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要:學前教育專業(yè)英語聽說教學中運用英文歌曲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出學生的興趣,并能夠讓教學變得更加的輕松。在文中重要分析了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英文歌曲輔助教學的理論依據。在此基礎上從多個方面對英文歌曲的運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英語教學
葉圣陶先生說過:“音樂是世界的語言?!彼且环N人類都能理解、不需要翻譯并產生共鳴的“世界語”。而今,在兒童英語教學中使用英文歌曲已成為幼兒教師常用的課堂教學手段。英文歌曲的學唱不但能擴展英語的知識,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陶冶情操、活躍課堂教學和課余生活、寓教于樂,是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
一、理論依據
1.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在其《語言習得與語言學習》以及《語言輸入論》之中所提出來的理論,讓英文歌曲在課堂教學之中使用具備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在克拉申的理論之中,認為語言習得的過程和兒童習得母語的過程是相似的。也就是在一種潛意識的情境之下,很自然的就能夠習得各種語言知識以及語言技能。
2.認知規(guī)律。中職學生的心理特征是從形象思維逐步的向抽象思維進行過渡,因此對于直觀形象的材料最為容易接受。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聽、唱英文歌曲,能夠營造出一種直觀、輕松的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能夠處于一種沒有壓力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下。因此,將英文歌曲運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之中與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相符合。同時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也是逐步的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的過程。
3.情感基礎。大多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們雖然自制力不足,但是有著很強的模仿能力,并且愛唱愛跳。同時她們還對時尚和潮流非常地感興趣,因此她們的學習成績在很多時候都是看她們是否感興趣。良好的興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認知事物,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產生出積極的心理傾向。而英文歌曲則與學生的認知特點與身心發(fā)展特點相契合,也是廣大的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所感興趣的事物。因為有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想法:會唱英文歌曲很時尚。因此需要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來開展英語教學。
二、英文歌曲在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
(一)提前搜集
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中,那些有著較強音樂節(jié)奏感的學生,通常都比較喜歡pop music、rock這一類的英文歌曲,并且能比較輕松的就學會這些英文流行歌曲,例如Lenka、Avril Lavigne、Owl City、Adele、Backstreet Boys、Linkin? park等演唱的相當流行的歌曲。而教師也可以引導她們去搜集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歌曲,或者是去收集那些積極向上、對于她們的成長有著積極意義的英文歌曲,在課堂之上大家一起進行欣賞。
英文歌曲在課堂上的運用要盡量與教學內容相符,因為唱歌的過程就是語言輸入的過程,如果歌曲內容與新知內容相符就會大大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入,使得新知的學習更容易掌握。例如在教授身體部位時,教師可以領學生唱《Head And Shoulders》,在唱幾遍后學生明顯對于身體部位的單詞識記得更好了。
但如果實在沒有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歌曲,教師可以領學生唱一些問候歌曲,如課前唱《Hello Hello How Are You?》或者《Good Morning To You》引領學生進入英語學習的氛圍。老師也可以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唱一些配帶動作的 TPR歌曲,如《Follow Me》、《If You Are Happy》等歌曲,既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二)語言學習
孫秀君認為“英文歌曲的魅力不僅來自優(yōu)美的旋律,而且來自詩一般的歌詞,其中含有豐富的詞匯資源”,單詞是影響英語學習的最大障礙,如果能用歌詞來激起學生對單詞興趣的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歌詞的語言凝練,選詞精細,表達豐富,是學習詞匯的好資源。無論是教學歌曲還是欣賞歌曲都飽含著詞作者和演唱者的情感,歌詞被賦予了生命,聽者因為有著演唱者的感同身受,才選擇其歌,才體會到那些歌詞的生命力和承載情感的力量,在很多歌詞中,某些關鍵詞或詞組甚至段落會多次反復出現,學唱和聽唱這種歌曲無疑有利于習得詞匯,擴大詞匯量。
聽唱英文歌也是學習語音的捷徑。英文歌曲的發(fā)音比較標準,連讀、省音、弱讀、變音現象普遍,是語音訓練的絕好材料,學生可以通過學唱英文歌曲提高英語發(fā)音的準確度,有利于提高語音、語調,和辨音能力,并能增強語感,在旋律中體會英語的節(jié)奏美,較快地從整體上掌握語音技巧。
此外學唱英文歌還是學習語法的好助手,如If引導的真實條件從句和虛擬語氣從句,學生不容易分清,老師可以用《If you are happy》、《If I could》這兩首歌示范教唱,唱完布置學生任務,讓他們從意思表達和語法兩個角度比較兩者的區(qū)別,學生在任務中自己探索比較,也可以小組合作探討,最終得出兩者的區(qū)別,教師再輔以其他類似任務以鞏固虛擬語氣的用法,比起教師直接講解效果就不言而喻了。所以英文歌曲納入英語課堂是語言學習的好助手和好資源,力量不容忽視。
(三)語調訓練
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啞巴英語”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喜歡開口,也不喜歡聽各種相關的聽力材料,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導致了他們大多數時候只會英語考試,而不能夠流利的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在對英語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聽和說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在聽的過程之中反映不夠快,或者是對其中的某些詞的意思并不是很了解,就導致他們不能夠明白說話的內容。而適當的進行短語句型的口語訓練,則可以幫助學生改善聽力。從這里能夠看出聽和說的練習之間是存在有共同點的。英文歌曲不僅僅旋律優(yōu)美,而且很多都有著輕松愉快的節(jié)奏,即使是最調皮的學生也能夠哼幾句。而這就為英語的聽說訓練提供了機會。
參考文獻:
[1]徐勝.英語兒歌在學前教育專業(y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外交流,2018,000(044):24.
[2]施玉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英語教學的有效策略[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5(11).
注:本文系2019年度廣西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重點研究項目《“1+X”背景下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建設融合英語技能培養(yǎng)模式研究與實踐》(立項編號:GXZZJG2019A033,桂教職成[2019]41號)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