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瑞芳
【摘 要】目的:討論在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應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進行干預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篩選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實施治療處理的糖尿病患者64例,應用數(shù)字隨機表對患者進行分組,即參照組與觀察組。參照組運用基礎性的護理干預模式,觀察組基于參照組增加運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記錄、對比兩組的護理結局。結果:進行干預后,兩組的血糖水平均呈現(xiàn)明顯的改善趨勢,且觀察組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較之參照組,觀察組的護理有效性顯著提升12.50%(P<0.05)。結論:在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應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進行干預,護理結局甚佳,對患者血糖水平的管控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糖尿病護理小組;糖尿病;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2-0-01
糖尿病是一種生活中較為常見且多見的慢性病癥類型,患者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島素分泌過程阻礙,致使患者體內(nèi)血糖含量受控性削弱[1]。糖尿病極易合并多種類型并發(fā)癥,較為多見的應屬心腦血管病癥或臟器損傷等。本次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護理措施
1.1一般資料
篩選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實施治療處理的糖尿病患者64例,應用數(shù)字隨機表對患者進行分組,即參照組與觀察組,例數(shù)均為32例。入選人員均經(jīng)相關手段被確診為糖尿病,且不存在嚴重的精神類病癥、肝腎等臟器器官功能障礙等情形。參照組男女例數(shù)之比為17:15,年齡均數(shù)為(61.39±3.29)歲;觀察組男女例數(shù)之比為16:16,年齡均數(shù)為(62.28±3.42)歲。
1.2護理方法
參照組運用基礎性的護理干預模式,觀察組基于參照組增加運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首先應創(chuàng)建糖尿病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小組組長,并通過現(xiàn)場提問、問卷作答等方式來篩選組內(nèi)成員,確保組內(nèi)成員均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及嫻熟的護理技能。對組內(nèi)成員開展專業(yè)知識培訓,培訓工作包含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低血糖癥狀、飲食干預策略、并發(fā)癥的相關知識及預防措施、胰島素的注射方式、胰島素注射操作中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康復運動方案等。給予患者健康宣教護理,向患者介紹糖尿病的相關知識、治療措施及生活禁忌。注射胰島素時,護理人員需依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適量注射胰島素。同時需要對即將出院的患者實施胰島素注射培訓,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胰島素的注射方式及用量。
1.3觀察指標
記錄、對比兩組的護理結局。
記錄、對比護理干預前后兩組血糖指標水平的變化情況。血糖指標: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
記錄、對比兩組的護理有效性。顯效: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7.2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8.3mmol/L;有效: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8.3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10.0mmol/L;無效: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h血糖水平的下降幅度不超過10%或無明顯的變化跡象。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接受t檢驗,計數(shù)資料接受x2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血糖指標水平的變化情況對照
進行干預前,參照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分別為(7.210.66)mmol/L、(10.231.33)mmol/L,觀察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分別為(7.270.72)mmol/L、(10.281.33)mmol/L;進行干預后,參照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分別為(5.620.87)mmol/L、(8.311.18)mmol/L,觀察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分別為(4.290.55)mmol/L、(6.231.27)mmol/L??梢姡M行干預后,兩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均呈現(xiàn)明顯的下降趨勢,且觀察組的下降幅度明顯更大(P<0.05)。
2.2兩組的護理有效性對照
進行干預后,較之參照組,觀察組的護理有效性顯著提升12.50%(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臨床上通常將血糖水平的管控作為糖尿病診治的主要手段,在治療過程中同樣將各類并發(fā)癥的防治視為重點。一般來說血糖的管控途徑包含以下幾種:改善飲食結構,削減糖分的攝入水平;合理規(guī)劃作息時間;加強體育鍛煉,鍛煉方式需適宜;藥物控制;血糖自我監(jiān)測等,上述途徑均需患者保持較高的配合度。若患者在糖尿病相關知識方面缺乏足夠的認知度,自我血糖管控效果將明顯減弱,也將在不同程度上擴大患者的身心痛苦感,誘發(fā)消極情緒,致使其對醫(yī)囑的執(zhí)行力再度降低[2]。糖尿病護理小組是由具備豐富理論知識及嫻熟護理技能的醫(yī)療人員組成。糖尿病護理小組的組建目的在于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促使護理管理更加規(guī)范化、合理化、系統(tǒng)化[3]。在糖尿病護理小組干預模式中,將對糖尿病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指導患者正確使用血糖儀,以便實現(xiàn)血糖自我監(jiān)測,同時給予組內(nèi)成員針對性的護理培訓,不斷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能與綜合素質(zhì),以便增強護理服務質(zhì)量[4]。對本次研究的相關數(shù)據(jù)展開分析可知,進行干預后,兩組的血糖水平均呈現(xiàn)明顯的改善趨勢,且觀察組的改善幅度更大;較之參照組,觀察組的護理有效性顯著提升12.50%。這一結果再次提示,在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應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進行干預,可獲得令人滿意的護理效果,能夠有效調(diào)節(jié)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應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進行干預,護理結局甚佳,對患者血糖水平的管控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盧美珍, 毛衛(wèi)婷, 岑麗霞, 等.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原因及急救護理進展[J]. 當代護士(中旬刊). 2019, 26(10): 5-7.
[2] 劉慧琳. 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礙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探究[J]. 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 2019, 6(6): 760-761.
[3] 徐嘉新, 康琳棣, 鄭桂榮, 等. 無縫隙護理對子宮內(nèi)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療效果的影響[J]. 河北醫(yī)藥. 2019, 41(19): 3037-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