礎條件,是建立良好班風學風的必然選擇,也是提升班級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前提。然而,由于高校學習的分散化,班集體的概念在學生心中逐漸淡化,導致班級凝聚力出現下降。通過探索班級凝聚力的內涵,分析團日活動對于班級凝聚力的促進作用,為班級凝聚力培養(yǎng)提供建議。
關鍵詞:團日活動;班級;凝聚力
2020年共青團青年發(fā)展工作中指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將思想政治引領貫穿始終,更好服務青年成長發(fā)展,廣泛組織動員青年建功新時代?!眻F日活動的開展契合學校共青團組織的育人要求,能夠強化高校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班級凝聚力,培養(yǎng)積極精神風貌,提高思想政治水準。
一、班級凝聚力的內涵
班級凝聚力是指一種能夠使群體成員為實現共同目標而相互信賴,并肩前行的力量。班級是學生的“精神家園”,要想它“堅不可摧”,就必須持續(xù)鞏固。班級凝聚力包括同學之間的人際互動、同學對于班級的歸屬感、參與班級活動的積極性等,通常與班級學風以及精神面貌有著密切的關系。一個有凝聚力的班級擁有良好的學風,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團結協作,向著共同的目標前進。班級的凝聚力對于每位學生而言都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是班級建設的核心所在。
班級凝聚力的內涵具體如下:
(一)班級凝聚力是培養(yǎng)良好精神風貌的基礎條件。在凝聚力強的集體中,學生更加理解集體主義觀念,在群體活動中奮發(fā)向上,貢獻力量。班級成員在個人層面彰顯自己的專長、技能和價值,愿意提高自己參與活動、作出貢獻的水平和能力,在集體層面則明確角色扮演和職責定位,更能理解個人努力與集體進步的牢固聯系,由此形成積極進取的良好精神風貌。
(二)班級凝聚力是建立良好班風學風的必然選擇。凝聚力是良好班級風氣的重要特征,在優(yōu)良學風的形成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沒有凝聚力,班級風氣則無從談起,班級成員之間無法形成相得益彰的伙伴關系,甚或是導致生活、學習矛盾,給學生的大學生涯造成負面影響。沒有凝聚力,學習風氣的培養(yǎng)則顯得根基不牢、目標不清。形成全員學專業(yè)知識、學過硬本領的氛圍,本質而言是為了更好培養(yǎng)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是為了培養(yǎng)具有家國情懷、世界關懷的專業(yè)通才。沒有凝聚力的班級,則讓學習顯得過于個人化、個體化,難以將學什么、為誰學的本質思考具體化、現實化。
(三)班級凝聚力是提升班級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水平是指學生能夠深刻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思想積極,要求進步,能用實際行動回應習總書記對于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彰顯青春的蓬勃力量。
二、如何通過團日活動培養(yǎng)班級凝聚力
團日活動,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教育活動,是高校開展思想教育活動的重要形式,是高校響應國家號召并落實到學生的具體表現。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團日活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青年中深入人心,提升青年團員的思想政治水平,樹立良好的精神風貌,端正班風學風,將學生培育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一)貢獻個人力量,強化集體觀念
團日活動的開展為高校學生提供了額外與班級同學一起學習的機會。由于分班的授課模式,高校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減弱,進而導致班級活動的參與度、積極性降低。
微視頻的合力制作、影視劇的配音作品、相關主題的問答競賽,以及電影觀后感的討論,是團日活動最傳統(tǒng)的形式。班級成員在個人層面貢獻個人力量,鞏固集體主義觀念,在集體層面上則更加明確自身在集體中的角色和定位,牢固個人與集體進步間的聯系,形成良好精神風貌。
我曾組織開展過一次“弘徜‘四史續(xù)語抒情”的網上“四史”教育主題團日活動,要求班級成員以四史故事為主旨合力錄制朗誦音頻,目的旨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深刻認識自身歷史使命。班內熱愛配音和寫作的成員在此次活動中,充分發(fā)揮了個人特長和價值,為班級做出了貢獻。當作品獲得認可時,班級成員能夠分享成就感。古言道:“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惫餐斋@的果實往往比個人所得更能鼓舞人心,班級歸屬感由此而生。當集體意識出現時,班級之間的紐帶便被收緊,班級成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大幅增加,不僅振作了班級精神風貌,更是促進了班級凝聚力的提升。
(二)學會求同存異,理解合作共贏
活動開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同學意見不統(tǒng)一的情況,體現了團日活動的協同性和交互性,能夠更好地促使學生各抒己見,求同存異?!稗q論”的交談模式使高校學生學會包容、不再吝嗇贊美;成為安靜的聆聽者,尋求共贏的結果,做到利益最大化。然而,當這種隱形的信任和默契產生時,班級成員之間能夠形成相得益彰的伙伴關系,使全體學習本領和知識的氛圍不再趨于個人化。
(三)提升政治引領力,堅定政治信念
正如開頭所言,團日活動是高校響應國家號召并將其落實到學生的表現,因此每一次的團日活動一定是以黨的教育方針為基礎,以立德樹人為目標,以幫助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思想為最終目的的。“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是習總書記在給“90后”黨員的回信中表達的對于青年人的勉勵,青春的蓬勃力量擁有無限的潛能。堅定跟黨走的信念,擁有積極進取的思想,爭做新時代的好隊員應是每位青年團員共同的目標。班級成員為既定的目標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用實際行動證明中國的新青年是好樣的,彰顯了蓬勃的青春力量,提升了班級成員間的凝聚力。
參考文獻:
[1]張玉萍.高職班級凝聚力建設的問題及對策[J].高等職業(yè)教育(天津職業(yè)大學學報),2020,29(01):68-74.
[2]蓋東芳.班集體建設現狀分析及策略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2(06):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