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寨孝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斷推進,各中學積極拓展新型的物理教學課堂,突出現代教學的發(fā)展方向,將日常生活與教學實踐進行巧妙結合,進而可以改善教學綜合效果,使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來進行學習的探索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活力以及學習熱情,使學生在享受生活過程中學習到新知識,將知識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真正做到活學活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
引言:
現代教育理念充分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重視教學的人文性以及應用性,不斷鼓勵教師進行教學的探索與改良,積極應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改善教師的教學綜合教學效果。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是學生扎實基礎的階段,教師首先要重視學生從自然到物理的過渡,通過結合自身的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來進行物理課程的初步理解,進而減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抵觸心理。
一、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現代教育理念重視教學的生活化,重視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突出物理教學的新觀點,鼓勵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親切的互動,了解學生的真實心聲,進而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教學引導,進而逐步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力、以及聯系能力。長期以來,我國的教學脫離實際,重視應試考試內容,而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動性的培養(yǎng)。初中物理教學更是如此,教師進行教學實踐時,往往重視對學生進行物理概念、教學規(guī)律的灌輸,缺少教學過渡的過程,這就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極大地挑戰(zhàn)了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按照自身對于知識的理解來進行教材的講解,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知識的剖析與理解,這往往會使學生產生理解的偏差,進而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學生活化就是根據我國傳統(tǒng)教學,教學效率低下等問題,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教師將教學內容具象化、生活化,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穩(wěn)步推進物理教學進程。
二、我國物理教學的局限性
1.教師與學生缺乏溝通
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實踐時,往往將學生作為學習的機器,只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不與學生進行思想的溝通,了解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和疑惑點,及時解答學生相應的疑問,這些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往往是進行自我消化,消化的速度相對較慢,因此會存在大量的知識疑點,久而久之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道路上會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不利于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教師在進行的知識傳授并不僅僅是課本內容的講解,更重要的是學習技巧的傳達,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以及縝密的物理思維,鍛煉學生的實操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水平。
2.教學形式過于刻板
雖然教學生活化這一概念已經提出,但是傳統(tǒng)教師的教學思路過于單一,所講述的課本內容沒有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主要的教學方向還是進行應試內容的講授。此種培養(yǎng)方式往往培養(yǎng)出的“書呆子型”學生,不能進行知識的活學活用,教學的實效性以及應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體現。物理課堂的教學氛圍過于壓抑,教師缺少教學的靈活性、趣味性,對于學生的教學引導形式也過于呆板,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三、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具體舉措
1.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
廣大物理教師積極轉變課堂教學的形式,將物理實驗與課堂進行緊密連接,通過直觀的實驗展示,向學生傳授相應的物理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激情以及學習綜合效率,但是由于課堂上的時間與空間都比較受限制,不能把所有的物理現象全部展示出來,這就需要學生進行課下的知識探索,積極利用身邊的素材,通過細致的觀察來發(fā)現身邊的物理現象。同時,學生還可以積極依托互聯網技術,通過學習網絡課程、觀看網絡視頻來具體學習相關的物理實驗現象,學習其中的知識點。
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利用好自身的課余時間,為學生推薦良好的視頻素材,例如《火星救援》、《星際穿越》等等,教師充分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關注點,為學生推薦有趣的電影,使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充分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物理知識的探索,進而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印象。
2.重視生活細節(jié)
廣大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應重視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生活的細節(jié),由細節(jié)引發(fā)思考,從而進行知識的學習,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課堂上提出一個物理現象,進而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思考。教師為學生播放了一段視頻,其中畫面上為波光粼粼的大海。
教師:為什么我們看到的大海是閃閃發(fā)光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學生:可能是陽光照在水上,就顯得亮閃閃的。
教師:那具體是什么原理呢?同學們可以回去進行一些試驗,看看是什么原因?
教師引導學生細心觀察身邊的河流、小渠、以及水盆中的水等,試檢測出水面閃閃發(fā)光的原因。最終結合課本教材理論,得出此種現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光照到水面上,部分光穿透水面,但是部分光的運行軌跡發(fā)生變化,進而就會出現波光粼粼的現象。
結束語:
現代教學理念不斷升級優(yōu)化,廣大物理教師應及時進行教學理念的革新,重視自身的教學指導作用,將物理教學與生活實踐進行充分融合,逐步實現教學生活化,提升教學的豐富性以及趣味性,在降低學生理解難度的同時,保障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廣大教師應重視對教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推廣與實踐,不斷推進教學變革,建設現代化的教學新課堂。
參考文獻
[1] 朱海軍.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研究[J].名師在線,2019(29):44-45.
[2] 趙福增.關于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170.
[3] 秦娟娟.淺談生活化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如何開展[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200-201.
[4] 梁能春. 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C]. .教育理論研究(第十一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