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 趙慶友
【摘 要】目的:研究超聲消融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方法:擇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間收治的72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劃分為兩組后應用不同治療方案。探究組36例患者接受超聲消融治療,一般組36例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效果。結果:探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一般組患者,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探究組患者術中輸血量、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一般組患者,組間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超聲消融應用子宮肌瘤臨床療效優(yōu)于腹腔鏡手術,建議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超聲消融;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37.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4-0014-02
子宮肌瘤疾病屬于婦科常見的良性腫瘤,疾病年齡在35歲以上的女性發(fā)病率比較高。發(fā)病后患者的身心健康面臨的巨大的影響。子宮肌瘤疾病的臨床發(fā)病率高達50%,患者發(fā)病后會有下腹部的持續(xù)墜脹、便秘以及尿頻[1]。子宮肌瘤通常采取手術治療措施,隨著腹腔鏡手術的完善,子宮肌瘤疾病患者臨床上多推薦其接受腹腔鏡療法,但是采取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疾病,臨床的復發(fā)率高,影響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因此需要尋找有效的替代治療方案,超聲消融治療屬于新型的手術治療方案,應用該手術療法能夠大幅降低術后并發(fā)癥風險,本文主要研究超聲消融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疾病的臨床療效對比,擇取72例子宮肌瘤患者開展臨床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取我院收治的72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劃分為探究組與一般組。探究組中年齡為27-49歲之間,患者平均年齡為(35.1±1.8)歲,發(fā)病年限為(1~7)年,平均發(fā)病年限為(3.1±1.2)年;一般組中年齡為28-47歲之間,患者平均年齡為(35.2±1.9)歲,發(fā)病年限為(1~8)年,平均發(fā)病年限為(2.8±0.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較小,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同期比較。所有患者均已了解治療方案,自愿將個人診療資料用作臨床研究并簽署知情文件。
1.2方法
一般組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腰硬聯(lián)合麻醉后,取截石位,采取常規(guī)腹壁穿刺后建立人工氣腹腔鏡下仔細檢,查患者病灶部位,將患者子宮病灶充分暴露,切除肌瘤使用可吸收手術縫線進行縫合,將切除的病灶制作病理切片移送病理實驗室進行檢查。探究組患者接受超聲消融治療,接受手術治療前需要使用宮縮素、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物進行常規(guī)治療。選用HIF2007型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儀進行治療。超聲定位檢查確定患者子宮肌瘤位置后,根據(jù)子宮肌瘤的大小及位置確定與皮膚的治療距離,設定治療頻率1MHz,脈沖次數(shù)設置為60次,以點到面的方法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
1.3觀察指標
(1)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包括術后排氣時間、術中輸血量以及總住院治療時間。(2)記錄兩組患者術后治療效果,計算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治療總有效率=治療顯效率+治療有效率。治療顯效:患者接受治療后腫瘤縮小體積超過三分之二,病灶部位超聲檢查結果顯示回聲增強且大面積鈣化或者液化;治療有效:患者接受治療后腫瘤體積縮小不少于二分之一,患者癥狀有減輕。治療無效:患者接受治療后腫瘤體積無明顯縮小。
1.4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資料導入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中進行發(fā)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治療總有效率)采用百分數(shù)(%)表示,接受卡方(X2)檢測,計量資料(排氣時間、輸血量及住院時間)使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測,當檢測后的P<0.05,則表示為組間對比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如下表1所示,探究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術中輸血量及住院時間均短于一般組患者,組間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如下表2所示,探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4.44%,一般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0.56%,可知探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一般組患者,組間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子宮肌瘤疾病屬于常見的良性腫瘤疾病,該病不會對患者生命造成直接威脅,子宮肌瘤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發(fā)病率也會升高。當前臨床上對于子宮肌瘤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有明確的研究結果,目前公認女性機體激素水平變化、細胞因子以及細胞凋亡等因素改變子宮肌層局部微環(huán)境后會導致子宮肌瘤疾病,子宮肌瘤疾病患者發(fā)病早期,通常會出現(xiàn)下腹部的疼痛及月經(jīng)周期混亂,隨著子宮肌瘤體積的不斷增大,患者癥狀加重后會發(fā)生不孕、貧血,病情持續(xù)加重的患者極易發(fā)展為惡性腫瘤,此時將會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影響。臨床上治療子宮肌瘤疾病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案,保守治療主要針對子宮肌瘤體積不大的患者,鑒于臨床尚無治療子宮肌瘤疾病的特效藥物,因此多推薦患者采取手術治療方案。腹腔鏡手術屬于非常常見的子宮肌瘤術式,由于腹腔鏡手術需要接受麻醉,患者術后會有麻醉并發(fā)癥風險,需要尋找一種更加安全有效的子宮肌瘤治療術式。超聲消融治療屬于新型的治療形式,該治療為非侵入性的治療操作,對患者機體的損傷較小,利用人體吸收超聲波能量的特性,將庭外的低能量超聲波聚集在腫瘤組織,在高溫作用下將腫瘤組織進行凝固壞死,能夠縮小腫瘤組織體積,達到相應的治療目的。
綜上所述,應用超聲消融治療方案,患者術后臨床療效優(yōu)于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方案的患者,建議在臨床上推廣超聲消融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彭麗.超聲消融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對比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9,40(04):85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