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芬 于杰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治療對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方法隨機將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66例尿毒癥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進行日常護理,觀察組以定期護理為基礎進行心理治療,比較兩組患者便利度。結果觀察組護理后環(huán)境、社會文化、心理精神和生理舒適度得分為(22.31 3.25)分、(21.48 4.02)分、(22.19 3.66)分、(23.31 3.24)分作為對照組(18.75 3.26)分、(17.94 3.86)分、(18.37 4.02)分、(18.42 3.47)分(t=3.65,4 . 00)
關鍵詞:血液透析;心理護理;患者舒適度;臨床效果
引言
受社會發(fā)展和人口老齡化影響,終末期腎病引起的人口基數(shù)不斷擴大,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是延長終末期腎病患者生命周期的有效方案。但是,很多患者都有恐懼、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甚至會自殺,在血液透析過程中需要長期使用醫(yī)療器械來延長患者的壽命,因此容易出現(xiàn)各種副作用和并發(fā)癥,加重心理負擔和生理負擔,隨著透析次數(shù)的增加,這種雙重負擔也會爆炸式增加,對臨床治療造成巨大影響。為了優(yōu)化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對66名患者進行了研究對象,以定期護理、心理護理為主進行了以下研究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將66名尿毒癥患者分成兩組,觀察組33人,21名男性,12名女性,年齡53至80歲,年齡平均(65.99 7.50歲);對照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齡53 ~ 82歲,年齡平均(66.23 6.98)歲。兩組年齡、性別在統(tǒng)計上沒有意義(p & gt0.05)。
1.2方法
(b)對群體采取的辦法,例如健康教育、營養(yǎng)和藥物治療。工作組在一般的精神病治療方法下有以下具體資料:(1)全面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況:有針對性的、針對病人情況的心理干預。1 .建立病人的信心,并可通過定期治療恢復正常生活條件;第二,解釋患者血液透明度是重要和必要的,以便患者從被動轉向主動分析。最后,由于患者護理時間長且成本高,患者面臨著來自朋友和家人的巨大壓力、耐心和勸說。(2)病人輔導:鼓勵病人與家人朋友溝通,把自己當作正常人對待,重返社會,發(fā)揮作用,獲得社會認可。家庭應該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幫助病人。護士及時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觀念和需求,從患者的角度看待問題,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敞開心扉,表達不滿,積極耐心地解決問題,滿足患者面對自身疾病的需求,積極配合治療,提高生活質(zhì)量。(3)愛病者:從生活細節(jié)上愛病者,感受溫暖的氣候,不怕輸血,使病者融入社會,消除使病者進入溫暖人類福祉的情緒,加深對其生活的孤獨和信心。護理人員可以用積極舒適的治療方式向病人講述成功故事,以減輕心理負擔或積極引導他們開展社會活動,與更樂觀的人溝通,增強自信。(4)健康教育:為了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首先必須傳授血液循環(huán)、充足營養(yǎng)、獲取控制和監(jiān)測血液標準和腎臟功能等生物圖像指標的知識,調(diào)整藥物,消除誤解和行為,努力調(diào)整思維方式。(5)建立并保持良好的護患關系。為了保證有效的心理護理,必須建立和保持良好的護患關系。在進行血液透析前,護士應友好地向患者介紹血液透析的相關事宜,包括血液透析過程、功能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同時配合更好的血液透析,要尊重患者接受治療時的隱私,為患者講解成功案例,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信心,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6)團體心理咨詢。對于同一血液透析患者,可以定期進行心理咨詢,每周兩次。同一治療的患者可以互相告知自己的病情和存在的心理壓力,提高對疾病治療的信心,緩解心理壓力,同時可以繼續(xù)相互勸告,護理人員可以提供指導,使患者能在心理上有利于血液透析。
1.3觀察指標
使用環(huán)境、社會文化、心理精神、生理上的4個維度、分數(shù)為1至4的1至4級、每個維度的總分7至28分、分數(shù)越高,評價舒適度的簡化情況表(GCQ)。
1.4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軟件分析和處理數(sh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以(平均標準偏差)表示,并使用t測試。系數(shù)數(shù)據(jù)用(n,%)表示,χ2檢查,p & lt0.05表示差異在統(tǒng)計上有意義。
2結果
護理前兩組的舒適性評價中,環(huán)境、社會文化、精神和生理學分數(shù)結果都沒有統(tǒng)計意義。p & gt0.05、觀察組護理后各分數(shù)結果高于對照組(p & lt0.05)。見表1。
3討論
腎病患者往往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治療,以緩解其在末期的病情。血液透析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但容易產(chǎn)生不良反應。病人會有很大的不適感,這對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有很大的影響。而且,血液透析需要長期進行。如果長時間將瘺管留置,患者難免會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情緒,不利于血液透析。因此,在對其進行護理時,有必要實施心理護理措施,心理護理需要涉及到各個環(huán)節(jié)。從血液透析的準備到完成,只有采取有效的心理措施,才能評價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血液透析是一種血液凈化技術。輸血有助于治療糖尿病等患者。隨著流體凈化技術的發(fā)展,赤字也越來越突出,并發(fā)癥的易感性導致各種擔憂和抑郁,導致輸血更好,生活質(zhì)量提高,生活質(zhì)量下降。適當?shù)母深A可以改善病人的病情和生活質(zhì)量。此外輸血患者往往擔心知識和知識的缺乏。他們因生病而遭受恐懼和抑郁。他們感到沮喪,因為在醫(yī)院之后已經(jīng)不足以影響治療的效果了。為了提高治療效果和一致性,患者需要良好的精神病護理、樂觀治療、積極的臨床治療、自我調(diào)節(jié)的情緒以及對干預措施的更大依賴和滿意度。
本研究對仲裁組訪問的血液透析患者進行了通常干預,對心理干預組訪問的血液透析患者進行了心理干預。結果接受心理護理的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后環(huán)境、社會文化、心理精神、生理上各種舒適分數(shù)結果均高于對照組(t=3.65,4.05,4.52,3.65,p & lt0.05)。
結束語
綜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心理護理有助于提升其舒適度,使患者能夠更好地配合治療,保證滿意的治療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李菲.血液透析護理中應用心理護理對提高患者舒適度的臨床效果評價[J].心理月刊,2019,14(22):53.
[2]楊文韜,謝孝翠,劉雙雙,馬燕.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干預效果評價[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84):339-340.
[3]江燕.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4):91-92.
[4]丁小軍.心理護理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11(20):192-194.
[5]武瑩.研究心理護理在血液透析護理中對患者舒適度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54):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