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舞鋼市人民醫(yī)院(462500)馮宏高 李鑫
胃腸腫瘤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化療時間過長易造成并發(fā)癥,原因在于化療藥物可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但同時會損傷正常細胞,其中口腔潰瘍發(fā)病率較高。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胃腸腫瘤化療性口腔潰瘍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分析養(yǎng)胃清營湯的治療效果。詳情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8月胃腸腫瘤化療性口腔潰瘍患者87例,回顧性分析臨床資料,其中42例給予常規(guī)西藥治療為對照組,另45例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加用養(yǎng)胃清營湯為試驗組。對照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55~70歲,平均(62.57±3.48)歲;病程3~11d,平均(6.88±1.62)d。試驗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54~72歲,平均(63.07±3.52)歲;病程3~12d,平均(7.29±1.73)d。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錫類散(揚州華天寶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32020816),患處噴灑,3噴/次,2次/d。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給予養(yǎng)胃清營湯,組方:山藥20g、竹葉20g、玄參15g、麥冬15g、赤芍12g、黃連6g、茯苓20g、薏苡仁15g、金銀花6g、生地黃15g、白芨15g、黃芩6g、甘草6g,常規(guī)煎煮分2次溫服,1劑/d。兩組均治療7d。
附表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附表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VAS(分) 潰瘍面積(mm2) 潰瘍愈合時間(d)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45 6.73±0.85 3.91±0.62a 7.88±1.21 2.12±0.56a 5.63±1.04對照組 42 6.52±0.94 5.39±0.77a 7.56±1.09 4.74±0.81a 7.85±1.22 t 1.094 9.906 1.293 17.648 9.154 P 0.277 <0.001 0.200 <0.001 <0.001
1.3 療效評估標準 顯效:治療3d空腔紅腫消退,疼痛消失,潰瘍治療5d內(nèi)愈合。有效:治療后空腔紅腫、疼痛明顯緩解,口腔潰瘍改善。無效:治療后改善程度不明顯??傆行轱@效、有效之和。
1.4 觀察指標 治療效果。統(tǒng)計潰瘍愈合時間、治療前后潰瘍面積及疼痛程度。疼痛程度以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分值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劇烈。
1.5 統(tǒng)計學(xué)分析 通過SPSS22.0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
2.1 治療效果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5.56%(43/45)高于對照組78.57%(33/42)(χ2=5.674,P=0.017)。
2.2 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治療后試驗組VAS評分、潰瘍面積小于對照組,潰瘍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見附表。
從中醫(yī)角度分析,口腔潰瘍?yōu)榭诏彿懂?,因口腔黏膜虛火旺盛或氣血榮養(yǎng)所致,而化療藥物為藥毒、熱毒,在抑制腫瘤的同時會影響機體免疫功能,造成陰陽失調(diào)、損傷脾胃,熱毒難清,血瘀肉腐,發(fā)為本??;病證本虛標實,標為熱毒互結(jié),本為脾胃損傷,臨床治療宜清熱解毒、滋養(yǎng)脾胃。養(yǎng)胃清營湯以透熱養(yǎng)陰、清營解毒為基礎(chǔ),加用養(yǎng)胃藥物組合而成,方中茯苓、山藥可健脾養(yǎng)胃,為君藥;赤芍、生地黃、麥冬、玄參可清熱解毒,增清營之效,薏苡仁健脾利水,為臣藥;佐以金銀花、竹葉祛邪,白芨斂瘡,黃連、黃芩解毒清心;甘草為使藥,補脾益氣、調(diào)和諸藥,共奏清熱瀉火、健脾養(yǎng)胃之效?,F(xiàn)代藥理學(xué)表明,白芨可保護胃黏膜細胞,提高其防御能力[1];金銀花、茯苓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黃芩、黃連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可消除口腔潰瘍[2]。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養(yǎng)胃清營湯可提高胃腸腫瘤化療性口腔潰瘍治療效果。同時,治療后試驗組VAS評分、潰瘍面積小于對照組,潰瘍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養(yǎng)胃清營湯可緩解疼痛癥狀,加快潰瘍愈合。
綜上所述,養(yǎng)胃清營湯治療胃腸腫瘤化療性口腔潰瘍效果確切,可促進潰瘍快速愈合,改善口腔疼痛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