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廣賀 岳莉莉
摘要:本文介紹了B23Q11通用機床附件領域中CPC的特點及其與IPC的區(qū)別,并結合兩個具體案例研究了實際檢索中CPC相對于IPC的優(yōu)勢。在B23Q11通用機床附件領域利用CPC分類號進行檢索,能夠有效減少關鍵詞帶來的檢索噪音,顯著降低關鍵詞擴展不準確不全面帶來的漏檢風險,有效提高專利檢索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專利;檢索;CPC;IPC;通用機床附件
中圖分類號:TG50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20)03-0081-05
1 CPC分類體系簡介
聯(lián)合專利分類CPC(Cooperative Patent Classification) 是歐洲專利局和美國專利商標局共同發(fā)起的國際專利分類體系,兩局于2010年10月25日簽署協(xié)議并與2013年1月1日正式啟動CPC系統(tǒng),目前已有超過45個國家/地區(qū)的知識產權局或知識產權組織使用該分類體系,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已從2016年1月開始對所有技術領域的新發(fā)明專利申請進行CPC分類。
在此之前,世界范圍內存在幾大分類體系: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使用的國際專利分類體系IPC,歐洲專利局(EPO)使用的基于IPC的歐洲專利分類體系(ECLA/ICO),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使用的美國專利分類體系(UC),和日本專利局(JPO)使用的基于IPC的日本專利分類體系(FI/FT)。雖然IPC在世界范圍內廣泛使用,但由于其更新速度慢、單一分類號下文獻量大等缺陷,難以滿足當前的高效檢索的需求,而ECLA、UC、FI/FT之間相互不通用,給各局之間的專利檢索造成很大障礙[1]。CPC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它以歐洲專利分類系統(tǒng)ECLA為基礎,結合美國專利分類UC的實踐經驗構建而成的聯(lián)合分類體系,結合了這兩種分類體系的優(yōu)點,更加利于檢索。
CPC采用ECLA的層級結構,同時使用了IPC類型的數字編碼,并且每月都進行修訂和更新,確保了分類的及時性和靈活性,能夠更好的體現相關領域的前沿技術。由于作為CPC基礎的ECLA是在IPC基礎上的細分,因此CPC兼容IPC,并相對于IPC具有更多的細分,大大減少了每個分類號下的文獻量,對于提高檢索質量和效率具有很大幫助。CPC除具有由ELCA分類號和鏡像ICO分類號轉換而成的主干分類號外,還新增加了2000系列,2000系列是由細分的ICO、垂直ICO和IPC引得碼轉換而成[2]。
2 通用機床附件領域的IPC和CPC對比
2.1 通用機床附件領域的IPC分類號
通用機床附件是為增加機床的使用功能和擴大機床的使用范圍而與機床配套使用的獨立部件[3],B23Q11是B23Q機床領域中的一個大組,主要涉及通用機床附件,其分類定義為:適用于保持刀具或機床部件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或者適用于工件冷卻的安裝在機床的附件(專門用于鋸床或鋸切裝置的附屬裝置B23D59/00);專門組合于,或配置于,或專門適用于,有關機床的安全設備(有關鏜床或鉆床的入B23B47/24,B23B47/32優(yōu)先;一般安全設備入F16P)。
由于B23Q11通用機床附件領域技術發(fā)展的不斷更新,截止到2019年底,B23Q11分類號下的文獻量已高達81 000多篇,但IPC只有7個一點組,且每個一點組也沒有下位多點組,見表1中左側所示。此外,這些小組覆蓋面并不全面,未包含散熱、減振、排屑、降噪等機床中常見的類別,因此導致分類員在分類時傾向于將這些文獻分到B23Q11/00下。截止到2019年底,VEN數據庫中B23Q11分類號下的80 000多篇專利文獻中有47 000多篇分在B23Q11/00下,余下的30 000多篇專利文獻分布在7個小組下,平均每個小組下有約4 800篇文獻。在采用IPC分來號檢索時,由于每個分類號下的文獻量很大,無法直接瀏覽,必須采用多個關鍵詞限定以將結果控制在可讀范圍內,使分類號快速準確檢索的優(yōu)勢大打折扣。而由于申請人的專業(yè)技術背景和語言習慣的差異,不同申請文件中技術術語的表達難以做到規(guī)范統(tǒng)一,特別是在外文數據庫中檢索時,由于各國語言習慣差異和和機器翻譯水平的影響,采用關鍵詞檢索噪音較大,導致檢索效率低下,且容易發(fā)生漏檢。
2 B23Q11領域的CPC分類號
B23Q11領域的CPC分類號是由ECLA分類號轉換而來,沒有相關的2000系列分類號。B23Q11領域的CPC分類情況如表1右側所示,CPC保留了IPC的7個一點組,并新增了5個一點組,分別包括機床中常用的散熱、補償、減振、排屑和安全裝置,更好地適應了通用機床附件領域的技術發(fā)展趨勢。CPC分類體系下B23Q11/00共有69個小組細分,遠大于IPC分類體系下的7個小組細分,大大減少了各分類號下的文獻量,使得文獻分布更加均勻合理。此外,CPC還按照ECLA的做法,對部分IPC分類號的含義進行了補充,如IPC中B23Q11/02的含義為:用于從圓形刀具的切削齒上除去切屑的裝置,而CPC中的含義為:用于從圓形刀具(或非圓形)的切削齒上除去切屑的裝置,進一步明確了將非圓形刀具也分到該分類號下。CPC通過大量的細分,使審查員能夠找到與本發(fā)明構思密切相關的準確分類號,提高了檢索效率,而且由于大部分分類號下的文獻量處于可以直接閱讀的數量范圍內,大大降低了通過關鍵詞限定引起的漏檢風險,在實際檢索中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3 B23Q11通用機床附件領域CPC的檢索應用
以下結合兩個具體案例分析在B23Q11通用機床附件領域的實際檢索中CPC相對于IPC的優(yōu)勢。
3.1 【案例1】一種電磁式排屑機
背景技術:在機床加工零件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金屬切屑,為避免金屬切屑在機床上堆積而妨礙機床的正常工作,需要利用排屑機將金屬切屑及時排送到專門的切屑收集器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機械式排屑機一般為鏈帶刮板式結構,這類排屑機存在諸如體積和重量大、功耗高、運轉噪音大、容易發(fā)生卡塞和人機損傷等缺點,而且對于金屬切屑中含有的金屬粉末不能產生理想的排送效果。雖然有些排屑機通過在鏈帶或刮板式安裝永磁吸附裝置可以解決鐵磁性塵屑的排送問題,但對于非鐵磁性塵屑,因永磁吸附裝置不能吸附無磁性的非鐵磁性塵屑,其排送仍然不能有效解決。為了解決該技術問題,本申請?zhí)岢隽艘环N電磁式排屑機,其結構如圖1所示。
權利要求1:一種電磁式排屑機,包括塵屑排送導槽1、驅動電源2和儲屑車1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布設于所述塵屑排送導槽1內的一組電磁驅屑盒3,所述電磁驅屑盒3與所述驅動電源2連接,由所述驅動電源2供電,產生定向移動的電磁場,驅動所述塵屑排送導槽1內的金屬塵屑連續(xù)運動排送至所述儲屑車12中。
3.1.1 基本檢索要素的確定:本申請的發(fā)明構思在于采用連續(xù)的定向電磁場使金屬塵屑沿塵屑排送導槽連續(xù)移動,從而實現排屑功能?;诖耍旧暾埖幕緳z索要素可以確定為:a.排屑;b.電磁。根據基本檢索要素確定的關鍵詞為:電磁,磁場,排屑,輸屑,切屑,塵屑,金屬屑,輸送,運輸,electromagnet+,remov+,escape,chip?,sweeping?,metal。
3.1.2 采用IPC分類號檢索。本申請給出的IPC分類號為B23Q11/00,通過翻閱IPC分類表以及統(tǒng)計分類號,沒有進一步的細分,也沒有找到與本申請相關的其他分類號。
VEN數據庫是DWPI數據庫(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數據庫)和SIPOABS數據庫(世界專利文摘數據庫)的綜合數據庫,能夠發(fā)揮兩個數據庫各自的優(yōu)勢,在VEN數據庫中采用IPC分類號的檢索過程如下:
從上面的檢索過程可以看出,由于B23Q11/00下的文獻量巨大,必須不斷采用關鍵詞進一步限定才能將文獻量控制在可讀范圍內。通過IPC分類號加反映本申請發(fā)明構思的關鍵詞未能檢索到與本申請相關的通過連續(xù)的定向電磁場使金屬塵屑沿塵屑排送導槽連續(xù)移動的對比文件,檢索到的文獻中的電磁鐵多用于直接吸附金屬切屑,與本申請的背景技術中記載的類似。
3.1.3 采用CPC分類號檢索。CPC中增加了排屑裝置的分類號,并給出進一步細分,如表2所示。
通過瀏覽CPC分類表可找到與本申請相關的CPC分類號B23Q11/0064、B23Q11/0042和B23Q11/0067,其中B23Q11/0064與本申請的發(fā)明構思密切相關,在檢索時優(yōu)先采用。SIPOABS數據庫的CPC分類信息較為全面,更適合CPC檢索。在SIPOABS數據庫中采用CPC分類號的檢索過程如下:
對比文件JPH01264740A公開了采用連續(xù)的定向電磁場使金屬塵屑沿塵屑排送導槽連續(xù)移動,從而實現排屑功能,與本申請的發(fā)明構思基本相同,能夠影響本申請的創(chuàng)造性。
3.1.4 CPC與IPC的檢索過程對比分析。通過對比CPC和IPC的檢索過程可以發(fā)現,由于IPC中沒有進一步的細分,每個分類號下的文獻量非常大,采用體現本申請發(fā)明構思的關鍵詞進行限定時,檢索結果中的文獻量往往較大,不便于直接瀏覽,還需要繼續(xù)采用關鍵詞進行進一步限定,以獲得合適的文獻量。針對本案,由于電磁的英文表達比較唯一,因此優(yōu)先采用“electromagnet”作為第一檢索關鍵詞,但檢索結果有877篇文獻,顯然不便于直接詳覽。由于分類號B23Q11/00下不僅僅是排屑裝置,因此再采用切屑的常用英文表達“chip? or swarf or scrap?”進行進一步限定,檢索結果有294篇文獻,但最終卻遺漏了與本申請發(fā)明構思相關的對比文件JPH01264740A。通過查看對比文件JPH01264740A的摘要信息發(fā)現,該文獻中切屑的日文表達為“切粉”,其英文機器翻譯為“cut powder”,并不是機械領域常用的chip、swarf 或scrap,而power常指粉末,很少作為切屑表達,在檢索時關鍵詞不容易擴展到位,因此導致漏檢。而CPC中直接給出了與排屑裝置的分類號B23Q 11/0042,并且還進一步給出了通過磁場或電場排屑的分類號B23Q11/0064,通過這些分類號能夠快速準確地排除檢索噪音,提高檢索效率,同時這些分類號下的文獻量在可瀏覽范圍內,可以直接瀏覽,避免了采用關鍵詞限定帶來的檢索噪音,同時大大降低了關鍵詞擴展不全面引起的漏檢風險。
3.2 【案例2】車床主軸中心噴射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數控車床在加工零件內孔時,常規(guī)的冷卻方法是冷卻液從零件的加工端向內進行沖洗,這與零件的排屑方向不一致,影響了排屑效果,切屑排出困難,并且容易刮傷零件表面,降低內孔的加工精度。為了解決該技術問題,本申請?zhí)岢隽艘环N通過主軸噴射冷卻液的裝置,其結構如圖2所示。
權利要求1:一種車床主軸中心噴射冷卻裝置,它包括車床主軸,其特征是:油缸裝配在車床主軸后端,中空的拉桿的兩端分別與油缸中空活塞桿和卡盤中心的連接桿連接,卡盤通過螺栓安裝在主軸的前端,噴嘴與卡盤通過螺栓連接,在上述所有的螺紋旋合部用密封圈密封,在油缸上安裝管接頭;冷卻水依次經過管接頭、油缸、主軸中心的拉桿、卡盤、噴嘴噴射到零件的內孔上。
3.2.1 基本檢索要素的確定:如圖2所示,本申請通過在車床主軸內設置中空的拉桿3,將中空的拉桿3的兩端分別與油缸1中空活塞桿和卡盤4中心的連接桿連接,從而使冷卻水能夠依次經過管接頭6、油缸1、主軸中心的拉桿3、卡盤4、噴嘴5噴射到零件的內孔上?;诖?,本申請的基本檢索要素可以確定為:a.車床冷卻裝置;b.主軸中心;c.冷卻水流通管路。由此確定檢索關鍵詞為:中空,孔,主軸,切屑,油缸,通道,管,車床,冷卻;hole,hollow,pipe,tube,path,way,spindle,scrap,chip+,swarf,cylinder,lathe。
3.2.2 采用IPC分類號檢索。本申請給出的IPC分類號為B23Q11/00,通過翻閱IPC分類表以及統(tǒng)計分類號,沒有進一步的細分,也沒有找到與本申請相關的其他分類號。
在VEN數據庫采用IPC分類號的檢索過程如下:
由以上檢索過程可知,利用IPC在VEN數據庫檢索時,由于B23Q11/10下文獻量較大,只能選用反映發(fā)明構思的關鍵詞進一步限定,而當選用表達主軸和冷卻管道的關鍵詞限定后,檢索結果有881篇文獻,可讀性較差。為了提高檢索效率,通常需要采用與本申請相關的其他關鍵詞進一步限定。而當采用其他關鍵詞進一步限定時并沒有發(fā)現目標對比文件,只有瀏覽剩余599篇文獻時才檢索到與本申請發(fā)明構思相關的目標對比文件JP2001310239A,如圖3所示,與本申請的發(fā)明構思基本相同,能夠影響本申請的創(chuàng)造性。
3.2.3 采用CPC分類號檢索。CPC分類體系中B23Q11/10具有以下細分,如表3所示。
其中與本申請發(fā)明構思密切相關的分類號:B23Q11/1015和B23Q11/1023;在SIPOABS數據庫中采用CPC分類號的檢索過程如下:
3.2.4 CPC與IPC的檢索過程對比分析。由上述CPC與IPC的檢索過程可知,與本申請技術主題相關的IPC分類號B23Q11/10的含義比較寬泛,該分類號下的專利文獻較多,檢索噪音較大,通常需要用關鍵詞進一步限定才能得到獲得目標對比文件,而在采用關鍵詞特別是多個關鍵詞限定時極易漏檢對比文件,而且即使最終檢索到對比文件,其瀏覽的文獻量也往往較多,檢索效率較低。而CPC中對B23Q11/10進行了細分,細分的類目包含了關于切削液供給方式、設備種類、切削液供給特性或工作條件、切削液供給工具等各個技術領域,其涵蓋的技術領域范圍更窄,每個分類號下文獻量相對于IPC大大減少,方便審查員快速獲得精確分類號,減少了檢索噪音,從而提高檢索質量和效率。
4 結語
分類號是專利檢索的重要工具,CPC因其細致、全面、高效、利于檢索等諸多優(yōu)點,是繼IPC之后的新一代專利檢索利器。本文介紹了B23Q11通用機床附件領域中CPC的分類特點,并結合兩個具體案例,具體闡述了實際檢索中CPC相對于IPC的優(yōu)勢所在,彰顯了掌握CPC分類體系的重要性。從以上兩個案例可以看出,在B23Q11通用機床附件領域利用CPC分類號進行檢索,能夠有效避免關鍵詞帶來的檢索噪音,顯著降低關鍵詞擴展不準確不全面帶來的漏檢風險,減少了檢索時的文獻閱讀量,在提高專利檢索質量和效率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 朱雅深,黃非.CPC分類體系:開創(chuàng)專利分類體系新紀元[J].中國發(fā)明與專利,2013(2):39-43.
[2] 洪克寬等.CPC分類在金屬切削刀具領域檢索的應用[J].中國發(fā)明與專利,2016(2):92-96.
[3] 中國機床總公司通用機床附件聯(lián)銷部洛陽市亞港機床工具公司等單位聯(lián)合編寫.實用通用機床附件手冊[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