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清明
摘要: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中心便是核心價值觀,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中學生必須掌握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樣才能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中學歷史教學則是向學生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本篇文章針對在中學歷史中向學生滲透核心價值觀這一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中學歷史;核心價值觀;滲透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0-0226-02
在黨的十八大上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念,核心價值觀是對我們民族文化的高度概括,對于我國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而中學歷史教學中,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達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意義重大。本篇文章對于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教師如何向學生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探討。
1.核心價值觀引領中學歷史教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引著我國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方向,同時也是新時代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概括。中學歷史階段是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價值觀引導的重要階段,在此時期對學生進行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和滲透有助于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以及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中學階段的歷史教學目標是根據(jù)具體的歷史事件來進行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肩負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使命和責任。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則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教學之中,進行正面引導,用一個個的歷史事件來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念,更好的為社會和人民服務。
2.將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中學歷史教學的重要目標
中學歷史教學的內容包含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對于這些方面的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沒有硬性的要求,而教學目標的設計方面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歷史學習的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們的歷史素養(yǎng),通過歷史方面的教學養(yǎng)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做鋪墊。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以及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納入教學目標之中,促進教學目標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融合。
中學階段是學生塑造價值觀的重要時期,此時向學生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三觀,還能夠促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進步,為建設社會主義打造強大的后備力量。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滲透
3.1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引導。
在中學歷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課堂引導。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核心內容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向學生滲透這種價值理念,將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滲透到日常的教學之中,讓學生明確自己身上肩負的使命和責任,培養(yǎng)學生關心國家大事、關注國際動向以及關注國家發(fā)展的意識。將個人的情懷融入國家命運和發(fā)展之中,將個人發(fā)展和國家發(fā)展緊密結合。教師在教授歷史課程的過程中,要注意將歷史事件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在向學生們傳達歷史知識的時候,要講明當時所處的社會階段和歷史時期,將當時社會和國家所面臨的處境一一講明,比如在講授到國家建國初期的外交這一方面的相關內容時,要將當時中國所處的歷史時期和中國領導人在當時的時期關于外交方面面臨的艱難環(huán)境講清楚。若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是我們先輩用無數(shù)血淚教訓領悟出來的真理,因此富強是我國的重要基礎條件,只有國富民強才能踐行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在教授過程中用先輩們的時間經(jīng)驗來引發(fā)學生們的情感共鳴,從而深刻理解并且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2 在特定的歷史情境的設置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中學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導入,這樣既能夠增加歷史教學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學習到歷史知識,同時又能夠向學生們傳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能夠通過多媒體教學將某些歷史事件和歷史場景進行還原,比如向學生們展示歷史事件的相關圖片或者音頻、視頻、紀錄片等等,讓學生們能夠更加直觀的、更加深刻的感知到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比如在講授《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的時候,教師能夠在歷史課堂中播放南京大屠殺相關的圖片、幸存者的影像、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場景等等,讓學生能夠真實的感受到當時的殘酷,激發(fā)起學生們的愛國主義情懷,銘記歷史,不忘國恥,讓那段國破家亡的歷史被學生深刻銘記,那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愛國情懷自然便會滲透進入學生的思想和血液中。
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由于歷史是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情,而學生們生活在當下的時代,無法與歷史事件或者歷史人物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個時候使用多媒體技術便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去更加清晰直觀的感受到當時的歷史事件,從心理上和感情上進入歷史現(xiàn)場,去感知歷史,這樣也更加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因此在情境中導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學歷史教學中不必可少的滲透方式。
3.3 教師在教學中言傳身教。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國民眾需要去維護和遵循的一種價值觀念,因此作為教師在傳遞歷史知識的同時更應該以身作則,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學生們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具體的方式通過言傳身教向學生滲透價值觀念,這也是在歷史教學中傳達價值觀最好的一種方式。因此,中學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扮演滲透核心價值觀的指導者,要主動擔負起樹立學生正確價值觀的責任和使命。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愛國、敬業(yè)是最基本的功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好榜樣的力量,為學生做好示范。對于學生來說,教師是最為直觀的榜樣和典范,教師在提升自身修養(yǎng)的同時要不斷向學生傳遞和滲透核心價值觀,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具有更加直觀的效果。
3.4 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愛國意識和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
愛國主義是中華兒女對于自己國家和民族文化的高度認同,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中華民族有足夠的文化自信,且已經(jīng)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近百年來,我國在共產黨的帶領下不斷飛速發(fā)展,向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持續(xù)邁進。這些內容在中學歷史教學中作為教學目標的重點,能夠深刻的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另外,創(chuàng)新是國家和民族不斷發(fā)展和進步的重要動力,堅持創(chuàng)新才能不斷取得的進步。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們深刻的感知到創(chuàng)新對于自身和國家進步的重要性,以及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創(chuàng)新方法。
小結
核心價值觀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滲透是以教師為主導,向學生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民族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和沉淀根植于每個中華兒女心中最堅定的精神力量,是國家發(fā)展進步和繁榮富強的支柱力量。作為中國未來的接班人,在進行中學歷史學習的過程中要深刻掌握并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并且以自身實際行動去踐行,讓自己培養(yǎng)出正確的價值取向,做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更好的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王孝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學歷史教學滲透路徑探微[J].中學教學參考,2016(253):99.
[2] 張娟.淺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歷史教學中滲透的路徑[J].江蘇教育研究,2015(2):68-70.
[3] 余巍.中學歷史教學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J].江西教育,2017(3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