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各高校應不斷總結線下課堂教學改革經驗,提升線上課程建設整體質量,實現(xiàn)線上線下聯(lián)動的無縫對接,加強優(yōu)質資源共享,從而在運用中打造思政“金課”,在思政課教學改革中做到守正創(chuàng)新。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守正創(chuàng)新;在線開放課程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耳、入腦、入心,增進青年學生情感認同、思想認同、價值認同、政治認同,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建設成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優(yōu)質課程,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品德教研室經過長期的教學改革實踐,在課程建設和教學實踐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線下課堂教學歷經長期改革實踐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以下簡稱“基礎課”)是高校面向大一新生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課程的主線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性是該課程的鮮明特點。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團隊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結合學生實際,堅持“內容為王”,踐行“八個統(tǒng)一”,扎實推進教學改革。
在前期教學改革的基礎上,自2009年,學院開始針對學生學習思政課中存在的問題,面向全校師生展開調查。分析調查結果后,在2012年,學院選定考試改革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作為突破口進行教學改革,設計了“3+2”教學與考核模式。基礎課教學團隊在改革過程中探索形成了“SCS”課堂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了河南省實踐育人優(yōu)秀品牌——“尚德杯”主題演講大賽,進而推進學院“四課聯(lián)動”實踐教學改革。改革成效顯著,應各高校要求,學院已經將改革的經驗推廣至省內外。
完成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師是關鍵。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團隊秉承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投身于教學改革的實踐,保持著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步履堅定,堅持推進“主講人”負責制,練就扎實的教學功底,積累了豐厚的教學改革成果。教學團隊所有教師都獲得過省級教學技能類比賽二等及以上獎項,他們樂于學習、善于交流、敢于嘗試,在將新技術應用于教學領域方面也不甘落后。學院于2017年立項校級在線開放課程,并于2018年申請立項省級在線開放課程,開啟了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新征程。
二、線上課程建設注重提升整體質量
2019年5月,由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牽頭,聯(lián)合河南農業(yè)大學和河南中醫(yī)藥大學共同建設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在線開放課程如期上線。這是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第一門省級在線開放思政課程,也是河南省本科院校第一門在線開放的思政課程。2019年9月,經過完善和優(yōu)化的第二期2.0版線上課程于新學期正式開課,1.2萬名大一新生在中國大學慕課注冊學習了該課程,實現(xiàn)了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共享。
線上課程建設過程是提升課程質量的過程,也是呈現(xiàn)集體智慧和能力的過程。首先要組建主講教師團隊。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精心挑選出3所高校10位經驗豐富的優(yōu)秀思政課教師進行培訓,明確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所有事項,隨后安排課程建設進度,科學分工,聯(lián)系合作企業(yè)。同時,安排教師分析、鉆研教材,確定內容,提煉知識點,推敲案例,設置習題,制作課件,錄制視頻,建立試題庫等,要求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馬虎,所有的細節(jié)都要精心打磨。從籌備到錄制,一期課程建設歷時近百天。在一期課程建設與運行的過程中,學院及時解決問題,總結經驗,從容有序地進行改進和完善,課程在一期的基礎上完成升級建設。該在線課程涵蓋教材六章內容,立足新時代,貫徹新思想,運用新話語,在河南省被評為優(yōu)秀等級。
三、線上線下聯(lián)動實現(xiàn)無縫對接
成功上線是課程建設的基礎,也是完整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要達到課程目標,實現(xiàn)“以德潤心塑品、以法律心塑人、以文化人塑行”,運用和維護好線上課程才是關鍵。為此,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教學實踐中持續(xù)探索和創(chuàng)新運用、維護在線課程的有效路徑,努力實現(xiàn)線上線下的無縫對接,形成完整的教學過程。同時,關注學生的成長需求,提供高質量的交流和答疑,努力打造思政“金課”,為將其鍛造成國家級在線精品課程而不斷改進。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了解了在線開放課程在運用中存在的問題,著重增加線上師生互動時長和頻率。教師事務繁忙,精力有限,為解決人員不足的問題,學院聘請助課教師,選拔優(yōu)秀研究生和本科生組建助教團,協(xié)助主講教師完成線上有關工作。具體來說,主講教師分工負責不同章節(jié),在講授所負責章節(jié)的時間段中,同步進行線上教學,在助課教師和助教團的協(xié)作下,關注學生線上信息的發(fā)布,及時做出回應。為此,學院做到了:一是豐富、完善線上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內容。在視頻中植入有效問題讓學生回答,保證學生學習的量和質。問題的設計會根據(jù)知識點和時事動態(tài)不斷更新。二是組織線下主講教師充分備課。在主講教師負責制的集體備課會上,責任人做整體教學安排,組織線下主講教師學習教學視頻,分析重難點,設計課上需要擴充、深講的內容和課堂實踐活動,提出供學生思考、討論、解答的問題等。具體操作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靈活調整,因材施教。三是課堂教學實現(xiàn)無縫對接。一堂好課的關鍵是教師,教師要不遺余力,打造生動、鮮活的課堂,關注學生的整體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全面提高。教師應用深入的講解打動學生,提出問題啟發(fā)學生,組織課堂活動對話學生,設計考察環(huán)節(jié)檢驗學生是否按照要求學習視頻、完成習題,并根據(jù)進度布置學生課后需要完成的作業(yè)、思考的問題、查閱的資料等,為下節(jié)課做準備,從而有效促進線上和線下的聯(lián)動。為此,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線上專設“珍聊室”。運用“珍聊室”,學院安排助教收集和整理學生在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或困惑,教學團隊進行集體“會診”,形成教學資源,并將這些資源運用到線下課堂教學之中。比如,把問題放在線下課堂的討論環(huán)節(jié),組織學生討論,教師針對全體學生進行講解和總結并引導學生反思。從這個模塊的命名可以體現(xiàn)出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育理念和努力方向,“珍聊室”旨在利用網絡引導學生文明上網、珍惜學習平臺、珍惜師生間的交流機會。
四、交流互動促進資源共享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線上思政課”在開課的第一學期內,注冊學生達到3598人,學生給予課程和主講教師一致好評。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在線課程每一講都是精品,但是只有做到資源共享才能充分實現(xiàn)其價值,在線課程的運用需要不斷探索和改進。2019年9月26日,8所高校在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聯(lián)合舉辦“龍子湖高校園區(qū)‘手拉手思政課集體備課會暨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建設研討會”,初步嘗試校際間集體備課,為在線課程的建設和運用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搭建研討會平臺,可以發(fā)揮思政課建設強校和高水平思政課專家示范帶動作用,實現(xiàn)資源共建、共享、共用。正如與會專家所說,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在探索建設融媒體思政公開課,推動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享方面帶了好頭。
眾所周知,打造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思政課需要廣大教師長期、持續(xù)發(fā)力。通過“手拉手”集體備課形式和課程建設研討平臺,參與的教師面對面交流,分享了經驗、激活了思維、拓寬了思路、解決了問題,給思政課注入了生機和活力,為打造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提供了思路。接下來,各高校還需共同努力,組建區(qū)域性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備課聯(lián)盟,各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也可以成立備課小組,小組之間分享備課成果,完善備課內容,以此建設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推進在線課程建設和運用,在思政課教學改革中做到守正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楊建坡,張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四課聯(lián)動”教學改革回顧與展望[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5).
[2]賈兵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與針對性的路徑選擇[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7,(6).
[3]袁進霞.“尚德杯”主題演講在課內實踐教學中的運用與探索[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
責編:嘉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