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安,小紅,丁始安,趙經(jīng)緯,鄧盛齊,李楠,杜樂,
(1 成都大學四川抗菌素工業(yè)研究所,成都 610052; 2 成都大學,成都 610052)
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截止到2020年6月13日,全球累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已累計740萬例,造成約42萬人死亡[1]。雖然在我國黨和政府的領導下,COVID-19在我國大陸、港澳臺地區(qū)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由于其他國家文化與政治體制的差異,導致COVID-19未能在其他國家的得到有效控制,已呈現(xiàn)全球大流行的態(tài)勢。2020年6月10日,國際頂級期刊《Nature》雜志刊登了關于瑞德西韋(Remdesivir)治療新型冠狀病的的研究報告,報告稱在感染早期應用瑞德西韋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但文章作者同時稱,由于恒河猴與人類之間的差異,該結果尚有待商榷[2]。與此同時,我國與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研發(fā)針對COVID-19的疫苗,但迄今為止尚未有疫苗上市。
據(jù)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報道,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有效率能達到92%以上,因而可以預見,中藥材在COVID-19的防控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與實踐意義。Cao等系統(tǒng)的總結了目前中藥應用于COVID-19防控方面的進展,認為植物多糖是中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有效成分[3]。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在《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以下簡稱方案)中明確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中醫(yī)診療方案,方案中根據(jù)病情發(fā)展情況與程度將診療方案分為7類,含多種解表類中藥[4]。
肉蓯蓉作為藥材使用歷史已經(jīng)超過2000年歷史,自東漢《神農本草經(jīng)》起,各個朝代本草著作均將其作為名貴藥材收載。據(jù)東漢時期《神農本草經(jīng)》所載,肉蓯蓉“味咸。主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yǎng)五臟,強陰,益精氣,多子,婦人癥瘕(音同爭甲)。久服輕身,生山谷?!崩顣r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肉蓯蓉“甘、微溫、無毒。主治勞傷,精敗面黑?!彪m方案中肉蓯蓉未被列入,但肉蓯蓉具有的生理活性使得其仍可考慮作為一種處于康復階段的患者的備選方案。
方案中明確處在恢復期階段的患者具有大便無力的癥狀,而肉蓯蓉具有一定的瀉下作用。范亞楠等通過鹽酸洛哌丁胺制備小鼠便秘模型,同時對模型動物分別施與肉蓯蓉總苷、肉蓯蓉總多糖、肉蓯蓉總寡糖,隨后對動物排便情況及小鼠體內各項生理指標進行研究與平行對比發(fā)現(xiàn)肉蓯蓉總寡糖是肉蓯蓉潤腸通便的主要活性成分[5]。綜合文獻報道,結合當前方案中處在康復階段患者的癥狀,可以認為,肉蓯蓉具有的潤腸通便作用有利于患者恢復腸道健康。
針對患者普遍存在的呼吸衰竭的情況,方案認為應當給予機械通氣。氣管切開插管留置是臨床常見的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的手術之一,也是急救工作中重要的搶救技術,聞國華等認為,氣管切開插管留置術在新冠治療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5]。但值得注意的是,該手術不可避免的破壞患者呼吸道的防御功能,進而極易造成患者肺部再次感染,雖然可以使用抗生素對患者病情進行有效控制,但方案中指出,在進行抗菌藥物治療時,應當避免盲目或者不恰當?shù)氖褂每咕幬?,尤其是?lián)合使用廣譜類抗菌藥物。
姚金茜用肉蓯蓉多糖水溶液對氣管切開插管留置小鼠給藥后發(fā)現(xiàn),相對于對照組,給藥組小鼠肺部切片病變呈現(xiàn)明顯好轉趨勢,綜合其研究成果,作者認為肉蓯蓉能夠提高氣管切開插管留置患者免疫力,進而對肺部感染產生積極的效果,產生提高免疫力功能的主要成分為肉蓯蓉多糖[7]。
針對肉蓯蓉應用于預防肺部損傷的研究方興未艾。尹剛等研究發(fā)現(xiàn),肉蓯蓉提取物能夠有效降低因感染引起的肺部損傷,作者認為,肉蓯蓉提取物對劑型肺損傷的保護作用與抑制炎性細胞肺內遷移、促進核酸與蛋白質的合成,同時增強吞噬細胞免疫功能等途徑有關[8]。該課題組同時研究了肉蓯蓉針對因敗血癥導致的急性肺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表明,肉蓯蓉同樣具有明確的保護作用[8]。此外,多項研究表明,肉蓯蓉對因脂多糖致大鼠急性肺損傷、高原肺水腫具有明確的肺部保護作用,不過,毛新民與劉濤認為肉蓯蓉預防肺損傷的機制在于其有效成分之一苯乙醇苷類化合物具有的抗炎、抗氧化應激活性[10-11]。
Zhao等將肉蓯蓉多糖作為疫苗佐劑展開研究,發(fā)現(xiàn)肉蓯蓉多糖能夠提高流感病毒疫苗的體液免疫應答和細胞免疫應答,作者認為,肉蓯蓉多糖作為疫苗佐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與安全性[12]。中藥活性成分作為疫苗佐劑是中藥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13],源于菊粉的多糖佐劑Advax現(xiàn)已開展多項臨床試驗,涵蓋HIV、流感和乙肝等多項病毒性傳染性疾病[14]。因此可以認為,肉蓯蓉多糖用于COVID-19疫苗的開發(f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李永超研究發(fā)現(xiàn)肉蓯蓉具有明確的抗疲勞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為肉蓯蓉中含有的苯乙醇苷類化合物[15]。方案中指明,處在康復期的患者多感倦怠無力,因此,以肉蓯蓉作為食療方案能夠緩解這一癥狀。
綜上所述,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在康復期臨床表現(xiàn)包括氣短、倦怠無力、大便無力等癥狀,而肉蓯蓉作為一味名貴藥材,已有2000多年的使用歷史,根據(jù)文獻報道,肉蓯蓉多糖具有免疫調節(jié)、潤腸通便等多種生理活性,因此對患者有一定的臨床意義。目前,我國首都北京豐臺區(qū)確診多例新冠肺炎患者,多與新發(fā)地批發(fā)市場有關,可以預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將常態(tài)化,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要提倡公民講究衛(wèi)生,更要做好易感人群的病毒防控工作。肉蓯蓉作為一種藥食同源的中藥,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適量食用,從而提高個人免疫力,對今后的防疫工作具有一定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