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惠,苑 毅
(蘭州文理學院 連續(xù)運行參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 CORS),蘭州 730000)
氣源檢測和定位技術廣泛地應用于工業(yè)和日常生活中[1]。通過氣源檢測和定位技術能夠發(fā)現(xiàn)有害氣體,并對氣體源的位置進行定位。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移動機器人已能完成一些簡單的工作。將氣體傳感器安裝到移動機器人上,并由移動機器人在環(huán)境中移動,進而檢測氣源,并進行定位。
將這種氣源定位技術稱為動態(tài)氣源檢測技術[2-3]。相比于動態(tài)氣源檢測技術,靜態(tài)氣源檢測技術[4]是將氣體傳感器放置于固定位置。盡管靜態(tài) 氣源檢測技術操作簡單,軟件/硬件不復雜,但它的氣源檢測范圍有限。
相比于靜態(tài)氣源檢測技術,移動氣源檢測技術的應用范圍更廣。移動氣源檢測技術通過移動機器人的移動,攜帶氣體傳感器檢測周圍環(huán)境的氣體。因此,氣體傳感器的檢測范圍受移動機器人的移動路線影響。換而言之,機器人的移動路線成為氣體檢測的關鍵。在特定空間內,如何使機器人以最少的移動距離實現(xiàn)最大的檢測范圍成為1 個關鍵議題。目前,研究人員提出了不同的路線規(guī)劃算法[5-7]。
文獻[8]提出基于昆蟲氣味跟蹤行為的小型氣 源定位機器人,該機器人依據(jù)昆蟲行為設定機器人的移動路線。文獻[9]設計了基于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的氣體泄漏源定位機器人,該機器人依據(jù)Z 字形算法進行移動。同時,引用定位模塊,將氣源位置信息傳輸至終端設備,使后臺相關管理人員能獲取氣味源的位置坐標信息。文獻[10]依據(jù)大鼠嗅覺神經(jīng)元信號檢測氣味,并定位氣味。文獻[11]提出基于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的氣源目標搜尋多機器人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由多個嗅覺機器人組成,并用機器人相互交換信息,協(xié)同檢測氣源位置。同時,該系統(tǒng)利用濃度梯度和風速信息進行結合,對氣源進行間接定位。
此外,機器人的移動軌跡受多個因素影響。因此,引用1 個多輸入單輸出的決策系統(tǒng),優(yōu)化移動軌跡路線。而模糊邏輯系統(tǒng)是1 個不錯的選擇。例如,文獻[12-13]利用模糊邏輯處理傳感器所采集的多項信息,并由模糊邏輯依據(jù)所采集的信息進行決策。
為此,提出基于模糊邏輯的氣源定位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氣體傳感器安裝在移動機器人上,通過移動機器人來擴大氣體傳感器的感測范圍,進而增強對氣源定位的精度。
圖 1 顯示了機器人系統(tǒng)結構。該系統(tǒng)由以Arduino Mega 2560 為核心的控制模塊、距離傳感器和氣味傳感器以及電機馬達等主要模塊組成。
圖1 機器人模型
作為主控模塊,Arduino Mega2560 的工作電壓為5 V,并具有4 路UART 接口。距離傳感器和氣體傳感器分別采用HC-SR04、TGS 2620。其中 TGS 2620 傳感器屬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傳感器,能夠檢測酒精等可燃性氣體。當檢測到氣體濃度增加時,傳感器的電導率就增高。圖2 顯示了TGS 2620 氣體傳感器信號控制電路。
圖2 TGS 2620 控制電路
而馬達采用基于LMD18200 的直流電機進行驅動。圖3 顯示了LMD18200 的控制電路[9]。
圖3 電機驅動控制電路
從功能角度上講,機器人可分為3 層,第1 層(頂層)放置氣體傳感器、液晶顯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和X-bee 通信模型;第2 層為核心控制模塊和距離傳感器;第3 層為底層,放置直流馬達和驅動器。如圖4 所示。
圖4 機器人模型
圖5 為模糊邏輯系統(tǒng)。將3 個TGS 2620 所感測的氣體濃度作為系統(tǒng)輸入,再由模糊邏輯系統(tǒng)輸出控制馬達驅動器的脈沖寬度調制信號。
圖5 基于模糊邏輯算法模型
將3 個氣體傳感器所感測的氣體濃度分別表示為 rS 、oS 和lS 。它們分別表示右邊、中間和左邊氣體傳感器所感測的氣體濃度。而M1P 、M2P 分別表示控制左、右馬達的脈沖寬度調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信號。
首先,引用低(low)、中(medium)、高(high)對TGS 2620 氣體所感測的氣體濃度進行模糊表述。具體而言,如表1 所示,對所感測的氣體濃度進行劃分,然后引用慢(slow)、適度(medium)、快(fast)表述輸出變量,即如表2 所示,對輸出PWM 信號 進行模糊表述。
表1 氣體傳感器的輸入
表2 輸出變量
推理系統(tǒng)依據(jù)氣體濃度信息,并結合規(guī)則庫(如表3 所示),輸出控制馬達驅動器的PWM 信號。PWM是利用微處理器的數(shù)字輸出來對模擬電路進行控制的1 種非常有效的技術。通過調整PWM 信息,可以驅動馬達的行駛速度和行駛方向。最終,機器人依據(jù)氣體濃度進行移動,進而發(fā)現(xiàn)氣體源的位置。
表3 規(guī)則庫
考慮單一氣體泄漏的實驗場景。將氣源位置放置于實驗場地中心,并在氣源后方擺設1 臺風扇,由它將氣體散開。機器人上的3 個氣體傳感器監(jiān)測氣體濃度,再驅動機器人移動,如圖6 所示。
圖6 實驗原理
在 m m×100 20 的實驗室放置氣源和機器人,氣源的位置為(0, -5 m),機器人的初始位置為 (0.5 m, 100 m)。
采用蒙特卡羅方法進行實驗[14]。每次實驗獨立重復20 次,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的實驗數(shù)據(jù)。
圖7 顯示了機器人搜索氣源的實驗過程。最初進行全局搜索,檢測空氣中是否有異常氣體。當檢測到氣源后,再進行局部搜索,準確地估計氣源位置。
圖7 機器人搜索氣源的實驗過程
圖8 顯示繪制機器人的移動軌跡。從圖8 可知, 最初機器人偏離氣源方向較大,但后續(xù)發(fā)現(xiàn)氣源,就快速地靠近氣源,進而能準確地估計氣源位置。
圖8 氣源搜索路徑
圖9 顯示了3 次實驗機器人尋找氣源所消耗的時間。這3 次實驗機器人所放置的初始位置不同。但從圖9 可知,移動機器人尋找氣源所消耗的時間相近。這也充分說明,移動機器人能夠快速地尋找氣源,也具有一定的強健性。
圖9 尋找氣體源所消耗的時間
針對有害氣源定位問題,提出基于模糊邏輯的氣源定位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利用移動機器人移動的便捷性,將TGS 2620 氣體傳感器安裝到機器人上,并由TGS 2620 氣體傳感器采集環(huán)境數(shù)據(jù),然后將這些數(shù)據(jù)作為模糊邏輯系統(tǒng)的輸入,再由這些模糊邏輯系統(tǒng)決策機器人的移動路線,進而能快速地搜索氣源的位置。實驗數(shù)據(jù)證實了該系統(tǒng)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