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冬梅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小學已逐步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學生逐步具有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基礎。但對于小學生來講,信息技術課只是表現(xiàn)在愛玩游戲,或者上網(wǎng)聊天、看動畫,而對于一些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技能卻不大愿意認真地學習。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信息技術 原因 培養(yǎng) 興趣 方法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敝灰蠋煘閷W生創(chuàng)設快樂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就會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體驗成功,在快樂中成長。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唯一途徑。也為我校踐行“導、探、練”課堂的教學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即怎樣“導、”怎樣“探”,怎樣“練”,才能讓學生想學,要學,主動學,這就涉及一個興趣的問題。在這幾年的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結合我校的現(xiàn)有的計算機硬件環(huán)境,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一、引“樂”激趣,導入新課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老師精心設計的導入既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學生愉悅身心,喚起他們更高的學習熱情,從而起到“激趣”的作用,引導學生樂于參與學習。[1]
1.故事導入
在教學“翻轉”與“旋轉”時,我先播放放一段學生最感興趣的西游記的片段給學生看,然后問學生你們最喜歡誰?學生多數(shù)都會說孫悟空,這時教師學生孫悟空最大的本領是什么?學生個個都知道有七十二變。那我們今天就看看孫悟空在電腦里是怎么變得好嗎?學生們一個個都會高興著喊“好”,也在期待著下面的內(nèi)容。小學生對故事充滿的興趣,在課堂的開始用這樣的小故事激發(fā)他們對學習內(nèi)容的興趣,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穿插相應的內(nèi)容,學生學起來就不再枯燥無味,沒興趣了。
2.范例導入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利用媒體來創(chuàng)設、優(yōu)化教學場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動手操作的欲望,使學生在學習情景中產(chǎn)生探究學習的動機,引導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既讓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又為學生指明了學習的方向,使學生感到學習也是一種樂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
3.游戲?qū)?/p>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好動性、好奇性強,往往坐不住,而對于單調(diào)的練習感到厭煩。分析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可以適當?shù)夭捎靡恍┯螒騺砑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配合教材內(nèi)容,通過各種渠道找到一些既適合小學生又具有很強趣味性的游戲軟件。例如:紙牌、打字游戲、吃蘋果游戲、打地鼠等游戲,這些富有童趣的游戲,深深地吸引著學生,學生在忘情地玩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把指法練熟了,懂得了平常課堂中很難理解的回車鍵、空白鍵、換檔鍵、退格鍵等的作用與使用。由于游戲中巧妙地設置一些障礙和關卡,迫使學生去理解鍵盤上的一些鍵的功能與使用,這樣他們就在無形中學會了鍵盤的使用。
二、優(yōu)化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齡小,認知水平還不成熟,但他們生性活潑、好動、頑皮好奇,形象思維能力強,如果僅僅憑口頭上講授計算機知識,顯得比較枯燥,學生會沒有興趣,課堂效果肯定不理想,我通常會借用一些小方法來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1.師生共同演示
小學生都普遍好動,坐不住,而且模仿學習的能力非常強。課堂教學中,我利用電腦和多媒體教學展臺,鼓勵學生積極上臺操作演示,在學生的操作演示中講解一些常規(guī)的信息技術知識,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和認真思考,來理解理論知識,形成知識結構,提高了思維能力。對于那些難以理解、操作步驟較復雜的知識,更多地采取師生共同演示的方法,直接通過演示來形象直觀地告訴學生應該如何操作,這樣可以避免由于太難或是太過于復雜,而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小組競爭合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競爭合作是以“學生主體論、愉快學習”為主要理論依據(jù),以“優(yōu)勢互補,競爭激勵”為原則。它是一種讓學生“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在樂中求學,在學中求樂”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我經(jīng)常采用這種方式,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
3.讓學生主動參與,激發(fā)興趣
現(xiàn)代教育論主張“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用眼睛去觀察,在學習中親自動手實踐。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盡量做到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比如:在講課時,每節(jié)課開始提出任務,對任務進行適當分析,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照著做”,通過教師講解,使學生跟著老師操作;“試試看”通過學生自己操作,進一步提高認識?!跋胍幌搿笔箤W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比較,把新舊知識相聯(lián)系?!罢勔徽劇笔箤W生把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說出來,擴展與其它學科相關的知識?!按箫@身手”是讓學生一展身手,做鞏固性和擴展性的練習。把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親自動手操作他們認為好奇的電腦,先從簡單的做起,盡量讓電腦屏幕出現(xiàn)新鮮的色彩豐富的圖案,來提高學生的興趣,拉近他們和這門課程的
距離。
總之,培養(yǎng)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興趣的方法有很多,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大膽實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盡量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要把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搞好,就得充分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正確引導學生好動的心理特點,培養(yǎng)他們好學的品質(zhì),使信息技術課堂變成潤物無聲的沃土,變成趣味盎然的樂土。只有這樣,學生對計算機才能由想學而愛學而好學,才能把計算機當成他們一生真正不變的朋友,永遠的朋友,而這,正是我們的最大希望。
參考文獻
[1]張春梅,王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探索[J].中小學電教,2011.12
[2]顧明霞.信息技術快樂學習方略[J].中小學電教,2011.10