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術清
【摘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為老師尤其是數學老師,我們更應該很好的借鑒其他人的教學方法,每個人的教學方法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去不斷的借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作為備課組長,一貫堅持教育科研為先導,通過集體備課撞擊智慧的火花,改革教學方法,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集眾人智慧于一身,把每一個老師的優(yōu)點集合起來,我們共同去分享。
【關鍵詞】? 集體備課 時效性 教學常規(guī) 找問題 多付出
【中圖分類號】? G623.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7-128-01
0
常言道: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過去的“閉門造車”的備課形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集體備課恰恰能集思廣益,博采眾長,發(fā)揮優(yōu)秀教師、骨干教師的作用,從而帶動青年教師迅速成長。
一、集體備,重時效
在操作過程中,我們數學組實行了一幫一的備課策略,通過一位有經驗的老師帶一個年輕教師,我們數學組6人分成了3各小組,計劃上墻,任務上墻,對備課任務分工合作,明確到人,在授課前一周完成。然后通過全組討論進行修訂整理,組長再審,最后才印刷使用。我們使用的這種一幫一的集體備課策略,有效的幫助年輕老師進步,這樣分工非常的明確,計劃任務也非常的到位,讓每一位老師在每一次集體集體備課中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思路明確,既有效地備了教材同時也備了學生。這樣就確保了各個方面的高效實用。
久而久之,集體備課讓每一位教師業(yè)務水平、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我們備課組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團結合作,形成合力,形成了一種交流、合作、研究的學術氛圍,促進了我們組數學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二、不放松,抓常規(guī)
教學是一件按部就班的工作,抓常規(guī)是我們集體備課的延伸。一是備課組十分注意學生數學習慣養(yǎng)成教育。身為農村學校的學生,底子尤其薄弱,學生普遍不重視學習細節(jié),學生上數學課就犯愁。因此,我們數學備課組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如讀書時提筆看書的習慣,課堂提問及時回答的習慣,細心答題的習慣,獨立思考的習慣,記筆記的習慣,及時整理錯題的習慣等。我們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養(yǎng)成讀書提筆畫的習慣,尤其是在做問答題的時候,問答題普遍是學生們的弱點,究其根源就是讀不懂題目的內在含義,為了讓學生讀懂題目的內涵,我們要求學生在讀題的時候,可以拿起筆來畫一下里邊兒重點的詞語和關鍵的語句。我們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建立錯題本兒,上課老師講的內容以及我們練習的題目,只要有錯誤的通通的整理到錯題本上,這樣以后考試的時候只要拿出錯題本兒來看一下,就知道自己哪一方面做的不好,立刻就能記住。
三、多付出,抓落實
一是時間投入多,課余時間,我們給學生補課,隨時糾正細碎的知識點,作為課堂的有力補充,防止學生重新掉隊,在辦公室,認真?zhèn)湔n,集體研究,自習輔導,走在學生中間,全盯全靠,批改作業(yè),甚至以面批為主,我們數學備課組著每一位老師深深地知道付出不一定有收獲,但是不付出一定沒有收獲,因此給學生補課,給差一點的學生重新講課,不讓每一個學生掉隊,這都是我們平常認真去做的事情。
二是作業(yè)批改反饋及時,我們數學備課組有著作業(yè)不過宿的傳統(tǒng),為了第二天的及時講評,晚上早晚要把作業(yè)閱完,而且批改一絲不茍,我要求學生今日事今日畢,我們數學備課組的全體成員,也同樣要求我們每位老師今日事今日畢今天的作業(yè)就得今天完成學生的作業(yè)就得今天批完。
四、落實集體備課要善于找問題
一個人的進步是站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之上的。一是任課教師方面,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特別是弱科學生,學生最信任我們的老師,我們老師必須做學生的心理輔導;明確弱科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抓知識的重點、難點;增強團隊意識,打整體戰(zhàn),作業(yè)布置要科學、適量、有層次性。要給學生留下落實、糾錯、消化知識的時間。二是學生方面,學生數學學習不主動,學習氛圍不濃厚,缺少學習數學的環(huán)境,因此要加強管理,對學生進行督促、學法指導、信心激勵;對學生答題欠規(guī)范、能力欠缺、審題不清、思維定勢、馬馬虎虎粗枝大葉等問題,教師要學會對癥下藥,不可聽之任之。針對存在的問題,教學過程要響應的動態(tài)化,要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分類指導,確保分層推進,分層次教學這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能夠保證不同的起點的學生達到不同的進步,我們在集體備課的時候就進行分層次備課,老師在備課的時候不但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老師只有提前做到分層次備課才能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
我們的集體備課,為教師提供了合作、探討、實踐、提高的途徑,促進了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整合,拓展了教學的方法與思路,進一步歸納、提升和再創(chuàng)造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好地適應學情,更好地展現(xiàn)教師的個性,有力的支持了學生成績的提高。集體備課是“減負”和“增效”的根本。教師通過素質的歷練、業(yè)務鉆研、合作探討、改進教法、自我反省的集體備課過程,有力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 參? 考? 文? 獻 ]
[1]萬偉.新課程德育教學評價方法與設計[M].《教育科學》,2014:11-12.
[2]龐麗麗.“以學生為本”的德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