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長紅
摘要: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與時俱進,關(guān)注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針對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理論、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提高道德認識,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如何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效率,如何真正提高小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意識,成為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新課程
改革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要求教師要具有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心態(tài),對生活中的教學素材具有更加敏銳的眼睛,對生活化的教學手段具有更加豐富的想法,對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具有更加生活化的評價體系,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積極性。
一、開發(fā)教育資源,引導學習興趣
素質(zhì)教育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但是仍有部分教師認為在小學教育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屬于輔助類課程,因為其不參與科目成績的考核,便忽視了這個課程的重要性。新課標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作了精確的定位,把它納入了小學教育體系的必修課程之中。高質(zhì)量的教學內(nèi)容不僅是相應素質(zhì)教學的表現(xiàn),還是影響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關(guān)鍵所在。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shù)教學,既優(yōu)化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又實現(xiàn)了教學內(nèi)容、方向、宗旨等內(nèi)容的優(yōu)化。
二、營造氛圍,是有效教學的潤滑劑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需要努力去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有利于激起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愉悅的體驗會使學生精神集中、思維更活躍。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微笑、甚至一句話,都可能在師生間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課堂的氛圍輕松和諧。加上教師的語言的親切感,語氣的輕緩,讓學生感到師生間的民主平等,并無心理壓力,喜歡和老師進行對話交流,就會積極主動參與到問題的探究和討論中,對有效教學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三、在課堂內(nèi)狠抓德育教學的有效性
1.運用自主學習的策略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德育教學的有效性。素質(zhì)教育要求我們改變以往滿堂灌、填鴨式的 教學方法要以學生為主,積極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只是 引導者,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不再被動的接受知識。
(1)加強課前自主學習的指導。
(2)在教學過程當中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一些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増加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
(3)在課堂中還要培養(yǎng)孩子關(guān)注時政熱點,滲透時政知識,在時政知識滲透中德育教育。當今社會信息瞬息萬變,要在課堂 中多滲透時政知識,讓學生關(guān)注時政熱點,培養(yǎng)自主認識社會的 能力,這對于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素質(zhì)、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有著重大的意義。
四、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的策略
在傳統(tǒng)的教育體系中,通常對于知識層面死記硬背的教育非常重視,但是,對于記憶技巧層面,通常都會有意無意地忽略,這對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的全面發(fā)展而言非常的不利。尤其是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的過程中,尚且停留在最基層的知識記憶層面,而不能將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內(nèi)容通過技巧性的法治融入學生的具體生活中。從而,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的過程中,就需要積極推動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記憶力技巧層面的全面發(fā)展,積極促進對于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層面記憶力技巧的重視力度,從而在法治的基礎(chǔ)上積極地促進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全面發(fā)展。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過程中,要針對學生的具體實際,依據(jù)學生的性格愛好,進行有針對性的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培養(yǎng),從而在足夠的重視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的基礎(chǔ)上,積極地促進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方法的與時俱進。在法治教育過程中,就要以具體的實際操作為核心,積極地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點,從而開展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活動。在具體的操作環(huán)節(jié),積極有效地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對學生興趣愛好的綜合分析,從而在分析的基礎(chǔ)上進行具體的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方法的提煉。
五、鼓勵體驗及互助式教學
道德與法治課程貫穿至不同教學階段,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具備不同的認知觀念,但是道德與法治觀念的培養(yǎng)是不可或缺的,通過加強教學方法及方式的不斷革新,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欲望,突破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的禁錮,改變傳統(tǒng)教學思維,將體驗式教學引入其中,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興趣以及欲望,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邮浇虒W模式的應用對于學生的發(fā)展和學習能夠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學校應對互動式教學的內(nèi)容和概念進行深入的了解,以便最大程度的運用到小學道德與法制的教學中去,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打破道德與法制教學的枯燥和乏味,打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喜歡道德與法制的學習。同時,學校對與道德與法制課程的教學要較強趣味性和實踐性,不能只以教師單方面的傳授知識為教學目標,還要讓學生學到知識的同時能在實踐中加強對該課程的運用和認識。這樣才能出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的落實互動式教學的基本意義。
薩克雷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讓我們每個道德與法治教師在課堂上播下德育的種子,讓它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fā)芽。讓德育教育成為生命中最生動的期待,讓道德與法制課成為最有魅力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