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櫻
摘 ?要:當代社會對于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要求非常高,現(xiàn)代企業(yè)都非常重視個人與集體的融合度與粘合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教授科學知識與專業(yè)技能,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學生對集體中互相幫助精神的認識,讓學生能成為一個擁有團隊合作能力、能對集體作出貢獻的人。體育課程相較其他課程來說,更有團隊合作的氛圍,因此,本文就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對教學策略進行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初中體育;團隊精神;集體榮譽感;教學策略
團隊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成員組成的共同體[1],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運用班級的特點,將班級作為一個團隊的單位,開展教育工作。初中生大多具有焦慮、渴望他人關注、強調自身存在的特點,這是由于初中生正處在心理成長的關鍵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對于自身的關注會比較強烈,容易產(chǎn)生孤獨感。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合力完成體育項目,能夠有效地讓學生融入集體,增強團隊精神。
一、培養(yǎng)初中生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國際發(fā)展和社會進步都提出了“命運共同體”的概念,這說明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提倡“互幫互助”,注重合作的高素質社會。
從學生個人發(fā)展來看,在初中階段就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更好地融入班集體,有助于學生生成積極、有責任、有擔當?shù)乃枷?,從而提高學生精神層面的素質。
從將來的就業(yè)來看,在初中階段就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相當于在學生的心中播下團結協(xié)作意識的種子,有利于學生在今后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去反復品味團隊精神的內(nèi)核,有助于學生在面對就業(yè)時更好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
從社會發(fā)展的層面來看,培養(yǎng)初中生的團隊精神就是為祖國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祖國和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有能力、有擔當?shù)哪贻p人。
二、體育在團隊精神培養(yǎng)中的重要作用
體育課程是一門元素非常豐富的課程,相較于其他課程來說,體育課程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精神意識,例如:永不言棄、持之以恒、頑強拼搏、團結協(xié)作、集體榮譽感等。其中,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是團隊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體育教學中,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團隊、一個集體,學生在體育運動中不僅需要提高自己的個人能力,還需要與集體保持協(xié)調,需要與集體中的同學保持步調的統(tǒng)一。因此,體育在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的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三、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的策略
(一)貫穿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
在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時,首先第一步就是向學生傳達“集體大于個人”的理念,先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意識。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獎懲機制和連帶機制,讓學生親身體會到集體的概念,讓學生意識到個體是存在于集體中的,并且個體的行動勢必會影響集體的表現(xiàn)。例如:在進行課前身體活動時,教師可以頒布連帶規(guī)則——如果有人沒有認真完成身體活動,那么全班都需要重新進行身體活動。通過這種“連帶懲罰”,讓學生對其他人產(chǎn)生責任感,從而意識到個人與集體的利害關系。
(二)利用競技活動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
體育具有很多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的項目,如拔河、集體跳繩和各種球類運動。而在體育競技中,個人能力固然重要,但團隊合作才是決定比賽結果的關鍵[2]。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小團體間的競技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小組接力賽跑、接力投籃、拔河比賽、籃球賽等。讓學生在實際的體育競賽中,增強團隊意識,在集體氛圍的引導下成為團隊中的一份子。
(三)引入體育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安排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團隊精神,在集體的包容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踢球游戲。讓學生圍成一個巨大的圓圈,然后準備兩到三個足球,讓學生根據(jù)教師給出的線索,將球踢到對應的同學腳邊。
(四)善用表揚機制,增強集體榮譽感
鼓勵與表揚永遠是增強學生自信與心理滿足的最好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不要吝嗇對學生的夸贊,用正能量的鼓勵與表揚,促進學生對集體的歸屬感。例如:當學生小團隊在體育競賽中獲得勝利時,教師一定要肯定團隊中每位成員的努力,并將榮譽頒給學生所屬的群體。同時,對于競賽中惜敗的團隊,教師也要照顧到學生的心情,肯定他們的付出,并鼓勵學生下次競賽加油奪冠。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將團隊精神融入課程,實行“集體大于個人”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能夠通過集體的勝利獲得獎勵與榮譽,也能因為集體的失敗受到懲罰,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對團隊產(chǎn)生感情,并且在獎懲機制和“連帶機制”的幫助下,讓學生產(chǎn)生責任感,從而激發(fā)學生間互相幫助的意識。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體育競技、體育游戲等方式,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參考文獻:
[1]鄒冠龍. 探討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J]. 體育時空,2017,(6).
[2]商東凱. 如何在足球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J]. 新課程(下),2018,(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