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本文立足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的背景,管窺黨媒融合實效。疫情來勢洶洶,九州閉戶,隔離在家的人們對信息極度渴求又極易獲取,在以讀者為尊的市場領域之中,黨媒想要在新、奇、快、專之外找尋自身優(yōu)勢、發(fā)揮自身作用、升華自身價值,顯得格外重要。
關鍵詞:新冠疫情;新聞事件;凝聚力
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在新媒體興盛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微博、微信、客戶端以及各路自媒體成為人們第一時間獲取信息的路徑選擇。網、端、微也因其快捷、便利、個性化、全天候而備受推崇。黨媒的媒體融合之路已經走了很多年,具體的融合效果如何?突然暴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大考”,考出了黨媒在新型媒體、自媒體的沖擊下,在持續(xù)性的報道中推陳出新、彰顯自身價值的能力,考驗并檢驗著黨媒的媒體融合實效。
一、找尋自身優(yōu)勢
統(tǒng)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曾要求:要適應公眾獲取信息渠道的變化,加快提升主流媒體網上傳播能力。黨媒作為主流媒體,加強網上的傳播能力,這就要求其從業(yè)者,必須加強對新媒體新技術的學習,對新媒體傳播“知己知彼”,了解新技術以“對癥下藥”,提升水平“有的放矢”以凸顯“自身優(yōu)勢”。
疫情暴發(fā)以來,新媒體的發(fā)聲總是快人一步:感染人數(shù)的發(fā)布、感染路徑的描述、有效藥物的研發(fā)以及各地管控措施的升級等,總能在第一時間推送到人們的手機上。微博、微信、各種新聞資訊類APP成為居家隔離的人們獲取信息的第一路徑選擇。乍一看,黨媒在這一PK賽中顯得有些式微。甚至在疫情初期,由于快遞的停擺,某些地方的黨報“報在囧途”,面臨印出來送不出去、送不進門的窘境。
但是,對疫情期間人們接收的消息進行仔細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黨媒的聲音并沒有缺席。疫情初期,部分自媒體為了流量、點擊率,不斷的散播網絡謠言、非理性評論以及惡搞內容,引起了民眾不同程度的恐慌、污染了網絡的生態(tài)、使整個社會的信任度下降、矛盾激化。在這一背景下,黨媒充分運用新媒體手段,及時準確發(fā)布權威信息,建立辟謠平臺,每日更新感染人數(shù)等數(shù)據(jù),各種連線、直播在戰(zhàn)“疫情”中表現(xiàn)的也格外亮眼,漸漸掌握了輿論引導的主動權。
萬變不離其宗,全媒體報道方式興起,不管傳播的方式和手段有何變化,但黨媒值得信賴和仰仗的的優(yōu)勢始終是權威,權威成就的影響力是任何一家自媒體都無法超越的。
在重大的新聞事件中,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能能使黨媒不缺席、不失聲,利用好權威優(yōu)勢,更注重“內容為王”,才能獨樹一幟,成就自身的獨特影響力。比如,浙江、湖南、江西、廣東等地的黨媒在報道當?shù)匾咔榉揽毓ぷ鲿r選取了直播的形式:用權威的聲音,第一時間播報疫情動態(tài)、有關延遲復工的政策、運輸保障的應對措施等,預測了輿情熱點、回應了民眾關切,報道一經推出就得到了極大的關注,值得稱贊。
二、發(fā)揮自身作用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要求: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臨的挑戰(zhàn)和困難前所未有,必須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fā)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
在重大公共危機事件中,經常需要面對的是“真相還在穿鞋,謠言已經在路上”的難題。新媒體、自媒體的日益發(fā)達,使得新聞與消息的傳播在瞬時間完成,為了吸引眼球,搏流量,標題黨橫生、謠言四起。疫情前期,由于對新冠肺炎這個新生病毒不甚了解,“傍疫情”的謠言迎著公眾心理的變化生長迅速,有了生長空間。據(jù)多個互聯(lián)網平臺采集的謠言數(shù)據(jù)顯示,從1月20日至3月底就有約2500條與疫情相關的謠言內容。
在這場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謠言的拉力賽中,黨媒作為主流媒體,肩上的責任重大,面臨的挑戰(zhàn)和困難前所未有。
謠言不斷滋生,粉碎各式謠言需要不斷加強和擴大新聞的質量與外延。經過對疫情期間黨報所刊發(fā)、推出的戰(zhàn)疫情報道進行分析,無論是中央媒體還是地方媒體,各級黨媒迅速反應牢牢占據(jù)了新聞第一線。
不少黨媒利用自身的新媒體矩陣,在戰(zhàn)疫的關鍵節(jié)點,通過連載、連線、直播、短視頻、H5、動漫等系列作品,講述一線戰(zhàn)“疫”故事,普及正確戰(zhàn)“疫”知識。這些黨媒積極作為,研判輿情、講真話、報實情、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真正成為了輿論場的主角。他們的做法既保障了抗疫信息公開,又做到了廣泛服務大眾,弘揚了主旋律,釋放了正能量,是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充分發(fā)揮自身作用的有力彰顯。
三、升華自身價值
疫情是對黨媒以及黨媒從業(yè)者的的一次“大考”。在大考的前半程,黨媒充分利用自身近些年發(fā)展的新媒體優(yōu)勢,努力讓信息傳播的速度超越了疫情蔓延的速度,緩解了人們居家隔離期間的焦躁和不安情緒,服務了受眾在疫情期間的心理、生活需求,在“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方面發(fā)揮的作用可圈可點。
這次大考是檢驗更是考驗。檢驗著之前黨媒新媒體的生存價值、適應能力,考驗著之后黨媒新媒體的發(fā)展前景、未來走向。當前隨著技術的不斷更迭、受眾閱讀方式的轉變,各種媒體之間的競爭尤其是新媒體之間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新的融合平臺,拓寬了傳播渠道,也讓媒體與用戶之間的黏性更強)。各路媒體都在努力的爭搶屬于自己的受眾人群和市場份額。在此關鍵時期,真正實現(xiàn)“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的目標,更需要不斷升華自身價值,提升自身含金量。
無論處在什么時代,無論新聞和信息的載體發(fā)生多少變化,只有優(yōu)質的內容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戶。擁有的用戶越多,媒體的受關注度也就越高,同時意味著更大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
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各級黨媒要不斷研究新聞、信息發(fā)展趨勢,在專業(yè)性、適用性、創(chuàng)新性上下功夫,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凝聚共識,勇于、善于在輿論場及時發(fā)聲;
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各級黨媒的眼界要寬,思路要長遠,立足于服務全國以及各地大局的目標,傳達中央精神,傳播大愛力量;
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各級黨媒要以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四全”之勢,旗幟鮮明地用事實講好故事、播好聲音、傳正能量,交出媒體融合實效大考的滿意答卷。
參考文獻:
[1].融媒體顯身手 發(fā)揮黨媒政網融合優(yōu)勢[J].中國有線電視,2020(02):228.
[2]王延軍,張文學.論黨媒在公共突發(fā)事件處置中的特殊優(yōu)勢[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5):195.
作者簡介:李曉寧,1985年6月,女,河北石家莊人,碩士研究生,新聞采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