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潮州市中心醫(yī)院(521021)楊燕珠 陸衛(wèi)歆
泌尿系統(tǒng)中,最常見的疾病當屬血尿。血尿來源于混合性血尿、非腎性血尿、腎性血尿,準確得出血尿來源對于臨床研究尤為重要[1]。腎性血尿最明顯的癥狀是尿蛋白明顯增多,紅細胞形態(tài)變化明顯,大部分為畸形紅細胞,占80%以上。腎性血尿紅細胞畸形是因紅細胞通過腎臟時,引起基底膜擠壓,再加上在膀胱及腎小管中受PH、滲透壓等因素影響,使紅細胞的形態(tài)和體積發(fā)生變化。而非腎性血尿中的紅細胞不受以上因素影響,畸形率則低于20%,但在實際檢驗工作中,非腎性血尿尿中存在一定量的紅細胞,尿干化學檢驗蛋白也常呈陽性反應,這樣對血尿性質(zhì)的區(qū)分是造成一定的難度,以往很多實驗室的檢驗員見到這類小紅細胞時,不結合該患者外周血紅細胞MVC值,都把它們歸為畸形紅細胞,這就造成判定上的錯誤,所得到的結果就會與臨床不符[2]。為了避免這種錯誤,筆者通過對血尿小紅細胞MCV、同一時間相應外周血MCV的檢測,比較二者的變化,通過血尿紅細胞MCV的變化率來判定血尿的來源,并取得一定成效。研究如下。
1.1 一般資料 平時工作中,收集積累我院自2017年3月~2019年3月懷疑為腎炎、尿液中有一定量、形態(tài)基本正常的小紅細胞(紅細胞體積小于70ch)的患者標本,且能收集該患者同一時間相應外周血紅細胞MCV的資料。根據(jù)臨床出院診斷,選取腎性血尿患者30份為比對組(腎性血尿患者組),和非腎性血尿患者30份為試驗組(非腎性血尿患者組)進行研究。60例都來自于本院患者,比對組腎性血尿患者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20~62歲,試驗組非腎性血尿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28~5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日常檢驗中,留意臨床醫(yī)生懷疑為腎性血尿的患者,結合檢查結果,選取符合研究要求的尿液做進一步分析。方法是:根據(jù)尿沉渣分析儀紅細胞大小分類結果,結合紅細胞直方圖,選取尿中紅細胞體積小于70ch占多數(shù)且形態(tài)基本正常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把該患者尿液拿到SYSMEX XT—1800i血球分析儀上進行檢測,得到該患者尿中紅細胞MCV值,再取該患者尿標本在1小時內(nèi)以1500r/min離心5min,棄除上清液,取20ul尿沉渣進行鏡檢觀察。結合鏡檢,把血球分析儀上得到的尿紅細胞MCV與當天該患者血常規(guī)中紅細胞MCV值進行比較分析[3]。
1.3 觀察指標 根據(jù)得出的尿小紅細胞的MCV和血紅細胞MCV,計算出血尿小紅細胞變化率。比較兩組尿液中紅細胞MCV的變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s)表示,采用X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血尿MCV與其外周血MCV 比對組患者其外周血MCV值顯著比血尿的MCV值大得多,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而試驗組患者外周血的MCV值及血尿的MCV值未出現(xiàn)明顯差異。見附表。
2.2 比對組血尿MCV、試驗組血尿MCV分別與其外周血MCV比較 腎性血尿患者紅細胞體積變化率為32.77%,非腎性血尿患者紅細胞體積變化率為7.57%。即腎性血尿患者的紅細胞體積變化率明顯高于非腎性血尿紅細胞體積變化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
附表 比較兩組患者血尿MCV及與其外周血MCV結果
非腎性血尿主要是在泌尿通道及腎小球之下受損部位出血,并非是由于紅細胞通過濾過膜受損,加上紅細胞經(jīng)過腎小管濾過液時時間很短,并沒有造成紅細胞損傷,所以非腎性血尿紅細胞的形態(tài)保持均一正常,且體積大小變化不大[4]。而腎性血尿是由于腎小球的濾過膜出現(xiàn)病變,紅細胞進入腎小球濾過膜的整個過程中,由于機械碰撞擠壓、強力拉伸,使紅細胞滲透壓下降并消耗血紅蛋白,加上滲透壓的持續(xù)變化及不同的pH值,使紅細胞受腎小管濾液影響,導致腎小球性血尿中紅細胞MCV遠遠小于正常紅細胞MCV值。同時紅細胞形態(tài)出現(xiàn)皺縮、表現(xiàn)為棘形、橢圓形、半月形、口形等各種畸形[5]。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測定結果為,60例患者中30例腎性血尿患者外周血的MCV值明顯高于30例非腎小球性血尿患者外周血的MCV值,30例腎小球性血尿患者的紅細胞體積變化率明顯高于30例非腎小球性血尿紅細胞體積變化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研究認為,判斷尿中小紅細胞是否畸形,需要進一步研究外周血紅細胞的體積與尿小紅細胞體積,通過其中的聯(lián)系來判斷尿小紅細胞是否為畸形,若觀察到的血尿中小紅細胞體積較小且比較均一,但跟外周血紅細胞體積差別不大,建議不要劃為畸形紅細胞,以免造成判斷上的錯誤。
近幾年我們使用尿液分析儀、結合血球計數(shù)儀、顯微鏡分析的方法,重點把外周血MCV值與尿小紅細胞MCV值相結合,研究尿殘渣的小紅細胞MCV及形態(tài)變化,以鑒別是不是腎性血尿,對提高血尿來源的判定準確率提供了一種簡捷方便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