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培青
摘 要:自從全國思政教育高潮興起后,各地的思政教育不斷深入,特別是高等院校責任重大。在各個高校紛紛開展學科課程思政教育的大趨勢下,大學英語的改革也勢在必行。但如何改革,怎樣把思政教育有機地融入到英語學科教學中并能起到正確的價值觀引領作用,這成為眾多大學英語教師苦苦思索的問題。讓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也能提升對祖國文化的自信,并有意愿有能力去用英語介紹、傳播中國文化,這是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
關鍵詞:大學英語;思政教育;探索研究
總書記指出,要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活動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去,各學科加強與思政教育課程的聯(lián)系,甚至是融合,形成協(xié)同效應。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結束后,“課程思政”這一教育理念和設計被正式提了出來,并應用于教學和實踐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本文在分析思政教育現(xiàn)狀的基礎上,對大學英語課程與思政教育的結合進行探索與研究,希望能夠達到有效融合,使思政教育在英語教學中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一、大學思政教育現(xiàn)狀
單就大學思政課而言,平時課堂上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一)大學生對思政課不重視
首先,思政課雖對塑造大學生健康人格,培養(yǎng)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著重要意義,卻沒受到相應的重視。一方面是學生上課態(tài)度不端正,活躍度不高,聊天開小差等狀況頻頻發(fā)生,更有甚者上課玩手機或直接趴在桌上睡覺;另一方面是許多學生考試分數(shù)不高,把思政課當成了“考勤課”。大部分學生認為只要任務完成了,學分賺到了就是一名思政好青年,而且有這種想法的不在少數(shù)。
(二)思政課教學方法單一
眾所周知,大學設立思政課主要目的是對大學生的三觀進行監(jiān)督和糾正,為學生形成健康人格保駕護航。然而,思政課內容多為理論性知識,思政教師們多采用純講授的方式進行授課,而鑒于大學生身心特點,很難做到被動地接受理論灌輸,更不用說融會貫通了。這就使得思政課的效果不太理想。因此需要轉換觀念與方法,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各個學科,讓思政教育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
二、大學思政教育與大學英語結合的必要性
近年來,國家教育部一直倡導將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各大學科聯(lián)系到一起,在專業(yè)課的講解過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元素,使廣大學生在每天的學習中都能受到思想政治教育,進而樹立正確的、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大學英語作為一門各大高校廣泛開展的課程,面對學生群體眾多,這為思政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以前的大學英語教學多停留在英語語言知識的傳授與說英語國家文化的介紹層面,幾乎很少和思政教育有所聯(lián)系。在大多數(shù)人看來,英語只是一門“工具課”,而如今正是這門“工具課”可以在思政教育戰(zhàn)線上有所作為。只要經過廣大英語教師的巧妙加工和利用,它完全可以成為中西文化交流傳播的使者,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做代言,這也正是大學英語與思政教育相結合的必要性。
三、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教學實踐的幾點建議
(一)在教學目標中明確思政教育元素
大學英語教師不僅應該做好專業(yè)內容的講授,還應將思政元素明確地列入到英語教學目標中,在備課階段就應做到心中有數(shù),設計各種教學活動使思政目標達到最大化。對所學內容進行重組、調整、拓展,適當加入文化比較,讓學生在學習英語文化的過程中更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并思考中西文化差異的根源。這樣不僅可以進行思政教育,還可鍛煉學生的辯證思維,使英語學科更具有人文性。
(二)在教學內容中融入思政情懷
要想達到教學中融入思政情懷,教師首先要講政治,做到立場堅定,滿懷愛國熱情。這并不是要求教師要把英語課講成政治課,而是需要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做學生價值觀的引領者。思政教育在英語課上不需要純理論的灌輸,而需要以課本話題為切入點,教師提出疑問,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比較分析,進而結合資料收集、結論陳述等方式挖掘話題。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做正確引導,把愛國情懷自然地融入到學生的思辨過程中,最終使主題得到升華。正如上文所說,很多學生上思政課很大程度上是被動的,最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足夠多的機會進行主動思考。大學生群體是特殊的,因為他們的基本是非觀已成型,所以強硬的說教式教育已經不能讓他們欣然接受。這就需要教師們從教學內容著手,廣泛聯(lián)系實際,與本土文化相結合,讓學生情感得到熏陶,認識到“月是故鄉(xiāng)明”,“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由此而萌發(fā)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能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為以后向外界講好中國故事奠定了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有效地實現(xiàn)大學英語與思政課程的融合并不容易,這不僅需要創(chuàng)新授課方式,融入思政情懷,還需要英語教師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以身作則,以德樹人,以情懷感染人?!靶切侵鹂梢粤窃?,我們相信在不斷努力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對于教師來說將不再是困惑與挑戰(zhàn),而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
參考文獻
[1]李倩,嚴艷,陳琰,房振偉.融入課程思政理念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32(24):71-72+81.
[2]黃河,林蕓.《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探索與實踐——以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為例[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32(21):154-155+158.
[3]金燕萍.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探索與實踐——以《新職業(yè)英語-職業(yè)綜合英語Ⅱ》教材為例[J].科技資訊,2019,17(21):144-145.
[4]張華.思政教育體系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路徑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41):156-158.
[5]陳順利.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115-116.
[6]李波.大學英語教學中推行“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8(19):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