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維壯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自身的學習和發(fā)展。分層教學是指根據學生學習成績、能力素養(yǎng)、學習需求等的差異,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學內容,通過不同的教育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保證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而且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進行教學和實踐,提高課堂效果。
關鍵詞:語文學科;分層教學;高中時期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校教育越來越普及。然而,由于受地域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招生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參差不齊:學生之間在成績差距、知識素養(yǎng)、個人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仍然采用同樣的教育方法進行教學,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心理等受到更多的阻礙,使他們的能力分層更加明顯,這對他們自身的發(fā)展非常不利。有鑒于此,高中教師應積極學習方法,通過“分層教學”促進學生的學習和共同發(fā)展。針對這一問題,本文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對今后的研究有所幫助。
一、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性
在高中時期,由于同學們的家庭環(huán)境、初中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學生間的差異往往會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相同成績入學的同學們,也會體現出很大的差異[1]。在舊式教育模式中,我國的語文學科教學都是根據教材與政策統(tǒng)一進行的,對于學生間的水平差異不夠重視,從而直接導致了其自身的積極性受到扼制,兩極分化現象更為嚴重,甚至會導致“厭學”現象的出現。針對于此,通過“分層次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從而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推動其自身的良好發(fā)展。
二、舊式高中語文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授課方法較為單一
在過去的語文教育模式中,部分教師的授課方法較為單一,單純地根據教材進行講解,從而導致了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提升,對于其自身的學習與發(fā)展造成了限制;同時,由于學生基數的龐大,其自身的個體差異也決定了這種教育方式的不合理。針對于此,各教師應積極進行整改,力求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
(二)學生的能力分層較為嚴重
隨著教育的普及,學生基數日子增長,也就直接導致了生源質量的參差不齊,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能力與素養(yǎng)層次差異較大,教師再采用舊式的教育方法明顯已經不再適合。針對于此,各教師應積極采用“分層次”的教學模式,通過對學生進行分組、分批教學等方式,力求促進其學習成績的提高與個人能力的提升,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效果。
(三)學習熱情得不到提升
在過去的教育模式里,由于教育方式的落后,學生的個人地位得不到展現;同時,由于教育方式的單一,就直接導致了學生沒有學習熱情,甚至出現“厭學”的現象。針對這種狀況的出現,各高中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起來,利用“分層教學”的教育方法,將學生分成不同批次,再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逐漸提升其學習熱情,最終促進其成績與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進行分層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分層備課
在分層次的教學方法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進行正確合理的備課。教師要先將根據學生的能力與興趣的差異將其整體分為兩到三個不同的層次,之后再據此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力求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課堂體驗,從而有效促進其能力的提升。
(二)分層授課
在完成備課之后,教師就要根據所設計的教學目標進行授課。首先,教師要先根據統(tǒng)一的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同步教學,將最基本的教學目標與內容教授給所有同學們;其次,在完成基本任務后,教師就要根據同學們的差異進行分層次教學。例如,在《沁園春·長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為兩組,分別向他們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要求其解答。如,讓B組同學討論并回答“這首詩表達了毛主席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而對于A組同學,則需要他們在這一問題的基礎上,更加深入地明確時代背景所帶來的影響等。
(三)分層練習
在授課之后的練習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也要根據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提升其個人的能力與素養(yǎng)。例如,在《演講的藝術》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根據同學們的不同興趣將學生分組,如:喜歡演講的同學分為A組,善于寫作的同學分為B組。在完成分組后,教師就可以讓B組的同學們根據某一題材寫一段演講稿,之后再由A組的同學上臺進行演講。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有效地提高了所有同學的能力,同時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氛圍,提高了同學們的熱情,有助于課堂效果的提升。
(四)分層測試
在所有環(huán)節(jié)都結束之后,教師還要進行有層次、有針對性的課堂測試,從而鞏固學生的知識與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出一份試題,其中分為必做題、選做題、能力提升題等,然后要求能力較強的同學要做必做題與選做題,而能力較弱的部分同學則只需要做必做題,最后的能力提升題,則是所有同學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通過這樣的測驗方式,能夠有效地鞏固學生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再不同程度、不同方面地提升促進每位同學的發(fā)展[2]。
結束語
隨著教育的普及,學生基數不斷增大,同時也直接導致了生源質量的差異。在高中時期的語文學科教學中,由于同學們家庭教育、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使得其整體能力與素養(yǎng)也出現差異,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如果還根據舊式的教育方法進行教學,會對學生的發(fā)展造成限制。針對于此,各教師要積極運用“分層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有效地促進同學們成績與能力的提升,推動其自身的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健.淺談高中語文課堂分層教學[J].赤子(上中旬),2015,07:201.
[2]陳信雄.高中語文分層教學模式的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7,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